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ACTH和槐杞黄颗粒对肾上腺皮质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10-31 13:29
【摘要】:目的:本研究分为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两个部分,以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槐杞黄颗粒以及两药物联合对肾上腺皮质的影响,为临床减少频复发型肾病综合征(frequently relaps nephrotic syndrome,FRNS)和激素依赖型肾病综合征(steroid-dependent nephrotic syndrome,SDNS)患儿的复发,提供实验依据和可选择的治疗方案。一方面通过比较Wistar大鼠的血清皮质醇含量、肾上腺质量及肾上腺指数,观察大鼠肾上腺皮质病理形态改变,了解ACTH、槐杞黄颗粒以及两药物联合对大鼠肾上腺皮质功能及形态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比较FRNS及SDNS患儿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 hormone,GC,简称激素)用量、肾上腺皮质基础分泌水平、肾上腺皮质储备功能以及患儿的复发情况,了解ACTH、槐杞黄颗粒以及两药物联合对该病患儿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方法:1.实验动物的分组及干预方法将50只雄性Wistar大鼠适应性喂养3天,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进行分组,即空白对照组、泼尼松模型组、槐杞黄颗粒治疗组、ACTH治疗组和ACTH联合槐杞黄颗粒治疗组,共5组,每组10只大鼠。于每日清晨8时前,除空白对照组以10m L/(kg·d)的蒸馏水灌胃以外,其余4组均应用醋酸泼尼松配制成的水溶液12.5mg/(kg·d)灌胃,连续14天,制作Wistar大鼠肾上腺皮质抑制的模型。造模成功后,空白对照组和泼尼松模型组处理同前;其余3个治疗组在醋酸泼尼松灌胃后,再进行药物干预治疗,槐杞黄颗粒治疗组加用槐杞黄颗粒4g/(kg·d)灌胃,ACTH治疗组加用ACTH 2U/(kg·d)皮下注射,联合治疗组同时加用ACTH和槐杞黄颗粒,具体用法同上,连续治疗14天。实验开始时、实验第15天、实验第29天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清皮质醇含量。实验第29天,称重、取血后立即处死大鼠,迅速摘取双侧肾上腺,称重后置于10%的福尔马林溶液中,待进一步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后观察其病理形态。2.临床FRNS及SDNS患儿的分组及干预方法将40例符合本研究的FRNS及SDNS的患儿随机纳入对照组、槐杞黄颗粒治疗组、ACTH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10例。在治疗过程中各组患儿激素减量均遵循儿童常见肾脏疾病诊治循证指南(一):激素敏感、复发/依赖肾病综合征诊治循证指南(试行)[1]的原则,观察1年。对照组激素治疗,规则减量,复发时重新调整激素剂量;槐杞黄颗粒治疗组加用槐杞黄颗粒;ACTH治疗组在激素减至频复发(frequently relaps,FR)或激素依赖(steroid-dependent,SD)剂量前加用ACTH,当激素减量时,再次应用ACTH,以后每次减量都按照以上方法处理,直至停激素;联合治疗组同时加用槐杞黄颗粒和ACTH,具体用药方法同以上单独治疗组。试验开始时、治疗半年和治疗1年时,分别记录各组患儿的激素使用剂量、测定各组患儿肾上腺皮质醇基础分泌水平和储备功能,记录各组患儿复发次数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动物实验结果1.1各组大鼠不同时期血清皮质醇含量结果实验开始时,5组大鼠血清皮质醇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第15天,泼尼松模型组、槐杞黄颗粒治疗组、ACTH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的血清皮质醇含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但4组之间比较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造模成功。实验第29天,槐杞黄颗粒治疗组、ACTH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的血清皮质醇含量与泼尼松模型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3组之间联合治疗组ACTH治疗组槐杞黄颗粒治疗组(均P0.05)。1.2各组大鼠肾上腺质量及肾上腺指数结果实验第29天,槐杞黄颗粒治疗组、ACTH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的肾上腺质量与泼尼松模型组比较均升高(P0.05),3个治疗组之间两两进行比较,除联合治疗组和槐杞黄颗粒治疗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第29天,槐杞黄颗粒治疗组、ACTH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的肾上腺指数与泼尼松模型组相比,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P0.05),但3个治疗组之间的肾上腺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3各组大鼠肾上腺HE染色的结果空白对照组肾上腺皮质束状带结构清晰,排列整齐;泼尼松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肾上腺皮质束状带结构变薄,排列紊乱;槐杞黄颗粒治疗组、ACTH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与泼尼松模型组比较,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生,且3个治疗组中以联合治疗组的增生效果最为明显。2.