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惊厥临床分析及aEEG诊断价值的研究
本文选题:新生儿惊厥 切入点:振幅整合脑电图 出处:《复旦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第一部分 252例新生儿惊厥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近10年新生儿惊厥的临床特征,为早期诊断和预防新生儿惊厥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至2010年252例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资料。从2010年7月份开始,每半年电话随访一次。 结果 1.2001年至2010年,儿科医院共收治新生儿28298例,诊断新生儿惊厥252例,占0.89%,且比例逐年上升;多灶阵挛型发作居多65例(25.8%),微小型发作占43例(17.1%),混合型60例(23.8%),主要表现为微小型合并其它类型发作; 2.惊厥病因与发作类型:HIE85例(33.7%),脑出血及梗塞38例(15.1%),代谢紊乱49例(19.2%),感染32例(12.7%),不明原因17例(6.7%),其它病因包括脑发育不良、捂热综合症、癫痫性脑病、癫痫家族史等;HIE常见发作类型为微小型及多灶阵挛型发作;脑出血及梗塞、感染、代谢紊乱常见多灶阵挛型及混合型发作;61.9%新生儿惊厥发生于生后3天之内,主要见于HIE、脑出血及梗塞。首发日龄大于3天,主要见于代谢紊乱和感染; 3.治疗:75例(29.8%)入院后未再发作或经病因治疗有效,177例(70.2%)予抗惊厥治疗,均首选苯巴比妥,控制不佳者,选用丙戊酸钠(10例)、氯硝安定(7例)、地西泮(5例)、咪唑达仑(5例)或左乙拉西坦(2例)等药物治疗。 4.预后:2010年7月至2012年1月,每半年电话随访一次,成功随访的144例中,1-5岁121例,6-10岁23例,正常107例,死亡19例,癫痫6例,脑瘫5例,发育迟缓4例,失明或听力损害3例。 结论2001-2010年我院住院新生儿惊厥发生比例为0.89%,比例逐年上升;第一位病因为缺血缺氧性脑病,其他常见病因为脑出血及梗塞、代谢紊乱和感染;发作类型以多灶阵挛型及微小型发作为主,大部分发生在生后3天之内,首次惊厥发作时间与病因相关;首选治疗药物仍为苯巴比妥。 第二部分 同步VEEG监测下aEEG在新生儿惊厥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本研究以临床发生惊厥或可疑惊厥的新生儿为对象,进行VEEG监测,并将C3-C4及T3-T4导联信号转化为aEEG,以VEEG作为金标准,通过电发作的识别来评估双导aEEG (C3-C4/T3-T4)附加原始EEG (C3-C4/T3-T4)诊断新生儿惊厥的价值及局限性,同时分析VEEG电发作特征及VEEG及aEEG背景电活动。 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连续纳入2011年1月至2011年7月临床发生惊厥或可疑惊厥的新生儿。院外发生者入院后24小时内、院内发生者发生后24小时内进行床旁VEEG监测;监测时间≥3小时。通过Galileo NT软件将EEG原始信号转化为三种类型的aEEG:单导aEEG(C3-C4),单导aEEG(C3-C4)附加原始EEG (C3-C4),双导aEEG(C3-C4/T3-T4)附加原始EEG(C3-C4/T3-T4)。VEEG和aEEG独立判读,并进行背景模式分级(单导aEEG和VEEG)。aEEG背景模式分级采用Hellstrom-Westas分类法(Semin Fetal Neonatal Med,2006)。VEEG背景模式分级采用Pressler分类法(ClinNeurophysiol,2001)。VEEG需标记同一时段电发作(≥10秒)起始放电灶及放电持续时间,aEEG只进行电发作标记。癫痫持续状态:在一个小时内,电发作放电活动累计时间≥30分钟。 结果共62例脑电图适合分析。背景:(1) aEEG正常背景与EEG正常或轻度异常背景完全一致;(2) aEEG重度异常背景(爆发抑制、连续低电压、平坦背景)对EEG重度异常背景阳性预测值为91.7%(阴性预测值96%;敏感度84.6%;特异度98%);(3) aEEG不连续正常电压背景(24例)中,EEG主要表现为轻度异常背景(12例)和中度异常背景(10例)。电发作:(1)8例发生癫痫持续状态,另外31例VEEG发现电发作累计352次(79.2%以颞中央区为起始放电灶,16%为电临床相关发作);(2)惊厥电发作检测敏感度:8例癫痫持续状态,aEEG与VEEG诊断一致;VEEG352次非惊厥持续状态电发作,单导aEEG,单导aEEG附加原始EEG,双导aEEG附加原始EEG敏感度分别为49.1%(p0.01,p=0.790)、54.5%(p0.01, p=0.907).81.3%(p0.01,p=0.953);(3)惊厥患儿识别敏感度(≥1次电发作):三类aEEG敏感度分别为66.7%(C.I.:0.62-0.81)、74.4%(C.I.:0.78-0.96)、89.7%(C.I.:0.89-1.00). 结论结合同步视频脑电图,有助于aEEG诊断新生儿惊厥,aEEG添加T3-T4导联及原始EEG,可显著提高惊厥电发作及惊厥患儿检测敏感度;aEEG监测背景电活动是一个可靠的工具,尤其是正常或重度异常背景模式。当aEEG出现不连续正常电压背景或需要电发作特征时,建议行视频脑电图监测。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720.59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春来;李晓薇;;新生儿惊厥42例临床分析及治疗[J];中国医药导报;2007年11期
2 赵进方;;出生一周内新生儿惊厥82例分析[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朱正淮;;浅谈新生儿惊厥(附31例临床分析)[J];工企医刊;2007年06期
4 谢贵阳;高永荣;王胜辉;;新生儿惊厥68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8年27期
5 陈雪玲;;新生儿惊厥92例临床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8年07期
6 张红英;;新生儿惊厥60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年28期
7 梁勇;王慧君;谭雪松;杨雪艳;艾晓燕;;新生儿惊厥62例临床探讨[J];贵州医药;2008年09期
8 于英伟;;新生儿惊厥35例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年17期
9 于俊霞;;新生儿惊厥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09年15期
10 霍毅;;新生儿惊厥的诊断与治疗[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王美巧;刘小红;马海欣;;新生儿惊厥198例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围产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2 王云峰;李绚;周忠蜀;;本院十年间新生儿惊厥的病因构成及其变化趋势[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2年
3 丁毅;黄学兰;;新生儿惊厥的抢救体会[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学会第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6年
4 方洁;王子才;;新生儿惊厥发作形式与病因的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吴秀华;胡里红;;苯巴比妥、654-2药物联合应用抢救新生儿惊厥临床疗效观察[A];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五次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6 张桂榛;杨建;王昕;;20例新生儿惊厥的临床及发作期脑电图特征[A];第三届CAAE中国脑电图和神经电生理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孟燕;新生儿惊厥127例临床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4年
2 邓曼;新生儿惊厥神经精神发育的实验及临床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3 李存宇;新生儿惊厥患儿神经心理发育结局及围生期危险因素的分析[D];山东大学;2013年
4 朱小妹;新生儿惊厥临床分析及aEEG诊断价值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363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1636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