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发病机制

发布时间:2018-03-28 14:03

  本文选题: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切入点:基因表达 出处:《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年19期


【摘要】:[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成脂分化过程中差异表达基因,探究AIS的发病机制。[方法]分离培养AIS患儿及正常对照者BM-MSCs培养至第五代(P5),成脂诱导2周后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利用RT-PCR技术验证芯片结果。[结果]在AIS及正常来源的BM-MSC成脂分化中共新发现229个基因存在显著差异表达。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具有细胞粘附、转录调节及信号转导等多种功能。共新发现6条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分子通路。[结论]AIS患儿BM-MSCs在成脂分化过程中的基因表达模式与正常对照相比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新发现的差异表达基因及通路可能与AIS的发病相关,对其病因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深入研究。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in adipogenic differentiation of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MSCs) derived from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AIS) by using gene chip technique. To explore the pathogenesis of AIS. [methods] the BM-MSCs of children with AIS and normal controls were isolated and cultured to the fifth generation of P5, and th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were screened by gene chip technique after lipogenic induction for 2 weeks. The microarray results were verified by RT-PCR technique. [results] two hundred and twenty-nine genes were found to b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in AIS and normal BM-MSC adipogenic differentiation, and thes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had cell adhesion. 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and signal transduction. Six related molecular pathways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were found. [conclusion] the gene expression pattern of BM-MSCs in children with AIS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normal controls. [conclusion] the gene expression patterns of BM-MSCs in children with AIS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normal controls.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and pathways may be associated with the pathogenesis of AIS. The study of its etiolog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and is worthy of further study.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81071439)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16M592578)
【分类号】:R726.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晓;李卫东;;家庭自调纵侧牵引治疗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32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年13期

2 刘德生;特发性脊柱侧弯病人的麻醉处理[J];徐州医学院学报;1986年03期

3 程滨;;特发性脊柱侧弯的重心摇动检查[J];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1986年03期

4 张效良;特发性脊柱侧弯自然病程的研究进展[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1990年03期

5 梁善言;陈玉森;李玉平;;86例特发性脊柱侧弯X线研究[J];小儿麻痹研究;1992年02期

6 张效良;特发性脊柱侧弯自然病程的研究进展[J];甘肃医药;1995年01期

7 孙其伟,孙健,李修彬,孙淑芳,姜桂玲,闫英芹,解兰英;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症的非手术治疗[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18期

8 刘社廷,熊波;特发性脊柱侧弯及其治疗[J];郴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9 于春秋 ,董显荣 ,时丽娜;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病因学研究现状及方向[J];中医正骨;2003年08期

10 高文魁,邓永忠,赵子春,王德元,庾红林;手术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140例[J];人民军医;2004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李其伟;李修彬;孙淑芳;姜桂玲;闫英芹;解兰英;吴晓明;;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症的非手术治疗[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康复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2 陈丽;;反射疗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探讨[A];2006年反射学全国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杨俊玲;柯玉燕;龚慧;;矫形器疗法对特发性脊柱侧弯临床矫正疗效分析[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五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章恒亮;李旭明;杨明;曹克勇;;核心肌力训练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疗效观察[A];2013浙江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浙江省康复医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5 陆思伟;;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矫形支具治疗初步体会[A];第六届西部骨科论坛暨贵州省骨科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许轶;王楚怀;;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症患者凸凹侧椎旁肌平均肌电比值与Cobb角度相关度的分析研究[A];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广东社会学会健康研究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宋跃明;修鹏;刘浩;刘立岷;龚全;李涛;曾建成;孔清泉;裴福兴;周春光;;共面排列三维矫形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弯的初步疗效分析[A];第20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11年

8 许轶;王楚怀;;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症患者椎旁肌表面肌电信号频域指标变化规律[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颈椎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通讯员 刘宁春 陈志军 记者 杨丽佳;又一脊柱侧弯致病易感基因被发现[N];健康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鲁扬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相关长链非编码RNA筛选及临床意义[D];第二军医大学;2016年

2 劳立峰;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MRI变化及与侧弯严重度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09年

3 高红伟;NCoR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中分子调控机制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鹏;后入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2 续晋宇;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与IL-6(rs1800795 G/C)基因位点多态性相关性的meta-分析[D];吉林大学;2016年

3 李佳佳;综合疗法治疗轻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6年

4 刘亚明;O型臂导航系统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手术治疗中的应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6年

5 马俊红;微量元素对特发性脊柱侧弯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3年

6 孙佳佳;功能训练加整脊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7 柴耀凤;微量元素硒与特发性脊柱侧弯相关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4年

8 童冲杰;特发性脊柱侧弯胸主动脉与相邻椎体位置关系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9 游国鹏;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运动功能的生物力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10 毕中普;特发性脊柱侧弯后路钉棒置入矫形内固定的影响因素分析[D];郑州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6766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16766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d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