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2008~2013年登陆广东、福建、海南的热带气旋对手足口病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2-18 11:25

  本文关键词:2008~2013年登陆广东、福建、海南的热带气旋对手足口病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热带气旋 手足口病 双向对称病例交叉设计


【摘要】:研究背景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如广东、福建、海南、浙江、上海、江苏等,几乎每年夏秋两季都会或多或少地遭受热带气旋的侵袭,平均每年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约6.9个。广东省是热带气旋登陆最多的省份,其次是海南省,台湾省和福建省分别位居第三、第四。热带气旋给人们带来了灾害,同时也给人类带了好处,例如为人们带来了丰沛的淡水、维持着地球上的季节和气候平衡等。但是由于热带气旋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也总是带来各种毁灭性的破坏,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随着全球气温上升,热带气旋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在增加,风速和降雨也都有增强的趋势。热带气旋不仅可导致大量伤亡和经济损失,还会使一些传染性疾病出现暴发流行、慢性非传染病疾病的危险上升。此外,灾害还能造成恐慌、创伤后应激综合征等心理生理变化。研究发现热带气旋的登陆,会改变原有某些微生物或者昆虫的生存环境,导致这些微生物或者昆虫的迁徙,从而引起迁徙地区某些传染性疾病的暴发流行。已有研究发现,热带气旋会增加某些传染性疾病例如伤寒副伤寒、肝炎、肠胃炎、麻疹、钩端螺旋体病、类鼻疽、其他感染性腹泻等发病风险增加。自手足口病2008年在我国安徽省阜阳市暴发以来,已被纳入国家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作为丙类传染病上报。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是人肠道病毒71型和Coxl6型,目前国内外又出现了CVA6型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手足口病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飞沫传播,以5岁以下儿童多见,会造成手、足、口、臀部的皮肤损伤、水疱,少数重症患者会出现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呼吸道感染、循环障碍及心肌炎等并发症,个别病情发展迅速,可留后遗症甚至死亡。目前国内外关于手足口病影响因素的研究众多,主要包括患病年龄、接触史、病情轻重程度、气象因素等对手足口病影响的研究,但是探讨热带气旋与不同人群手足口病的发病关系的研究却很少。本研究以我国热带气旋登陆最多的三个省份——广东、福建、海南作为研究地区,主要探讨热带气旋对三省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定量分析不同等级的热带气旋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研究目的1、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描述广东、福建、海南三省手足口病的发病时间、空间和人群分布特征,了解手足口病的高危人群、手足口病发病的时间趋势和手足口病的空间分布状况。2、定量研究不同等级热带气旋对广东、福建两省登陆地区以及海南省全人群、高危人群、高危人群男童和女童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及其滞后效应。研究方法1、根据《热带气旋年鉴》和中国台风网的热带气旋相关信息,收集整理2008~2013年登陆广东、福建、海南三省的热带气旋基本信息。不同人群手足口病的发病信息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描述广东、福建、海南三省手足口病的人群和时间分布特征。根据《广东省统计年鉴》和《海南省统计年鉴》收集到的广东、海南各地级市或县的人口学信息,以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全国传染病网络报告数据报告的福建省各地级市人口学信息,计算三省各地级市的手足口病发病率,并绘制疾病地区分布图分析手足口病的空间分布特征。2、采用双向1:3对称的病例交叉设计定量分析不同等级热带气旋对登陆地区不同人群的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及滞后效应。由于纳入的气象因素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使用主成分分析提取主成分解决多重共线性问题,并将提取的主成分纳入回归模型。