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口腔运动干预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的效果评价

发布时间:2017-12-16 20:20

  本文关键词:口腔运动干预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的效果评价


  更多相关文章: 早产儿 口腔运动干预 非营养性吸吮 口腔刺激 喂养进程 喂养表现


【摘要】:背景早产儿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是早产儿的大脑发育不成熟,各种神经反射未臻完善,这一特征在经口喂养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容易出现吸吮吞咽功能障碍、吸吮-吞咽-呼吸失调、行为状态组织能力下降等,导致经口喂养困难。经口喂养的困难影响婴儿达到全口腔喂养的能力,延长住院时间,而且有可能导致长期的喂养问题。国内对于改善经口喂养的困难仅仅涉及非营养性吸吮(Non-nutritive sucking, NNS)的使用,且只是关注其对早产儿生化指标的作用,国外早已开始研究通过医护人员对早产儿的口面部进行刺激进而起到协调吸吮-吞咽-呼吸的作用,同时也有研究开始探讨NNS和口腔刺激(Oralstimulation, OS)联合使用对早产儿经口喂养的影响,但是仍然缺乏联合使用是否优于两者单独使用的论证。因此本研究旨在引进国外的口腔运动干预方案,通过评价不同的干预方案对早产儿经口喂养的影响,为临床找到最有效的口腔运动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目的引进国外的口腔刺激方案,并评价不同的干预措施对早产儿喂养进程、喂养表现、体重增长以及住院时间的影响。 方法按照简单随机化分组的方法,将122例早产儿随机分为4组,其中NNS组(28名),OS组(29名),NNS和OS联合使用组(33名),对照组(32名),四组早产儿母亲在年龄、孕产次、定期产检与否、激素使用、既往史、围产期病史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早产儿在性别、分娩方式、出生胎龄、出生体重、Apgar评分、机械通气与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NS组在管饲喂养期间,喂养前、喂养后各给予安慰奶嘴吸吮5min,每天7-8次;OS组是在管饲喂养前15min进行12min的口腔刺激,1次/24h;NNS和OS联合使用组在管饲喂养之前15min进行12min的口腔刺激和3min的NNS,1次/24h;对照组接受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喂养护理常规。记录四组早产儿开始经口喂养和完全经口喂养时的纠正胎龄和体重,记录住院时间,记录从开始经口喂养过渡到完全经口喂养的的时间,并对四组过渡期间的喂养表现进行测定,从而通过喂养进程、喂养表现、体重增长和住院时间等方面进行四组干预方案效果的评定。 结果①干预组从管饲喂养过渡到完全经口喂养所需要的过渡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三个干预组之间过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四组开始经口喂养的纠正胎龄和出生天数没有差别,但是在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NNS组以及NNS+OS组早产儿出生天数和纠正胎龄均小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OS组早产儿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的纠正胎龄和出生天数与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三组干预组之间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的出生天数和纠正胎龄无明显差别(P0.05);③在开始经口喂养第10天(D10)时,四组达到完全经口喂养的人数比有明显差异,对照组未达到完全经口喂养的人数明显多于干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的结果显示,OS组和NNS+OS组在D10天时达到完全经口喂养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而NNS组与对照组相比人数构成比无明显差异(P0.05);三个干预组之间在D10天时达到完全经口喂养的人数无明显差异(P0.05);④四组达到完全经口喂养的胎龄分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的喂养效率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在喂养成效和摄入奶量比上没有差别(P0.05),但是在开始经口喂养时,NNS+OS组的喂养成效和摄入奶量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⑥四组的喂养表现随时间推进而逐渐改善(P0.05);⑦四组早产儿恢复至出生体重所需的天数、出院体重和体重增长速度上没有明显差别(P0.05),在开始经口喂养时,四组早产儿的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OS组以及NNS+OS组早产儿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此时,NNS组早产儿体重与对照组并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干预组之间在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的体重无明显差异(P0.05);⑧四组早产儿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口腔运动干预能够缩短早产儿从开始经口喂养过渡到完全经口喂养所需要的时间,能够增加喂养效率,同时,NNS和OS联合使用能够有助于喂养成效和摄入奶量比的提高。口腔运动干预是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的有效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722.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朱宁湖,潘继红,何秀玲,邹文霞,张碧云;10年间早产发生率及病因变化分析[J];广州医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陆兆美;陆兆柏;;非营养性吸吮在早产儿喂养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年20期

3 常立文;为提高早产儿存活率而努力[J];华中医学杂志;2004年03期

4 杨钢,蒋学风,曾蔚越;1998~1999年成都市早产现状调查分析[J];四川医学;2004年10期

5 岳晓红,赵翠霞,芦惠,薛辛东;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营养及胃肠道转运时间的影响[J];中华儿科杂志;2003年02期

6 方素珍;封志纯;石坚;李宏;邝彩亭;赵宏;;口颈部按摩促进早产儿进食功能发育的效果评价[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6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彭文涛;早产儿经口喂养准备的临床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973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12973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8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