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0-31 20:49

  本文关键词:三仁汤治疗儿科疾病的现代文献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5年

麻黄汤证治规律研究

房显辉  

【摘要】:目的:麻黄汤是《伤寒论》中治疗太阳伤寒的代表方,功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为汗法的代表。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不仅将麻黄汤用于治疗风寒外感,而且应用于各种内伤及疑难杂证中。面对麻黄汤的应用范围扩大,我们不仅要问:麻黄汤在外感与内伤杂证中的广泛运用,究竟是依据中医怎样的治疗机制与发病机理?如何从理论高度去认识麻黄汤证的灵活辩证和应用?本课题针对以上问题,开展了对麻黄汤证治规律的系统研究,试图从理论的高度加以系统梳理与总结。 方法:本课题以古今文献为依据,临床疗效为准绳,证治规范为主导,从仲景及后世医家对麻黄汤的化裁与运用、现代医家临床应用报道以及导师临床应用麻黄汤经验总结等方面进行归纳分析,总结麻黄汤的证治规律。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归纳总结古代医家及现代医家对麻黄汤的应用认识。 第二部分 导师张横柳教授临床应用麻黄汤的经验总结 总结导师经验,明确《伤寒论》中麻黄汤证条文对临床应用的指导性。 第三部分 讨论 通过讨论麻黄汤组方意义、麻黄汤证与太阳伤寒证关系、营卫学说对麻黄汤运用指导,提出麻黄汤证治规律 结论:1、麻黄汤证的主要病因为寒邪,或为外感,或为表寒入里,或为里寒。 2、麻黄汤证的病机为营卫失调,在外感病中为风寒所致卫气阻遏、营气郁滞,在内伤杂证中为寒邪所致滓液、气血、脏腑功能失调。 3、麻黄汤证的治法为调和营卫,在表为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在里则为温经散寒通脉。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R249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7
  • 前言7-8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8-20
  • 一、《伤寒论》中麻黄汤证、麻黄汤类方8-9
  • 二、麻黄汤的后世化裁9-12
  • 三、古代医家对麻黄汤的认识及应用12-14
  • 四、麻黄汤现代应用的综合分析14-17
  • 五、麻黄汤现代药理研究17-20
  • 第二部分 导师张横柳教授临床应用麻黄汤的经验总结20-23
  • 一、临床病例分析20-21
  • 二、经验总结21-23
  • 第三部分 讨论23-29
  • 一、麻黄汤组方的探讨23-25
  • 二、麻黄汤证与太阳伤寒的关系25-27
  • 三、营卫学说对麻黄汤运用的指导作用27-29
  • 第四部分 结语29-30
  • 一、研究结论29
  • 二、存在问题29-30
  • 参考文献30-33
  • 致谢33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家军;;浅谈桂枝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年13期

    2 孟刘虹;李和晶;;药物经济学的临床应用[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06期

    3 丁鲜艳;;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年14期

    4 刘瑞全;韩峰;;全身麻醉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20期

    5 王润妹;许建斌;;虎杖的临床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年16期

    6 白敏;李建兵;;半夏泻心汤的临床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08期

    7 李红英;刘小阳;杜万红;;痰热清注射液临床应用概况[J];中医药导报;2011年06期

    8 赵晓琴;李新春;;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江西医药;2011年06期

    9 李亚民;;补阳还五汤的临床应用[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07期

    10 姚文冰;;复方麝香注射液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香杰;布和巴特尔;;蒙成药“乌力吉——18味”的临床应用及近况[A];全国中成药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1994年

    2 周晓芳;林能明;;抗肿瘤药物的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应用[A];2009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一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温学群;;抗抑郁药的作用机制及其合理使用[A];《医药导报》第八届编委会成立大会暨2009年度全国医药学术交流会和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09年

    4 徐新安;;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A];全国静脉输液讲习班暨研讨会论文汇编[C];1999年

    5 王秀荣;;肠内营养在临床应用时常见的并发症及处理[A];四川省营养学会2003年学术会议专题报告及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6 盛育英;盛凯琳;;脂肝颗粒的研制及临床应用[A];2004年中国西部药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4年

    7 陆建环;;螺旋CT的临床应用[A];玉溪市第十四届外科麻醉科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8 井夫杰;;整脊疗法应用概述[A];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第九届推拿学术年会暨浙江省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继续教育项目论文汇编[C];2006年

    9 吴铁占;;血清β-羟丁酸测定的临床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10 ;2008年贵州血液学年会日程[A];贵州省2008年血液学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路平 通讯员 卢欣;[N];广东科技报;2010年

    2 北京大学干细胞研究中心 王太平 李凌松;[N];健康报;2009年

    3 记者 卢保乐;[N];泰安日报;2011年

    4 湖北省十堰市郑家沟社区卫生服务站 孙国印;[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5 赵怀庆;[N];健康报;2001年

    6 山西晋中第三人民医院 张英栋;[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7 长生;[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8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 王金亮 侯红霞 李丽;[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9 铁生;[N];民族医药报;2001年

    10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 王金亮 侯红霞;[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艳春;麻黄汤配伍规律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2年

    2 魏凤环;麻黄汤组方原理的研究——PK-PD法研究组方对君药麻黄效应成分及药理活性的影响[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3 刘永刚;麻黄汤组方原理的研究—麻黄汤及拆方抗炎、抗过敏性哮喘作用及机制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4 周小棉;芯片电泳系统研制与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5年

    5 赵春霞;基因序列变异分析的方法研究及其临床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4年

    6 陈薇莉;白头翁汤方证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7 阮岩;利用组胺皮肤试验对比中西药抗组胺作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8 周云;可吸收球囊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实验与临床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9 陈丽琛;通络法及其临床应用[D];湖北中医学院;2007年

    10 刘国清;麻黄汤组成原理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房显辉;麻黄汤证治规律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2 朱莹洁;麻黄汤方证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3 毛玉峰;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应用[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5年

    4 李敏;心脏起搏器临床应用30年回顾[D];山东大学;2005年

    5 王刚;非定向及定向扩张器在面颈部皮肤扩张中的临床应用[D];广西医科大学;2008年

    6 顾雨芳;小陷胸汤相关文献研究及其在糖尿病领域的应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7 吴锐辉;改良肩胛深层入路显露上胸椎的应用解剖与临床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8年

    8 李铭辉;三仁汤治疗儿科疾病的现代文献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9 张忠;骨骺与移植骨固定方法的生物力学研究及临床应用[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10 邹琳;适应性支持通气模式的临床应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本文关键词:三仁汤治疗儿科疾病的现代文献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03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1603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9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