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婴儿型脊肌萎缩症的神经电生理特点

发布时间:2018-05-26 18:38

  本文选题:婴儿型脊肌萎缩症 + EMG ; 参考:《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7年03期


【摘要】:目的探讨婴儿型脊肌萎缩症(SMA)的神经电生理特征。方法采用肌电/诱发电位仪对27例SAM患儿进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每例进行至少6块肌肉的EMG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婴儿型SMA正中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显著下降,尺神经与腓总神经的CMAP波幅明显下降,伴有尺神经运动传导速度的轻度减慢;所记录感觉神经传导未见明显异常。EMG提示神经源性损伤。结论婴儿型SMA典型临床症状为进行性加重的对称性肌肉无力和萎缩,特异性的神经电生理表现为本病的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neuro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pinal muscular atrophy (SMA) in infants. Methods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was measured by electromyography / evoked potentiometer in 27 children with SAM. At least 6 muscles were examined by EMG in each case and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amplitude of SMA median nerve complex muscle action potential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CMAP amplitude of ulnar nerve and common peroneal nerv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motor conduction velocity of ulnar nerve decreased slightly. There was no obvious abnormality in 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recorded. EMG suggested neurogenic injury. Conclusion the typical clinical symptoms of infantile SMA are progressive exacerbation of symmetric muscle weakness and atrophy. The specific neuroelectrophysiological manifestations provide important basis for the diagnosis of this disease.
【作者单位】: 无锡市人民医院神经电生理室;
【分类号】:R74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宏;少年型家庭性脊肌萎缩症一家系4例报告[J];黑龙江医学;2002年03期

2 Zaldvar T.;Montejo Y.;Acevedo A.M. ;王孝文;;古巴人群Ⅰ型脊肌萎缩发生率降低的依据[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2005年12期

3 彭蓉;陈文军;徐严明;曾艳;袁光固;;远端型脊肌萎缩症一家系[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年04期

4 王莉;康冰;王涛;方东;廖世秀;王应太;;应用2种方法检测脊肌萎缩症运动神经元生存基因1缺失[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9年11期

5 刘宇;李洪;;脊肌萎缩症治疗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年15期

6 裘涛;陈眉;;成人慢性近端型脊肌萎缩症1例[J];浙江实用医学;2011年05期

7 徐酝宜,姚景莉;遗传性近端型脊肌萎缩症1例报告[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9年06期

8 黄家喜;遗传性成年远端型脊肌萎缩症的二例报告[J];当代医师杂志;1996年03期

9 胡军勇,张诚,黄涛,陈金亮;脊肌萎缩伴腓肠肌肥大3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年16期

10 吕立夏;脊肌萎缩症的相关致病基因[J];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长云;王永芹;吕爱敏;姜萍;;脊肌萎缩症23例临床特点及遗传学分析(摘要)[A];中国优生科学协会2004年优生科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2 曾健;黄梁浒;郑德柱;杨渤生;兰风华;;扩增阻滞突变系统在脊肌萎缩症快速诊断中的应用[A];第六次全国医学遗传学学术会议文摘汇编[C];2005年

3 蔡兰云;;儿童脊肌萎缩症的临床和病理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李崎;邬玲仟;戴和平;马燕玲;夏家辉;;脊肌萎缩症的檀入前诊断研究[A];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3年

5 曾健;林炎鸿;严爱贞;兰风华;;脊肌萎缩症家系运动神经元生存基因微小突变的鉴定[A];第十二次全国医学遗传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4年

6 曾健;林炎鸿;严爱贞;朱忠勇;兰风华;;作为寡基因病的脊肌萎缩症临床分子诊断体系[A];中国的遗传学研究——遗传学进步推动中国西部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中国遗传学会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7 曾健;杨渤生;兰风华;;脊肌萎缩症分子诊断研究进展[A];第十届全军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8 黄小芳;黄秀丽;;一例婴儿型脊肌萎缩症合并肺炎的护理与家庭健康教育[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9 商微;范爱玲;尹卫东;;2例婴儿型脊肌萎缩硬化症家系的遗传咨询及预防[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10 兰风华;曾健;柯龙凤;涂向东;黄梁浒;郑德柱;黄惠娟;李惠忠;杨渤生;;儿童脊肌萎缩症产前分子诊断的新方法研究(附5例报告)[A];第六届全国优生科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卢苏燕;法国发明产前脊肌萎缩检查法[N];人民日报;2003年

2 法信;脊肌萎缩产前检查有新方法[N];医药经济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曾健;脊肌萎缩症的分子诊断新方法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2 陈红苓;PCR-RFLP和MLPA基因诊断脊肌萎缩症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384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19384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5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