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先天性束带综合征1例及文献复习

发布时间:2018-03-03 18:40

  本文选题:先天性束带综合征 切入点:临床特点 出处:《兰州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目的总结先天性束带综合征患者的诊断、治疗,并对其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的体会予以分析。 方法回顾性分析一例先天性束带综合征患者的病例资料并结合文献分析本病的病因、临床治疗及效果,提出其发生、发展及治疗的新进展。 资料一例12岁男性患者,表现为左手中、环、小指指根皮肤束带伴环指橡皮样肿胀,左手中指末节指骨短缩畸形。 干预措施行“Z”字皮瓣成形手术治疗。 结果术后病理证实束带是致密纤维结缔组织。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束带环消失,环指肿胀消退,无远端肢体的缺血坏死,无瘢痕挛缩形成,肢体外观恢复正常。 结论先天性束带综合征是儿章常见的先天畸形,发病早,束带的形成会导致肢体发育和外观产生不利影响,及早选择有效的手术治疗方式能消除畸形,并使肢体正常发育,避免肢体进一步的损害。
[Abstract]: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diagnosis, treatment, clinical features and surgical treatment of congenital band syndrome. Methods the data of a case of congenital band syndrome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The etiology, clinical treatment and effect of the disease were analyzed, and the new progress of its occurrence, development and treatment was put forward. Data A 12-year-old male patient presented as left hand, ring, phalanx with rubber swelling of ring finger and short contraction of distal phalanx of left hand. The intervention measures were treated with Z-shaped flaps. Results the band was proved to be dense fibrous connective tissue after operation, the band ring disappeared, the ring finger swelling disappeared, no ischemic necrosis of the distal limb, no scar contracture, and the appearance of the limb returned to normal. Conclusion congenital band syndrome is a common congenital malformation in children. Early onset and formation of band will lead to adverse effects on limb development and appearance. Early selection of effective surgical treatment can eliminate deformity and make limb normal development. Avoid further physical damage.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726.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野;;全球3成人患“21世纪综合征”[J];发现;2010年03期

2 罗坤;;长QT综合征[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09年02期

3 ;洗澡禁忌[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11年08期

4 叶进;王小亮;;关于Brugada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西藏医药杂志;2011年03期

5 李洪华;郝云鹏;杜琳;贾飞勇;;Apert综合征1例[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1年07期

6 钰轩;孙欲晓;;阻断心身耗竭综合征来袭[J];中国保健营养;2011年08期

7 钮雪松;;什么是小儿“夹腿综合征”?[J];中华养生保健;2011年07期

8 羿爱华;;HELLP综合征27例临床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1年04期

9 丁寿藩;;当心患上“无兴趣综合征”[J];现代养生;2011年13期

10 陈坚;陈斯泰;;Marshall-White综合征6例[J];皮肤病与性病;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潘玉玲;李绵洋;王红霞;王成彬;;Chediak-Higashi综合征1例报告[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钱江潮;周海霞;黄珍;王菊香;方希敏;曾炜炜;陈敏;徐智胜;李原;;Chediak-Higashi综合征(附1例报告)[A];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暨儿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国家级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3 查兵兵;刘军;查英;王芳;盛励;丁和远;陈灶萍;徐炯;;Klinefeler综合征两例报道[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高雄;李想;;Kartagener综合征一例报道[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5 肖文;白岚;;Rotor综合征1例[A];肝脏病防治学术研讨会及新进展学习班专刊[C];2005年

6 陈颖萍;施萍;;婴儿巨大血管瘤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一例[A];中华护理学会第8届全国造口、伤口、失禁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全国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7 高天舒;王东;王丽;陈宏伟;;Sheehan综合征失、误治2例报道[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陈敏;;Meige综合征1例报告[A];玉溪市第十三届内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付军;林明民;徐龙;;Dubin-Johnson综合征一例[A];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讲习班、江西省第二次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0年

10 贾克东;刘东林;;Dubin—Johnson综合征一例报告[A];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研讨会、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富 汪昭君;“节日综合征”患者增多医生提醒调整心态多沟通[N];大众科技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郭敏 王敏 张楠 实习生 李营营;长假归来早收心 谨防“节后综合征”[N];安阳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穆晶晶;何为孟乔森综合征[N];保健时报;2009年

4 记者 杨济泽 通讯员 张明珍;部分市民患上“出礼综合征”[N];连云港日报;2009年

5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 李丽英 邹小兵;走近阿斯伯格综合征[N];健康报;2010年

6 毕晓哲;如何治好“节后综合征”[N];恩施日报;2011年

7 吴松艳 8692部队;治治“迎检综合征”[N];人民武警报;2011年

8 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黄春燕;节日也有美味综合征[N];健康时报;2009年

9 健康时报记者 余易安;炒菜能炒出“醉油综合征”[N];健康时报;2009年

10 武汉市心理医院 张颖;五招应对“年关综合征”[N];大众卫生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雪霜;Goldenhar综合征家系收集、表型分析和遗传学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黄灿;综合征型先天性心脏病与拷贝数变异遗传学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3 仲海;无创性影像学检查在乆血管陷迫综合征诊治中的应用价值[D];山东大学;2011年

4 张涛;遗传性长QT间期综合征基因突变数据库的建立和对10个心律失常中国人家系致病基因的筛查[D];浙江大学;2010年

5 王林平;Liddle综合征上皮钠通道基因突变研究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临床特征分析[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6 倪明科;缝隙连接的改变在药物诱导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中的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张志勇;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临床特征和分子特点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8 梁佳;非综合征型先天缺牙致病基因的筛查及分子发病机制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9 全小庆;缝隙连接在长QT综合征室性心律失常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杨青;关节病型银屑病临床与实验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远志;先天性束带综合征1例及文献复习[D];兰州大学;2012年

2 刘茂静;经典型Bartter综合征CLCNKB基因突变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3 王绪锐;隐匿性鼻窦综合征[D];吉林大学;2005年

4 陈娴;Gitelman综合征四例[D];浙江大学;2011年

5 徐铭玮;基底动脉尖综合征[D];浙江大学;2005年

6 张俊娥;表皮痣综合征一例并复习相关文献[D];河北医科大学;2008年

7 王霞;中国首例ADULT综合征家系的p63基因突变研究[D];广州医学院;2010年

8 吴巧敏;Bardet-Biedl综合征病例报告一例及诊治探讨[D];浙江大学;2006年

9 张志明;16例Rhupus综合征临床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10 朱柯磊;Mirizzi综合征38例临床特点分析[D];浙江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622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15622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9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