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
本文选题:临床疗效 + 小儿哮喘 ; 参考:《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摘要】:目的探析小儿哮喘急性发作进行不同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对比。方法入选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哮喘急性发作患儿100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激素、氨茶碱、抗感染、止咳化痰、氧疗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1.0 mg/次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0.5 mg/次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治疗24 h、72 h后比较两组临床症状体征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4 h、72 h后临床表现评分均显著下降,观察组治疗后24h、72h临床表现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0%、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哮喘患者进行高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治疗能有效控制急性发作,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different doses of budesonide suspension aerosol inha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asthma in children.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4, 100 children with acute asthma attack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n = 50) and control group (n = 50). 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hormones, aminophylline, anti-infection, cough and phlegm.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1.0 mg/ budesonide suspension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0.5 mg/ budesonide suspension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therapy. After treatment for 24 h and 72 h, the duration of clinical symptoms and signs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clinical symptom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treatment for 24 hours and 72 hours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clinical symptoms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t 24 hours and 72 hours after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while tha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cidences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6.0 and 4.0,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High dose budesonide suspension atomization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acute attack in children with asthma.
【作者单位】: 广东省潮州市中心医院儿科;
【分类号】:R725.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沈越超;;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吸入治疗小儿哮喘80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0年33期
2 李珍钰;;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年14期
3 吕有道;张本金;;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2年03期
4 顾妙峰;;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78例[J];中国药业;201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占申;;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观察[J];现代预防医学;2011年17期
2 周嫦娥;;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中度慢性持续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09期
3 王树立;;小儿哮喘的西医及中西医治疗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36期
4 谭雄;;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在儿童哮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年11期
5 王雪琴;;普米克令舒加博利康尼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患儿的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13年03期
6 黎丽丹;;不同雾化吸入法治疗小儿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比较[J];中外医学研究;2013年19期
7 刘辉;石凤英;;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4年15期
8 罗佩施;;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小儿轻度持续哮喘疗效观察[J];现代医院;2014年06期
9 刘琳琅;;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5年01期
10 董灵芝;任志艳;董书领;;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及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年08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玉如;;小儿雾化吸入的护理[J];中国乡村医药;2008年01期
2 曹晓滨;;布地奈德与特布他林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年14期
3 李晓燕;周银红;靳秀红;;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雾化吸入治疗及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8年10期
4 李碧莹;;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35例[J];中国药业;2011年21期
5 许金凤;;小儿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治疗和防治[J];中国医药指南;2010年20期
6 沈越超;;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吸入治疗小儿哮喘80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0年33期
7 伍成峰;蔡丹玲;;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口服特布他林治疗小儿哮喘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年05期
8 杨茂萱;;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吸入治疗小儿哮喘35例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0年07期
9 ;儿童哮喘防治常规(试行)[J];中华儿科杂志;1998年12期
10 邱燕玲,廖万清;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哮喘100例随访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05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雨萍;刘丽;陈朝晖;;头孢克洛混悬液致儿童腹痛1例[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5年05期
2 张寅;苏林;蒋丽蓉;沈林;许春娣;;碳酸钙口服混悬液治疗儿童消化不良临床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06年09期
3 ;青霉素、血、奴夫卡因混悬液皮Qg注射治疗急性炎症[J];山东医刊;1960年08期
4 张云汉;用甲醛——蒸馏水作为细胞混悬液的溶血剂[J];国外医学参考资料(肿瘤学分册);1976年01期
5 徐章荫;枯矾混悬液配制方法的改进[J];医院药学杂志;1982年03期
6 温云贵;;对部分混悬液含量测定取样的一点改进[J];西北药学杂志;1986年04期
7 邹定能;文耀庆;;“胎强普”混悬液临床146例疗效观察[J];体育科技;1992年02期
8 陈小平;;均匀的和生物利用度好的布洛芬微球混悬液[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93年05期
9 王凤英,李采青,王佐,刘金禄;呋喃西林混悬液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J];河北医药;2004年01期
10 鲍玉;林贵梅;栾玉霞;邵伟;;纳米混悬液的制备方法及其在药物输送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药物生物技术;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蒋丽蓉;周莎;;吗丁啉混悬液对小儿厌食症胃动力学改变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2001年全国胃电图和胃肠动力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2 张娟;王丽丽;刘志红;邱凯贤;张娜;;托氟啶纳米混悬液的制备及体内外评价[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3 李联水;李一平;;消炎痛水合氯醛混悬液灌肠退热疗效观察(摘要)[A];第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0年
4 朱旭荣;何浪;郑维榕;谢解;冼树标;董杰平;;段和亚段抗癌药混悬液灌注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5 杨赛芬;蒋一茵;;复方丁香罗勒口服混悬液治疗婴幼儿腹泻疗效观察[A];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暨儿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国家级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6 张艺;王穗英;黄丽文;;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哮喘学术会议暨中国哮喘联盟第一次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氯替泼诺[N];医药经济报;2004年
2 吕斌;莫轻弃汤药中的沉淀物[N];大众卫生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田晓娜;一种新型三联苯衍生物的纳米混悬液的制备及体内外评价[D];山东大学;2014年
2 石朝辉;混晶型纳米TiO_2混悬液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活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3 陆文彬;AVM栓塞剂NBCA混悬液配比问题的基础和临床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4 许炳华;磁性紫杉醇混悬液治疗淋巴结转移性肿瘤的实验研究[D];东南大学;2004年
5 沓小容;纳米炭制剂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1年
6 党永生;脱管散混悬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致大鼠慢性创面干预的实验研究[D];甘肃中医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18894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1889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