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安全性及有效性的随机对照研究
本文选题:病毒性脑炎 切入点:儿童 出处:《河北医科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目的:病毒性脑炎(Viral Encephalitis,VE)系一百多种病毒侵袭机体所致的急性颅内炎症性疾病[1]。对病毒性脑炎的治疗,除对症支持及免疫调节外,积极抗病毒治疗尤为重要,而病毒特异性高,目前尚无特异性抗病毒药物,所以对病毒性脑炎的优化治疗一直是医学界讨论的热点。干扰素自1957年被英国医学家Isaac A等[2]发现其抗病毒作用以来一直被众人研究至今,其雾化吸入疗法在国内外广泛应用已有多年历史且疗效显著,而肌肉注射疗法应用年限较短,相关文献较少,本文旨在研究肌肉注射INF-α1b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寻找治疗病毒性脑炎的更优化方案,为儿童病毒性脑炎的诊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住院并被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的患儿1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完全随机数字表将患儿随机分为干扰素组和非干扰素组。入院48小时内留取血清及脑脊液各2ml,装入Corning冷冻管,送至-80℃标本储藏室冷冻,由生物物流公司干冰低温储存条件下邮寄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患儿血清及脑脊液标本中的病毒核酸,所有标本均行16种病原体核酸检测,包括肠道病毒(EV)、EB病毒(EBV)、巨细胞病毒(CMV)、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EV)、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腮腺炎病毒(MuV)、蜱传脑炎病毒(TBEV)、风疹病毒(Ruv)、麻疹病毒(Mev)、腺病毒(Adv)、西尼罗河病毒(WNV)、Jc病毒(JCV)、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收集患儿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发病季节),各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血清和脑脊液常规、生化、病原体,超敏C-反应蛋白及心电图、脑电图、头颅影像学检查结果,统计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血清和脑脊液的病原学特点、病原体与其他辅助检查结果的关系及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儿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有无差异,并对重组人干扰素α1b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164例病毒性脑炎患儿,干扰素组82例(男48例,女34例),非干扰素组82例(男50例,女32例),两组性别构成无差异。学龄前期患儿有57例,比例最高占34.76%。全年均有发病,夏秋季发病率较高,共有103例患儿于7、8、9月份发病。164例血清病原体总阳性率51.2%(84/164),ev感染比例最高占27.4%(45/164);124例患儿脑脊液病原体检测总阳性率为42.74%(53/124),亦是ev感染比例最高占25.81%(32/124)。11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有4例脑脊液病原体示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比例最高为36.36%(4/11)。脑电图异常率为82.9%(136/164)。头颅ct/mri异常者占9.8%(16/126)。干扰素组不良反应多见体温升高、肌注部位疼痛、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8.5%、4.9%、4.9%,多发生于肌注数小时后,可自行改善。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且相对危险系数较低。干扰素组患儿热退时间为20(12)h,头痛消失时间为25(22.5)h,头晕消失时间为30(24)h,呕吐消失时间为12(6)h,脑膜刺激征消失时间为24(20)h,病理征消失时间为30(20)h,而非干扰素组患儿对应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分别为48(24)h,44(24)h,48(36)h,14(12)h,48(24)h,48(30)h.干扰素组常见发热、头痛头晕、呕吐表现及脑膜刺激征、病理征改善时间短于比非干扰素组,而两组在抽搐、嗜睡、意识丧失等意识障碍改善方面未见明显差异。结论:1学龄前期患儿是儿童病毒性脑炎的高发人群。2儿童病毒性脑炎全年均可发病,夏秋季发病率较高。3儿童病毒性脑炎的主要病原体是ev,hsv是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主要病原体,其次还有jev、ebv、cmv、hhv6等。4脑脊液白细胞计数与病毒载量之间无直接相关性。5两组患儿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无统计学差异,相对危险系数较低。6两组患儿治疗后,干扰素组常见发热、头痛头晕、呕吐症状及脑膜刺激征、病理征消失时间短于非干扰素组,而在抽搐、嗜睡、意识丧失方面的短期疗效不明显。7肌肉注射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安全有效,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72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爽;荆红波;马红梅;李颖;靳淼;;一起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中诺如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7年01期
2 孔延亮;黄勇;胡重灵;娄四龙;;病毒性脑炎的CT和MRI诊断价值研究及对比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年12期
3 谭玉楼;;病毒性脑炎动态脑电图和常规脑电图对照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6年34期
4 李洪智;武艳霞;;丙种球蛋白联合干扰素治疗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的疗效[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年22期
5 陈向坚;张素平;周明建;;丙戊酸钠与咪达唑仑治疗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效果及安全性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6年22期
6 王丽;;咪达唑仑联合亚低温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年11期
7 邓掌;付士红;曹玉玺;袁军;杨卫红;章域震;冯云;张海林;梁国栋;;云南省病毒性脑炎和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相关病毒IgM抗体检测及分析[J];国际病毒学杂志;2016年02期
8 曹凌峰;苏犁云;施鹏;董妞妞;徐锦;;荧光恒温扩增技术检测单纯疱疹病毒Ⅰ型RNA方法的建立[J];检验医学;2016年03期
9 常伟;;更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6年06期
10 张允奇;王琼;张银辉;何涛君;陆学东;;GeXP多重RT-PCR技术在呼吸道病毒检测中的应用[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杨利;邹莹洁;阳娜;谭利明;;基于831例病例的脑活检对隐源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15年
,本文编号:16206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1620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