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儿童先天性退化萎缩睾丸残端的临床病理特点

发布时间:2017-11-26 14:32

  本文关键词:儿童先天性退化萎缩睾丸残端的临床病理特点


  更多相关文章: 隐睾 睾丸退化综合症 睾丸残留 病理


【摘要】:目的:睾丸的形成、分化发育与下降是个复杂的过程,可能会发生多种实质异常。临床上约5%的先天性隐睾患儿患侧阴囊及腹股沟区扪及不到睾丸或仅可扪及可疑小结节,进一步的腹腔镜或腹股沟探查可见精索血管和输精管末端有黄豆或绿豆大样残端,该残端是否需要常规切除目前学界仍有争议。本研究通过对近5年来手术切除而获取的标本进行详尽的组织学研究,观察该残端组织的临床病理特点,以期为最后临床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本研究对象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2008年7月-2013年3月间通过手术从142位患儿获得的136例精索残端标本;在常规的HE染色组织学分析后,再对4um厚度石蜡切片进行免疫组化分析(主要使用AR、OCT4、AMH染色)。5例睾丸畸胎瘤周边部分正常睾丸活检标本以及1例胎儿睾丸标本,通过组织学以及免疫组化的研究来做对照。 结果:136例精索残端的组织形态学改变,主要表现纤维变性(136例,100%)、钙化(75例,55%)及含铁血黄素沉着(41例,30%)。127例(93%)中没有曲细精管;9例(7%)有曲细精管(均在6岁以内),其中3例(2%)有生殖细胞(均在4岁以内)。没有发现肿瘤细胞或癌前病变。 结论:儿童先天性退化萎缩睾丸残端的病理特点主要为纤维增生、钙化、含铁血黄素沉着,仅极少数含有睾丸实体细胞,支持细胞在6岁以后即消失,而日后可能发展成肿瘤的生殖细胞4岁以后即消失,未见肿瘤细胞或癌前病变。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726.9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包军胜;伏旭;明星;石玮;岳中瑾;;睾丸横过异位2例临床报告并文献复习[J];中华男科学杂志;2014年07期

2 刘菲;蒲力力;;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男性生殖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J];生殖医学杂志;2006年06期

3 范琰妍;张炜;;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机体的影响[J];江苏医药;2007年05期

4 陈波;罗博文;罗宇迪;党坚;;隐睾患者术后精液变化的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2013年09期

5 玉苏甫·阿克木;阿布都赛米·阿布都热依木;周玲;和军;李水学;克力木;;腹腔镜诊疗儿童高位隐睾106例的体会[J];新疆医学;2014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姗姗;环境雌激素对小鼠睾丸支持细胞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8年

2 杨彩霞;菊酯类农药手性对映体类雌激素活性差异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8年

3 陈裕聪;富集舌癌干细胞动物模型的建立与干细胞标志Oct-4检测的实验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4 赵青松;宫内暴露邻苯二甲酸二酯对子代雌性成年大鼠心脏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5 张涛;探讨腹腔镜治疗小儿消化道畸形的应用价值[D];苏州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2301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12301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6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