双向1:3对称的病例交叉设计类似于匹配的病例对照设计,因此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由于双向1:3对称的病例交叉中重叠偏倚的存在,把配比的因素作为分层依据,使用分层Cox回归分析消除重叠偏倚,拟合回归模型。整理、分析数据所使用的软件有ArcGIS10.2软件和SAS9.2软件。研究结果1、2008~2013年分别有21、15、11次热带气旋登陆广东、福建、海南。热带气旋的登陆时间主要集中于6~8月。2、2008~2013年广东、福建、海南三省手足口病的男性发病数均多于女性,以5岁及以下儿童居多,三省的发病儿童均多见于散居儿童,重症病例有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3、2008~2013年三省的手足口病发病均呈逐年上升趋势,除2008年广东省仅有一个发病高峰外,其余每年都有两个发病高峰,分别分布于4-7月和9-11月,一般在每年的8月份出现发病数下降。广东和福建两省的大高峰出现在4-7月,海南省的大高峰则出现在9-11月。4、2008~2013年广东省手足口病的发病地区主要集中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福建省主要集中于宁德、福州、泉州、漳州四个城市,福建省的手足口病高发区与热带气旋登陆地区分布基本一致。海南省呈现东北及南部地区高发,中心地区低发的特点。5、热带风暴登陆广东、福建、海南三省后,三省全人群、高危人群、高危人群男童、高危人群女童手足口病的发病风险均上升,对广东省全人群、高危人群、高危人群男童、高危人群女童手足口病发病影响的最大滞后效应均出现在滞后第7天,福建省的最大滞后效应均出现在第10天,对海南省全人群、高危人群、高危人群男童手足口病影响的最大滞后效应均出现在第2天,对海南省高危人群女童手足口病影响的最大滞后效应出现在第3天。热带风暴对三省高危人群手足口病的影响均高于全人群,对广东和海南两省高危人群男童的影响高于女童,对福建省高危人群男童、女童的影响则相反。6、强热带风暴使广东、福建、海南三省全人群、高危人群、高危人群男童、高危人群女童手足口病的发病风险均上升,广东省和福建省的各人群滞后效应最大值均出现在第7天,强热带风暴对海南省全人群、高危人群、高危人群男童的最大滞后效应均在第0天,对高危人群女童的影响最大滞后效应在第1天。强热带风暴对三省高危人群手足口病的影响均高于全人群,对高危人群男童的影响均高于女童。7、台风使广东、福建两省全人群、高危人群、高危人群男童、高危人群女童手足口病的发病风险上升。台风对广东省全人群、高危人群、高危人群男童手足口病的影响最大滞后效应均在第7天,对高危人群女童影响的最大滞后效应在第0天;台风对福建省各人群手足口病的影响最大滞后效应均在第2天。台风对海南省的各人群手足口病的影响均出现在滞后0-3天发病风险上升,在滞后4-10天发病风险下降。台风对三省高危人群手足口病的影响均高于全人群,对高危人群男童的影响均低于女童。8、强台风使广东省各人群手足口病的发病风险上升,最大滞后效应均出现在滞后第7天。强台风对广东省高危人群手足口病的影响高于全人群,对高危人群男童的影响低于女童。强台风可能使对福建省手足口病的发病风险下降,但是HR值多无统计学意义。强台风对海南省各人群手足口病的影响均出现使其发病风险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9、对广东省全人群、高危人群和高危人群女童手足口病的影响均有热带风暴强台风强热带风暴台风,对高危人群男童手足口病的影响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强台风台风。对福建省全人群、高危人群手足口病的影响均有强热带风暴台风热带风暴强台风,对高危人群男童手足口病影响有强热带风暴热带风暴强台风台风,对高危人群女童手足口病影响有强热带风暴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对海南省各研究人群的影响有强热带风暴热带风暴强台风台风。结论1、手足口病在广东、福建、海南三省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空间分布特征,因此采取预防控制措施应因地制宜。2、热带气旋的登陆会增加手足口病的发病风险,因此在热带气旋登陆时,应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尽量避免外出,减少与手足口病患儿的接触,外出后应注意要勤洗手,降低感染的机会。3、广东、福建、海南三省手足口病的发病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分别于春末夏初(4-7月)和秋末冬初(9-11月)形成发病高峰。高危人群为5岁及以下儿童,多为散居儿童。4、不同等级热带气旋对不同地区手足口病的发生均有影响,各等级热带气旋对高危人群的影响均高于全人群,并且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因此热带气旋灾害后,应针对高危人群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手足口病发生、传播的措施。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2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期健康策划——夏季养生(之三) 二十四节气养生谈之小暑、大暑[J];侨园;2013年07期

