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牛乳蛋白与过敏儿童患者血清特异性IgE结合情况的检测与分析

发布时间:2018-10-05 19:06
【摘要】:研究牛乳蛋白过敏儿童血清中对4种主要乳蛋白过敏原的抗体特异性情况。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乳过敏儿童血清中4种乳蛋白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结果显示,乳过敏儿童血清中α-乳白蛋白和β-乳球蛋白的特异性IgE比例较高,特异性IgE阳性率分别可达44.3%和39.3%,其次α-酪蛋白和β-酪蛋白特异性IgE阳性率为31.2%和36.1%。研究结果表明,乳过敏儿童对4种乳蛋白过敏原都有一定比例的特异性IgE抗体,其中α-LA和β-LG的阳性率较高,是乳蛋白过敏儿童的主要过敏原蛋白,大部分乳过敏儿童不止对1种乳蛋白过敏。
[Abstract]:To study the antibody specificity of four main lactoprotein allergens in the serum of children with bovine milk protein allergy. Indirect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specific IgE antibodies of four milk protein allergens in the serum of children with milk allerg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pecific IgE ratio of 伪 -lactalbumin and 尾 -lactoglobulin was higher in milk allergic children. The positive rates of specific IgE were 44.3% and 39.3% respectively, followed by the positive rates of 伪 -casein and 尾 -casein specific IgE (31.2%) and 尾 -casein (36.1%)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hildren with milk allergy had a certain proportion of specific IgE antibodies to four kinds of lactoprotein allergens, and the positive rates of 伪 -LA and 尾 -LG were higher, which were the main allergen proteins in children with lactoprotein allergy. Most children are allergic to more than one milk protein.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北京双娃乳业有限公司;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1715)
【分类号】:R725.9;TS25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幸开;袁耀明;;影响奶牛乳蛋白生产的因素及应对措施[J];中国奶牛;2006年12期

2 朱彦群;倪群;;牛乳中蛋白质的快速测定[J];现代食品科技;2006年01期

3 刘婷;姜金斗;刘宁;;3种毛细管电泳方法分析牛乳蛋白的比较[J];食品科技;2007年08期

4 孙鹏;王俊;王加启;;牛乳掺假物质及其快速检测方法研究[J];中国奶牛;2009年09期

5 崔胜;关于奶牛乳蛋白性状的研究[J];乳业科学与技术;2003年02期

6 许建香,张智武;水解牛乳蛋白技术及其产物的功能特性[J];中国乳品工业;2005年05期

7 杨雪峰,高腾云,王清华;利用乳过氧化物酶体系保鲜生牛乳的试验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0期

8 张忠华;吴少雄;柳陈坚;殷建忠;;婴幼儿牛乳蛋白过敏症的研究进展[J];中国乳品工业;2008年11期

9 宋宏新;潘洁;薛海燕;;牛乳蛋白抗原性研究现状概述[J];中国酿造;2011年01期

10 谢琳;董向华;褚庆环;张佳程;;热处理对牛乳蛋白还原性的影响[J];中国乳品工业;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孙鹏;王俊;王加启;;牛乳掺假物质及其快速检测方法研究[A];中国奶业协会年会论文集2009(上册)[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杨梅;不同泌乳期人乳与牛乳中非酪蛋白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7年

2 李延华;牛乳加热及乳粉加工中热相关工艺对氧化风味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3 王伟军;牛乳加热及乳粉热相关工艺对蛋白聚合及凝固特性的影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雨辰;牛乳的酶凝固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2 宋慧敏;热处理对牛乳风味及保藏品质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3 姜潮;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的牛乳掺假快速检测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4 孙琦;牛乳热加工特性及其盐类平衡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5 王磊;牛乳稳定同位素分布特征及其应用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4年

6 方海田;牛乳中可见白色颗粒的结构及其成因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7 张歌;牛乳和羊乳蛋白质差异比较及检测方法的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3年

8 王亭;乳肉兼用型牛牛乳品质特性及其在干酪加工中的应用[D];吉林农业大学;2013年

9 孙健;牛乳蛋白ACEIP酶解工艺及发酵乳产品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10 郝洁;基于GFC牛乳蛋白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其应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2545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2545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e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