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风湿免疫病儿童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分析暨危险因素探讨
本文关键词: 慢性风湿免疫病 骨质疏松症 糖皮质激素 危险因素 出处:《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1.慢性风湿免疫病儿童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分析背景和目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 JIA)等慢性风湿免疫病(chronic rheumatic disease, CRD)原发病本身的炎症活动、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 GCs)等骨毒性药物、营养不良、青春期延迟、体力活动减少等均可导致骨量丢失及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随着诊疗手段的进步,CRD儿童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OP成为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及预后的严重并发症。本文旨在观察总结我院CRD儿童OP的临床表现、治疗情况及预后情况加以描述,以增进对本病的理解。方法对2005年01月至2015年05月之间于北京协和医院儿科随诊的发生OP的CRD患者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情况,包括性别、年龄、GCs的累积剂量等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以中位数(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率进行描述。结果1.10年间我院儿科CRD患者OP发生率2.5%(13/526),病种包括SLE(8例)、so-JIA)(3例)、JDM(1例)、MCTD(1例)。男:女1:12,OP发生年龄(12.9±2.1)岁(9-17岁),均接受GCs治疗。2.13例患者均发生VF,以楔形变为主,好发于下部胸椎及上部腰椎,存在背痛、身高变矮、脊柱侧凸等表现。3.GCs治疗时间32.6±29.8月(6-84月),累积剂量泼尼松22308.9±13520.8mg(6800-55365mg),日均剂量33.9±15.8mg/d(9.95mg/d-65.9mg/d)。4.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均值±标准差为0.69±0.10g/cm2(0.566~0.855g/cm2),Z-值-1.25±1.69(-5.08~0.8),身高校正Z-值为-0.52±1.01(-2.75~0.49)。5.PTH 6/12下降,6/12正常,25(OH)D 7/9缺乏,2/9不足,β-CTX7/9增高,2/9正常。6.OP治疗包括钙、维生素D、降钙素、双膦酸盐。3例失访,10例随访中位数时间10月(5-54月)。2/10身高较治疗前下降,8/10增长。7/8 BMD值增加,1/8 BMD值降低。6/8 Z-值较前下降,2/8 Z-值较前上升。β-CTX 4/6较前下降。25(OH)D 4/6缺乏状态,2/6不足。结论CRD儿童可出现OP,主要表现为VF;CRD儿童可与BMD下降至低骨量之前出现OP;发生OP的CRD儿童,25(OH)D不足或缺乏,可增加补充剂量。2.系统性红狼疮儿童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探讨目的探讨SLE患者发生OP的危险因素方法北京协和医院儿科2005年01月至2015年05月共有8例发生OP的SLE患者,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从255例同时期的住院SLE患者按照性别、年龄进行1:5匹配,筛选出40例未发生OP的SLE患者。病例组与对照组相关指标独立样本-T检验及卡方检验进行对比;病例-对照配对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GCs剂量、ALP、ALT、25(OH)D、骨密度Z-值),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发生OP的SLE患者ALP(118.6±53.0U/L比77.1±37.7U/L)较未发生OP的SLE患者高(p=0.011); ALT(48.1±40.2U/L比23.8±10.8)较未发生OP的SLE患者高(p=0.001); AST(65.5±104.1比21.3±7.8)较未发生OP的SLE患者高(p=0.008);BMD(L1-L4)原始数据(0.68±0.11g/cm2比0.87±0.12g/cm2)较未发生OP的SLE患者低(p=0.002); BMD(L1-L4)原始数据在同年龄同性别中的百分位(24.2%±31.4%比58.0%±30.3%)较未发生OP的SLE患者低(p=0.009);BMD(Z-值(-1.59±1.96比0.32±1.06)较未发生OP的SLE患者低(p=0.042);身高校正的BMD(Z值(-0.68±1.23比0.90±0.91)较未发生OP的SLE患者低(p=0.013)。2.BMD身高校正Z-值较低者发生OP风险高。结论身高校正Z-值低可能会增加SLE患者OP发病风险。提示对于SLE患者应密切监测BMD,以早期发现OP并及时治疗。
[Abstract]:1 . The clinical analysis background of osteoporosis in children with chronic rheumatic immune disease and the inflammatory activity of chronic rheumatic disease ( CRD ) , such as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 SLE ) , 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 , and 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 , etc . , can lead to loss of bone mass and osteoporosis ( OP ) .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and laboratory examination of the patients with CRD were analyzed by SPSS 20.0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ge of patients with CRD ( 12.9 卤 2.1 ) years ( 6 - 84 months ) , the cumulative dose of prednisone 22305.8 mg / d ( 9.95mg / d - 65.9 mg / d ) , the cumulative dose of prednisone 22305.8 mg / d ( 9.95mg / d - 65.9 mg / d ) . Results : The risk factors of OP in patients with SL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patients without OP ( p = 0 . 001 ) , while that of patients with O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with no OP ( p = 0 . 001 ) ; BMD ( L1 - L4 ) data were lower than those with OP - free SLE ( p = 0 . 009 ) ; BMD ( Z - value ( - 1 . 59 卤 1 . 96 vs . 0.32 卤 1.06 ) was lower than that of patients with no OP ( p = 0.042 ) .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2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杰,于敬贺,姜炳春,英强;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J];中国局解手术学杂志;2001年02期
2 康健;别让骨质疏松症走近你[J];农家参谋;2001年10期
3 杨先碧;振动可以治疗骨质疏松[J];发明与革新;2002年03期
4 黄燕兴,黄新芳;从94800例住院患者分析骨质疏松症诊断的滞后性[J];中国临床康复;2003年21期
5 刘培成;新疆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2002年工作总结[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3年01期
