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重庆地区哮喘急性发作住院患儿的病原特点分析

发布时间:2018-05-26 14:44

  本文选题:哮喘急性发作 + 呼吸道感染 ; 参考:《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目的:了解2013年重庆地区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病原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我院收治的重庆地区哮喘急性发作的447例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 19.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细菌检出率43.8%,其中肺炎链球菌检出率25.5%,居细菌检出首位,卡他莫拉菌检出率6.9%,副流感嗜血杆菌为6.7%;25例患儿完成了肺泡灌洗液细菌培养,阳性率44%,与痰培养检出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508);2呼吸道常见七种病毒检出率27.3%,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检出率18.8%,居常见七种病毒检出首位,小于3岁组病毒检出率较高,各年龄组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P=0.000):3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MP)检出率23.5%,未检出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CP)。结论:重庆地区儿童哮喘急性发作与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细菌检出率在各年龄组均较高,提示细菌感染是哮喘急性发作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athogenic characteristics of acute attack of bronchial asthma in children in Chongqing in 2013.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447 children with acute asthma attack in Chongqing in 2013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and the data were analyzed by SPSS 19.0. Results the detectable rate of bacteria was 43.8. among them, the detection rate of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was 25.5. the detection rate of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was the highest. The detection rate of Mora carinii was 6.9%, and that of Haemophilus parainfluenzae was 6.70.The bacterial culture of alveolar lavage fluid was completed in 25 cases of Haemophilus parainfluenza.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ositive rate and the sputum culture results. The detection rate of respiratory tract virus was 27.3.The detection rate of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V) was 18.8, the most common virus was found in the group of less than 3 years old, and the detection rate was higher in the group of less than 3 years old. The detection rate of Mycoplasma pneumoniae MP5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different age groups. No Chlamydia pneumoniae was detected. Conclusion: acute asthma attack in children in Chongqing area is closely related to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and the detection rate of bacteria is higher in all age groups, suggesting that bacterial infection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hat can not be ignored in acute asthma attack.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25.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双双;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2年S1期

2 施爱民,刘慧芳;654-2致哮喘急性发作1例[J];现代医药卫生;2004年07期

3 周波;利多卡因雾化吸入佐治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J];海南医学;2004年11期

4 李明华;袁菲;;哮喘急性发作的诊断和处置[J];中国医刊;2007年09期

5 陈宝元;;如何认识和处理哮喘急性发作[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06年05期

6 孙秀珍;;如何应对哮喘急性发作[J];医药与保健;2006年12期

7 邹霞英;;哮喘急性发作时如何治疗[J];求医问药;2008年12期

8 曹照龙;;春季谨防哮喘急性发作[J];健康;2013年03期

9 邹霞英;哮喘急性发作应对轻重有别[J];家庭医药;2004年04期

10 韩振新;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32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一民;;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27例疗效观察[A];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第五届全国危重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4年

2 林燕萍;俞绮虹;;哮喘急性发作患者10年住院对比分析[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3 茅宝山;;儿童哮喘急性发作42例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4 王桂方;尚云晓;;血清超敏CRP水平在儿童哮喘急性发作中的诊断价值[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儿科呼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5 苏楠;林江涛;张永明;刘超武;张晓岩;;哮喘急性发作初始支气管舒张剂单剂量和多剂量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初步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哮喘学术会议暨中国哮喘联盟第三次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周海云;;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疗效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哮喘学术会议暨中国哮喘联盟第一次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林燕萍;;哮喘急性发作与呼吸道感染相关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2011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李春盛;李丹宇;蒋瑞英;郑明山;;硝苯吡啶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摘要)[A];第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0年

9 吕祖铭;颜明治;陈黎;;轻度哮喘急性发作应用无创正压通气的临床观察[A];第十一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06年

10 张作鹏;梁子敬;李平;李道海;;哮喘急性发作的救治分析[A];2012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焦蕴敏郑杨;冬夜防哮喘急性发作[N];大众卫生报;2007年

2 ;冬季预防哮喘急性发作[N];人民政协报;2006年

3 陈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科医生;哮喘急性发作的初步家庭处理[N];文汇报;2014年

4 郑杨;如何有效预防哮喘急性发作[N];大众科技报;2006年

5 王振岭;儿童哮喘急性发作可迅速解除[N];科技日报;2002年

6 郑杨;如何预防哮喘急性发作[N];科技日报;2006年

7 ;化瘀安喘方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8 陆基宗;哮喘急性发作如何选药[N];农村医药报(汉);2012年

9 王振岭;儿童哮喘急性发作可迅速解除[N];中国医药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 魏平;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激素为先 安全为重[N];医药经济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朱道娟;重庆地区哮喘急性发作住院患儿的病原特点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2 张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时血清CRP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3 周士伟;麻藤汤预防和治疗气温骤降时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6年

4 刘超;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病原分布特点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5 刘峰;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诱因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6 李想;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痰嗜酸性粒细胞与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反应性的关系[D];延安大学;2014年

7 朱峗;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195例回顾性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376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19376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d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