2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秀华;曹鸿兴;吕文忠;;1949-2008年靖宇划定区域热带气旋的统计和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热带气旋科学研讨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2 林毅;刘爱鸣;刘铭;;台湾岛东岸登陆热带气旋路径打转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热带气旋科学研讨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3 俞燎霓;雷媛;曹美兰;;浙江热带气旋统计特征分析[A];第三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陈宏义;杨万裕;;影响浙江的晚秋热带气旋特征浅析[A];第六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刘峰;钟加杰;;南海热带气旋0809号“北冕”对华南天气的影响[A];2009年海峡两岸气象科学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高晓梅;马守强;;影响山东热带气旋的气候特征[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应对气候变化分会场——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论文集[C];2010年

7 刘彬贤;于玉斌;吕江津;;热带气旋“尤特”(2006)南海突然减弱的机理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8 王长青;;热带气旋探讨[A];气象海洋环境与船舶航行安全论文集[C];2010年

9 王远飞;朱海燕;孙建鹤;张伟;;基于空间相似的热带气旋路径检索[A];“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中的计算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刘静;吴启树;龚振彬;郑颖青;;近30年来影响福州的热带气旋统计研究[A];2006年华南地区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锐 黄幸媛;知名专家传授热带气旋研究前沿知识[N];中国气象报;2007年

2 侯小健;今年将有6至8个热带气旋影响海南[N];海南日报;2007年

3 记者 郭起豪 孙楠 张倩;三个热带气旋共同影响我国并不多见[N];中国气象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姚小敏;迟来的“热带气旋”[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5 本报记者 高琳;风电场遇热带气旋利好还是利空?[N];中国气象报;2012年

6 华凌;下世纪热带气旋或更强更频繁[N];科技日报;2013年

7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运行控制中心 左璇 罗咪 施Ya 朱玲怡 王帅 吴飞飞 周俊年 王秀春;华东近海北上、转向热带气旋对长三角飞行区域运行控制的影响分析[N];中国民航报;2014年

8 王乃仙;热带气旋的编号和命名[N];光明日报;2004年

9 陈磊;热带气旋卫星微波分析系统显神威[N];中国气象报;2006年

10 彭莹辉;中国热带气旋活动呈减弱趋势[N];中国气象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玲玲;热带气旋在海洋能量平衡和水团平衡中的作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2 徐奎;沿海城市暴雨潮位关联特性及洪涝风险分期控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3 杨兵;南海北部上层海洋对热带气旋的响应[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6年

4 邢蕊;热带气旋、副热带高压及远距离降水间的关系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5 刘寅;卫星臭氧资料的质量控制与同化及其对热带气旋模拟的影响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6 朱琳;热带气旋Debby(2006)在非洲东风波中生成机制研究以及集合对比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7 凌征;热带气旋对南海上层海洋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8 储惠芸;环境因子对热带气旋时空特征的影响[D];南京大学;2012年

9 许士斌;1990年代末北印度洋及西北太平洋春季热带气旋活动的年代际突变[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10 杨宇星;热带气旋全球模态及西北太平洋频发区热带气旋变化特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雪;影响南海的热带气旋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2 董贞花;近年来影响中国的热带气旋东折成因的诊断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3 于海侠;高层强增温与热带气旋路径及其强度变化关系[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晓星;理想热带气旋登陆数值模拟研究[D];南京气象学院;2003年

5 龚(龙天);小型岛屿地形对登陆热带气旋影响的数值模拟[D];南京气象学院;2003年

6 王桂娟;广东省热带气旋灾害分析与风险区划[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7 姚恺丰;热带气旋引发电网群发性故障的动态事故集生成方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8 张霏;北印度洋热带气旋对中国降水的影响[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9 许可;云辐射强迫效应对热带气旋的影响[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10 田元;近百年来东海内陆架泥质区事件沉积的识别和重建[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039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13039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2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