6 ;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成员[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3年01期
7 ;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名录[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3年01期
8 ;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企业委员名单[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3年01期
9 常静;骨质疏松:涉及多学科的公众健康问题[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3年18期
10 王杰;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治疗[J];生物磁学;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伟民;阎华;朱东;赵双龙;;不同运动方式对骨质疏松影响的模拟研究[A];2008年全国生物流变学与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石印玉;詹红生;;骨质疏松症诊断疗效标准[A];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第四届第二次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3 薛俊玲;孙海岚;蒋宝泉;陈婷;杨剑;何秀梅;唐蓉;刘洁;;重庆市某中小学教师人群骨质疏松患病率及其与营养相关疾病关系的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第12届全国临床营养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9年
4 陈锦平;;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与鉴别[A];2009年浙江省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学术年会暨《骨质疏松症诊治进展》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杨迪生;;癌症治疗相关骨质疏松的诊治[A];2009年浙江省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学术年会暨《骨质疏松症诊治进展》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高海青;;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治疗[A];第三届泰山微量元素高级论坛汇编[C];2009年
7 郑少雄;;骨质疏松症诊治及钙剂的临床应用[A];第三届泰山微量元素高级论坛汇编[C];2009年
8 李梅;;雷奈酸锶(Strontium Ranelate)治疗骨质疏松症临床研究[A];2009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症中青年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陈德才;;抗吸收骨质疏松药物进展[A];2009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症中青年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周滨;;论脊椎骨质疏松症[A];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忠厚;应在基层建立骨质疏松中心[N];健康报;2004年
2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质疏松防治中心 章振林(博士) 核医学科 马寄晓(教授);骨质疏松误区解析[N];家庭医生报;2003年
3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副主任医师 王言贵;怎样能知道患了骨质疏松症[N];家庭医生报;2004年
4 特约撰稿 林斯其 特约专家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著名内分泌专家、博士生导师 廖二元 教授;骨质疏松与补钙[N];家庭医生报;2004年
5 吉步坤;轻松跳跃预防骨质疏松[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6 容小翔;身痛不止骨质疏松症作崇[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7 沈浩 张文荣 唐步顺 王先华 东诚 曹霞 王伟;冬季 警惕骨质疏松引发骨折[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8 市四院 齐新生;骨质疏松症的防治[N];无锡日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吴佶谊;绝经后妇女易骨质疏松[N];信息时报;2003年
10 朱国旺;防治骨质疏松我们共同的责任[N];中国医药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忻忆;离子束分析技术对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及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D];复旦大学;2014年
2 安奇君;抑制Evi1基因表达促进BMSCs成骨分化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3 周锐;维生素D在成骨细胞骨分化中的分子机制及骨质疏松与动脉钙化相关性的临床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4 孙晓迪;雌激素替代治疗对去势联合废用性骨质疏松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5年
5 李颖;骨质疏松症中骨骼肌线粒体的功能变化及机制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6 马宗民;各向异性骨再造理论模型及骨质疏松模拟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7 朱东;骨质疏松的过程模拟及高频低载振动对抗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李曦;骨质疏松症相关表型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洪秀梅;中国人群骨质疏松症的遗传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10 李秋军;骨质疏松脊椎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临床应用[D];北京协和医学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X;骨质疏松兔模型的建立与体外冲击波在骨质疏松局部治疗中的可行性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2 徐赫男;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3 刘勇;骨质疏松高危人群相关知识及危险因素的探讨[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畅征;低强度脉冲电磁场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5 赵妍;定量CT测定在骨质疏松症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张睿;持续与间歇1-7天振动对抗悬吊大鼠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赵德来;健骨灵加减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年
8 杨林;带有时间历程的松质骨骨质疏松过程的模拟[D];吉林大学;2006年
9 黄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继发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年
10 雷巍;骨质疏松的模型计算及其光测软件的实现[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521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1452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