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区儿童腹泻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3 10:10
本文关键词:上海地区儿童腹泻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腹泻 轮状病毒(Rotavirus RV) 杯状病毒(Human calicivirus HuCV) 诺如病毒(Norovirus NV) 札幌病毒(Sapovirus SaV) 星状病毒(Human astrovirus HAstV) 腺病毒(Adenovirus AdV) 基因型 院内感染
【摘要】:目的监测并分析上海地区住院和门诊腹泻儿童四种腹泻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以全面了解及客观评估腹泻病毒在儿童腹泻发病中的作用,为腹泻的防治和相关疫苗的开发应用提供基本数据和理论依据。 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住院的腹泻儿童(年龄≤5岁)粪便标本674份,并收集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门诊就诊的腹泻儿童(年龄≤5岁)粪便标本436份。采用RT-PCR方法检测粪便标本中的轮状病毒(Rotavirus, RV)、杯状病毒(Human calicivirus, HuCV)、星状病毒(Human astro virus, HAstV)及腺病毒(Adeno virus,AdV)。采用引物分型的方法确定RV的基因型别,采用基因测序和进化树分析的方法确定诺如病毒(Norovirus, NV)、札幌病毒(Sapovirus, SaV)、HAstV和AdV的基因型别。采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对研究结果和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一、2006-2011年住院腹泻儿童腹泻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如下:1.腹泻病毒的总检出情况:四种腹泻病毒的总检出率为92.1%(621/674),RV、HuCV、HAstV及AdV的总检出率分别为89.2%(601/674)、30.6%(206/674)、30.1%(203/674)及4.7%(32/674)。腹泻儿童单一病毒感染的总检出率为43.5%(293/674),并以RV的单独感染为主,其他三种病毒单独感染的总检出率均2%。腹泻儿童多重病毒感染的总检出率为48.6%(328/674),2006-2011年病毒混合感染的检出率呈下降趋势,2011年降为11.7%。多重混合感染中,以RV+HAstV、RV+HuCV及RV+HuCV+HAstV混合感染的检出为主。2.院内和非院内感染腹泻儿童腹泻病毒的检出:院内感染引起腹泻者占50.8%(302/626),以2009年(60.6%)和2008年(60.5%)最多,2011年降至24.5%。非院内感染腹泻者单一病毒的总检出率(47.8%,147/308)显著高于院内感染腹泻者(38.1%,121/318)(P0.05),单一病毒的感染均以RV为主。院内感染腹泻者感染多重腹泻病毒的总检出率(56.9%,181/318)显著高于非院内感染者(42.9%,132/308)(P0.05),且均以RV+HAstV及RV+HuCV的混合感染为主。3.RV基因型:①G基因型:虽2006-2011年G基因型以G3型为主,但G3型的流行呈波动性下降趋势,由2006年的64.6%降为2011年的12.8%,而G9和G1型的流行呈上升趋势,且G9型(51.1%)成为2011年最主要的流行型别,G1型(19.1%)为当年的次要流行型别。2006-2011年G混合基因型所占比例为10.3%(62/601),混合的G基因型种类较多,以G1、G3及G9型的两两混合为主。②P基因型:2006-2011年P基因型以P[4]、P[8]及P混合型的流行为主,而每年P基因型的流行又处于波动性变化中。P混合型以P[4]+P[8]型为主,其次为P[8]+P[10]型。③组合型别:P[8]G3型(27.5%)是上海地区2006-2011年间最主要的RV流行株,其次为PmG3及P[4]G3型。2011年P[8]G9型跃升为当年最主要的流行型别(40.5%)。院内感染和非院内感染腹泻儿童中检出的RV基因型相似。4. HuCV基因型:检出的206例HuCV阳性标本均属NV属且均为GⅡ型。以GⅡ.4型(75.7%,156/206)为主,其次为GⅡ.12型(22.3%,46/206)。GⅡ.4型中以2006b亚型(73.3%,151/206)的流行为主,同时还分别检出2例GⅡ.7型及GⅡ.b型。