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一氧化碳对脂多糖诱导的新生鼠急性肺损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6 14:05

  本文关键词:一氧化碳对脂多糖诱导的新生鼠急性肺损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一氧化碳释放分子3 脂多糖 肺损伤 凋亡 肺泡二型上皮细胞


【摘要】:背景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由于各种直接或间接的致伤因素导致的肺泡上皮细胞和肺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表现为肺的顺应性下降、顽固性的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呼吸窘迫,最终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ALI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还没有完全阐述清楚。以往研究认为,炎症反应是诱发和加重ALI的决定性因素。当机体受到外源性刺激或者自身生理机能紊乱时,免疫系统被激活,引起相关趋化因子和炎性因子的释放以及中性粒细胞的大量聚集,以抵抗和清除对机体有害的各种因素。而炎症反应对机体自身也存在伤害作用,过度的炎症反应会加重生理机能受损,在肺组织中主要表现为肺的血气交换屏障受损。与成年人相比,新生儿的肺泡发育还不够完善,自身调节能力有限,很容易受到各种外来刺激的影响而发生功能障碍。1989年,Faix等率先报道了11例足月新生儿ALI/ARDS,之后相继有足月新生儿、早产儿、低体重儿等多种类型ALI/ARDS的病例报道。近年来,有关新生儿ALI/ARDS的报道越来越多,研究中发现,新生儿ALI与成人和儿童均有所不同,其起病更快,病程进展更迅速,低氧血症更为严重。在新生儿ALI的诱发因素中,胎粪吸入和感染是最常见的两个发病原因。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在体内微量存在,主要由血红素加氧酶(Heme oxygenase,HO)分解血红素生成。目前的研究表明,CO在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调节作用,包括扩张血管、抗炎症、抗凋亡、抗细胞增殖等作用。在各种ALI的动物模型中发现,低剂量的CO具有明显减轻ALI的作用,其机制研究主要集中在CO的抗炎症作用方面。而对于CO的抗凋亡作用,尤其是对肺泡二型上皮细胞(Alveolar typeⅡepithelial cells,AEC-Ⅱ)的凋亡影响迄今还未见报道。目的探讨CO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新生鼠ALI时AEC-Ⅱ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一、CO对LPS诱导的新生鼠ALI的影响1.创建LPS诱导新生鼠ALI模型,通过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湿干比(Wet-to-dry ratio,W/D),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白细胞数量和蛋白含量变化确定模型建立是否成功;2.制备失活性一氧化碳释放分子3(Inactive carbon monoxide releasing molecule3,i CORM3):将制备好的一氧化碳释放分子3(Carbon monoxide releasing molecule3,CORM3)于室温下放置18h,使CORM3充分分解释放出CO气体,剩下的部分即为羰基骨架结构i CORM3;3.观察CORM3对LPS诱导的新生鼠ALI的保护作用,观察指标:H-E染色,W/D比值、BALF中白细胞数量及蛋白含量变化;4.观察CORM3对LPS诱导的新生鼠AEC-Ⅱ凋亡的影响,末端标记法(Terminal-deoxynucleoitidyl Transferase Mediated Nick End Labeling,TUNEL)染色观察肺泡细胞凋亡情况,TUNEL+肺表面活性物质C(Surfactant protein C,SP-C)免疫荧光观察AEC-Ⅱ凋亡变化。二、CO对LPS诱导的A549细胞凋亡影响1.MTT法观察不同浓度LPS对A549细胞活力的影响;2.MTT法观察不同浓度CORM3对LPS刺激的A549细胞活力的影响;3.TUNEL法观察CORM3对LPS刺激的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4.JC-10染色观察线粒体膜电位变化;5.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WB)检测线粒体内和胞浆内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含量变化;6.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活化的Caspase 3变化。结果一、CO对LPS诱导的新生鼠ALI的影响1.与control组相比,LPS组肺组织结构明显紊乱,肺间隔明显增宽,肺泡及其间质内大量中性粒细胞堆积;W/D比值、BALF细胞数量及蛋白含量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RM3组与LPS相比,肺组织病理变化明显改善,肺泡及间质内中性粒细胞数量明显减少;W/D比值、BALF中白细胞数目及蛋白含量升高趋势明显回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 CORM3组与LPS组相比,上述观察与检测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说明在LPS诱导的新生鼠ALI中,CORM3能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2.与control组相比,LPS组肺组织AEC-Ⅱ凋亡明显增加,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RM3组与LPS相比,肺组织AEC-Ⅱ凋亡数目明显减少,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 CORM3组与LPS组相比,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说明在LPS诱导的新生鼠ALI中存在AEC-Ⅱ凋亡,CORM3干预能抑制新生鼠ALI中的AEC-Ⅱ凋亡。二、CO对LPS诱导的A549细胞凋亡影响1.随着LPS作用浓度的增加,A549细胞活力明显下降,其趋势变化在100-400ug/ml浓度之间最为显著(P0.05)。2.与LPS组相比,给予CORM3干预后,A549细胞活力明显增强,且增强趋势与CORM3浓度呈正相关;i CORM3组与LPS组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3.与control组相比,LPS组TUNEL荧光信号明显增强,提示A549细胞凋亡增多,二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CORM3组与LPS相比,A549细胞凋亡数目有所减少,二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i CORM3组无明显变化(P0.05)。4.在control组中,JC-10以聚合体形式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中,显微镜下显示红色荧光信号,线粒体膜电位水平较高;LPS组JC-10主要以单体形式存在,显微镜下以绿色荧光为主,说明线粒体膜电位下降明显;给予CORM3干预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有所回升,而i CORM3组无明显变化。5.在control组中,Cytochrome C主要存在于线粒体中,胞浆含量较少;经LPS刺激后,线粒体内Cytochrome C有所减少,胞浆内Cytochrome C含量增多;给予CORM3干预后,线粒体内Cytochrome C逐渐增多;在i CORM3组中,线粒体内Cytochrome C含量与LPS组相比无明显变化。这些结果表明:LPS刺激后,线粒体膜电位降低,通透性增强,线粒体内Cytochrome C转移进入胞浆中,给予CORM3干预后,抑制了线粒体内Cytochrome C进入胞浆的趋势。6.与control组相比,给予LPS刺激以及CORM3治疗,Caspase 3活性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1.CO能减轻LPS诱导的新生鼠ALI;2.CO能抑制LPS引起的ALI时AEC-Ⅱ凋亡;3.CO能降低LPS诱导的A549细胞凋亡,且作用机制可能并不依耐于Caspase途径。
【学位授予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22.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开为;硫酸镁减轻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实验研究[J];新生儿科杂志;2002年04期

