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率的变化趋势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3 03:05

  本文关键词: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率的变化趋势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儿童青少年 高血压 变化趋势 患病率 影响因素


【摘要】:研究目的 高血压已经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高血压可以导致各种成人慢性病,比如冠心病和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近年来,高血压发病年龄前移,出现了低龄化的趋势。此外,血压存在着轨迹现象,儿童期高血压可以增加成年期高血压的罹患风险。因此,控制儿童期高血压对于减少成年期慢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1)分析中国儿童青少年近19年高血压患病率的变化趋势;(2)探讨济南市儿童青少年的高血压的患病情况,分析儿童期高血压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对象与方法 1.儿童青少年高血压变化趋势采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选取1991、1993、1997、2000、2004、2006和2009等年份资料中有完整年龄、性别、三次血压测量值等调查数据的6~17岁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应用SPSS13.0软件对6~17岁儿童青少年的基本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均值±标准差(x±s)描述各年份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血压值,用百分比或率(%)描述各年份正常高值血压和高血压的患病率。并采用多元线性或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进行趋势性检验。 2.济南市儿童青少年高血压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对象来源于2013年9月-10月进行的以人群为基础的横断面研究。采用方便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济南市随机抽取4所中等水平非寄宿公立普通中小学校作为采样点,其中小学2所、中学1所和高中1所。年龄分布在6-18岁,其中男生占50.5%。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和血压,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出生及婴儿期喂养信息、生长发育信息、近半年生活习惯及睡眠情况、个人疾病史、家族高血压病史,以及父母信息和家庭收入情况等。采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双录入数据。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先对济南市6~18岁学龄儿童青少年的基本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再采用百分比或率(%)描述高血压的患病情况。趋势性检验采用卡方趋势检验或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影响因素分析先利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的关联强度。 结果 1.我国儿童青少年高血压患病率变化趋势 1991年-2009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总体上呈明显增加趋势,收缩压增加3.9mmHg,舒张压增加12mmHg。按性别、年龄、地区、体质指数、腰围进行亚组分析表明,增加趋势在大部分亚组仍然存在,但在肥胖和腹型肥胖组中增加趋势消失。 19年间,儿童青少年正常高值血压和高血压都呈增长趋势。正常高值血压检出率从4.6%增长至9.4%,高血压患病率从8.0%增长到14.4%。按不同亚组进行分析后,正常高值血压检出率的这种增长趋势仅发生在不同性别分组、不同年龄段分组,以及农村地区、正常体质指数和正常腰围组中;高血压患病率的增长趋势在大部分亚组中依然存在,但在肥胖和腹型肥胖组中这种增长趋势并不存在。正常高值血压和高血压在肥胖和腹型肥胖组中,各年份检出率均较高。 2.济南市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本次共有8490名6~18岁儿童青少年参加调查。正常高值血压、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和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的检出率分别为10.9%、15.4%、10.6%、1.6%。各检出率随年龄波动,在6~9岁检出率最低,于13~15组检出率最高,后渐下降或趋于平稳,男女生略有不同。各检出率伴随体质指数、腰围的增加而逐渐增加。 分别以正常高值血压、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单纯舒张期高血压为结局变量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发现:性别、年龄、青春期、睡眠时间、母乳喂养、是否早产儿、是否有家族高血压病史、体质指数和腰围与正常高值血压和(或)高血压和(或)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和(或)单纯舒张期高血压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控制性别、年龄后,超重(OR=2.61,95%CI:2.01-3.39)肥胖(OR=3.66,95%CI:2.73~4.91)和早产儿(OR=2.07,95%CI:1.25~3.42)是正常高值血压的主要影响因素;超重(OR=3.61,95%CI:2.79~4.66)、肥胖(OR=14.86,95%CI:11.63~19.00)是高血压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家族高血压病史(OR=1.11,95%CI:1.01~1.23)、超重(OR=3.99,95%CI:2.95~5.39)和肥胖(OR=15.76,95%CI:11.87~20.94)是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主要影响因素;青春期(OR=2.69,95%CI:1.52~4.75)、肥胖(OR=3.73,95%CI:1.90~7.32)是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论 1.1991-2009年我国6~17岁儿童青少年高血压患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相对于正常体重组,肥胖儿童青少年在各年份的高血压患病率均较高。 2.济南市6~18岁儿童青少年正常高值血压和高血压的检出率较高,高于国内其他省市的报道。检出的高血压患者中以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为主;检出率随年龄、体质指数、腰围的变化而变化。 3.早产儿、有高血压家族病史、青春期,以及肥胖是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体质指数是儿童青少年高血压主要影响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2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Z,

本文编号:12169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12169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c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