院内感染和非院内感染腹泻儿童中检出的HuCV基因型无明显差异。5. HAstV基因型:住院腹泻儿童感染HAstV的基因型别单一,均为HAstV-1型。6.AdV基因型:AdV阳性标本的基因型别以Ad-41型为主,占50.0%(16/32),其次为Ad-3型(25.0%,8/32)。每年各种基因型的流行又有不同。院内感染和非院内感染腹泻儿童检出的AdV基因型无异。 二、2010-2011年门诊腹泻儿童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如下:1.总检出情况:四种病毒的总检出率为66.7%(291/436)。RV检出率最高,为43.3%(189/436),其次为HuCV (29.4%,128/436), AdV (7.1%,31/436)及HAstV (1.8%,8/436)。门诊腹泻儿童以单一病毒的感染为主(51.8%,226/436),而RV感染的比例最高(30.0%,131/436),其次为HuCV (16.0%,72/436)。腹泻病毒混合感染的比例为14.9%(65/436),混合感染中均为两种病毒的混合感染,以RV+HuCV的双重感染为主。2.RV的流行特点:①流行季节和年龄分布:2010-2011年门诊RV性腹泻以9-11月份为高峰,10月检出率最高(70.0%),0-11月龄者(49.7%)所占比例最高,96.3%的患儿年龄在0-3岁之间。②基因型:G基因型以G1、G3和G9型的流行为主,检出率分别为31.2%、28.6%和27.0%。P基因型以P[8]型为主(91.0%,172/189),其次为P[4]型(5.3%,10/189)。G混合基因型以G1+G9型(60.0%,12/20)为主。P混合基因型检出较少(2.6%),主要是P[8]+P[4]型。P[8]G3、P[8]G1和P[8]G9型是主要流行的三种组合型别,所占比例分别为27.5%(52/189)、26.9%(51/189)和25.4%(48/189)。3. HuCV的流行特点:①流行季节和年龄分布:9-10月为门诊腹泻儿童HuCV性腹泻的流行高峰,9月份(66.7%)的检出率最高,6月的检出率也高达60.0%,0-11月龄者最多(56.7%,72/128),97.6%的腹泻患儿在0-3岁之间。②HuCV基因型:检出的128例HuCV阳性标本中,126例属NV属,2例为SaV属。所有NV株均为GⅡ型,并以GⅡ.4型(71.8%,92/126)为主,其次为GⅡ.b型(15.6%,20/126),尚检出少量GⅡ.12、GⅡ.7及GⅡ.2型。GⅡ.4型中以2006b亚型(65.6%)为主,同时检出8例2006a亚型。检出的2例SaV分别是GI.2型及GⅡ.1型。4. HAstV基因型:门诊腹泻儿童HAstV阳性者型别均为HAstV-1型。5.AdV基因型:以Ad-41型为主(45.2%,14/31),其次为Ad-3型(22.6%,7/31)及Ad-40型(16.1%,5/31)。此外还检出2例Ad-12型及各1例Ad-2、5及19型。 结论上海地区无论是住院还是门诊引起儿童腹泻的主要病毒均为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相比以往上海地区的监测资料,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的流行型别又出现了新的变化。院内感染与非院内感染腹泻患儿的临床症状、多重感染比例均存在差异,但各病毒流行的主要基因型别相似。门诊腹泻儿童腺病毒的检出率高于住院腹泻儿童。住院与门诊腹泻儿童杯状病毒、腺病毒的流行型别存在一定的差异。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72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林谦;金玉;周进苏;陆芬;李晓乐;李玫;段招军;;2009至2010年南京儿童医院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分子流行病学特点[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2年01期
2 Anita Chakravarti;Manisha Jain;Mayank Singh Chauhan;Anju Sharma;Sayani Tewari;;Nosocomial diarrhea in children:is astrovirus the leading pathogen?[J];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2010年05期
,本文编号:12847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128474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