2 张海鸿;王宝宏;赵国英;;核因子-κB与窒息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相关性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1年09期

3 陈吉庆,周艳,邵小松,陈荣华,袁孝如,吴圣楣,薛梅;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改变及意义[J];新生儿科杂志;2002年04期

4 李开为;硫酸镁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4年04期

5 徐洪涛,李华强;不同浓度氧暴露不同时间对新生鼠肺组织一氧化氮生成的影响[J];重庆医学;2004年04期

6 李华强,徐洪涛;高浓度氧暴露与新生鼠肺过氧化能力关系的研究[J];重庆医学;2004年04期

7 尹国才,栾佐,屈素清,郭万里;新生鼠大脑皮层神经干细胞培养及其在同胞鼠的细胞替代作用[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5年04期

8 石磊,张丙宏,严彩霞,付春花;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在新生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J];医学新知杂志;2005年03期

9 刘汉楚,常立文,容志惠,祝华平,张谦慎,陈红兵,李文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在新生鼠肺发育中的作用[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年04期

10 黄英;严超英;;碘标记神经生长因子在缺氧新生鼠脑内的吸收[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小娅;应燕芬;陈尚勤;林振浪;;运用数字图像技术测定新生鼠生后肺发育形态的动态改变[A];2012年江浙沪儿科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儿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国家级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2年

2 胡小娅;陈尚勤;;运用数字图像技术测定新生鼠生后肺发育形态的动态改变[A];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暨儿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国家级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3 王小引;李东亮;郭学鹏;;孕酮预防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水肿的研究[A];中国生理学会应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暨《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二十周年纪念大会和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4 马骄;俞丹;童煜;毛萌;;神经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12年

5 柳鑫生;刘莉;刘昌英;杨凡;刘志勇;;母鼠铅暴露对新生鼠脑发育及病理学研究[A];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周文浩;李瑾;马思敏;;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移植治疗3日龄新生鼠缺氧缺血性损伤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12年

7 肖丹萍;史雪川;杨汉华;;细胞红蛋白在新生鼠脑缺氧缺血损伤中的神经保护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12年

8 肖丹萍;史雪川;杨汉华;;新生鼠脑缺氧缺血损伤时血红素加氧酶与细胞红蛋白表达的关系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12年

9 母得志;李丽华;;新生鼠脑卒中后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与神经元凋亡[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10 汤秀英;周丛乐;苗鸿才;张烨;柴立军;;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线粒体形态及功能改变的研究[A];第九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摘要集(Ⅰ)[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白毅;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发现T细胞数目参与调节天然免疫反应[N];中国医药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丽夏;高压氧和神经生长因子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D];山东大学;2015年

2 何平;新生鼠窒息致心肌损伤及相关因素影响的实验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0年

3 王庆红;不同疗程高压氧治疗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4 胡琳燕;丹参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性分化治疗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5 祁伯祥;高压氧治疗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毒副作用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6 严超英;外周应用NGF对缺氧新生鼠血脑屏障通透性、吸收分布及其对脑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及临床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周冬;新生鼠低血糖脑损伤和丙酮酸钠对其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8 陈玉君;内皮素-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缺氧诱导因子-1在新生鼠肺出血发生中的作用[D];广西医科大学;2007年

9 严彩霞;肠三叶因子对新生鼠NEC模型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及意义[D];武汉大学;2011年

10 王晓莉;高压氧治疗促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迁移与分化及其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露;电针对胎窘新生鼠脑NeuroD表达的影响[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2 董旭;rhEPO对宫内炎症致脑白质损伤新生鼠脑组织EPOR含量及神经元凋亡的影响[D];青岛大学;2015年

3 李清香;Apelin-36对新生鼠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模型脑白质MBP和NG2表达的影响[D];遵义医学院;2016年

4 张冉;咖啡因对高氧所致新生鼠肺损伤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6年

5 李细霞;丙烯酰胺染毒对仔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GFAP和S-100β表达的影响[D];广东药科大学;2016年

6 宋娟;新生鼠HIBD模型血清S100B蛋白表达及TTC染色与MRI的相关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7 崔换金;转录因子CASZ1和前B细胞集落增强因子在高氧致新生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中的表达及意义[D];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

8 孟阳;谷氨酰胺预防新生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作用研究[D];扬州大学;2016年

9 杨晓霞;内源性促生存蛋白Iduna在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D];宁夏医科大学;2016年

10 蔡康兴;一氧化碳对脂多糖诱导的新生鼠急性肺损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2300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12300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7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