临床研究结果2.1各组患儿基本资料结果实验开始时,各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2各组患儿激素用量结果治疗半年和治疗1年时,ACTH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患儿的激素用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减少(P0.05),且治疗半年时联合治疗组激素用量与ACTH治疗组比较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治疗半年与治疗前、治疗1年与治疗前、治疗1年与治疗半年比较,激素用量减少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3各组患儿肾上腺皮质基础分泌水平结果治疗半年和治疗1年时,ACTH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患儿肾上腺皮质基础分泌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半年时联合治疗组基础分泌水平明显高于ACTH治疗组(P0.05)。ACTH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治疗半年与治疗前、治疗1年与治疗前、治疗1年与治疗半年相比基础分泌水平均升高(P0.05),而槐杞黄颗粒治疗组治疗半年与治疗前、治疗1年与治疗前比较均升高(P0.05),但治疗1年与治疗半年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2.4各组患儿肾上腺皮质储备功能结果治疗半年和治疗1年时,ACTH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患儿肾上腺皮质储备功能与对照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但槐杞黄颗粒治疗组仅治疗半年时与对照组比较肾上腺皮质储备功能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ACTH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治疗半年与治疗前、治疗1年与治疗前、治疗1年与治疗半年比较储备功能均升高(P0.05)。槐杞黄颗粒治疗组治疗半年与治疗前、治疗1年与治疗前比较升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与治疗半年比较未升高。2.5各组患儿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半年和治疗1年时,仅联合治疗组患儿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其余各组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08)。在治疗过程中,各组患儿并无烦躁不安、嗜睡、腹泻、皮疹、感染、血糖升高、心律失常及高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1.ACTH、槐杞黄颗粒以及两药物联合均可在不同程度上促进大鼠尚存分泌功能的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增生,促进内源性皮质醇的分泌和释放,改善其萎缩的病理形态,从功能和形态两方面减轻激素对大鼠肾上腺皮质的抑制作用,其中以联合治疗组效果最为显著。2.ACTH、槐杞黄颗粒以及两药物联合均可在不同程度减轻激素对FRNS及SDNS患儿肾上腺皮质的抑制作用,减少患儿激素用量、提高肾上腺皮质基础分泌水平和储备功能,ACTH治疗组和两药物联合治疗组可降低患儿复发率,且两药物联合使用效果明显优于单独用药。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726.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运斗;李大勇;田俊玮;李萌;黄映红;;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年01期

2 沙志勇;刘文婷;;槐杞黄颗粒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儿童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6年12期

3 王凯;;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年09期

4 黎晓红;;长程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及防治进展[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年09期

5 魏宁;张碧丽;;阿奇霉素对多柔比星肾病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23、白细胞介素-17的影响[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6年05期

6 郑铠军;;槐杞黄颗粒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5年05期

7 崔利萍;崔艳花;苏伟;;槐杞黄颗粒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年88期

8 芦伟;;槐杞黄颗粒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国药业;2015年18期

9 夏科君;张琦;孙建新;康国贵;;槐杞黄颗粒对儿童肾病综合征免疫功能的影响[J];现代实用医学;2015年07期

10 李济金;胡春华;罗洁;;槐杞黄颗粒对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年1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红梅;槐杞黄对哮喘大鼠Th1、Th2、Th17表达及肺泡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023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3023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c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