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研究纠正胎龄(corrected gestational age,CGA)36-40W早产儿脑损伤(brain injury in premature infants,BIPI)头颅核磁共振(crani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cMRI)影像表现及其随访至CGA10-12月(M)时的cMRI转归及与神经行为评分(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BNA)的关系,探讨cMRI在客观评价BIPI患儿预后中的价值,从而为脑损伤早产儿进行早期康复提供一种客观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1)将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生后12小时内收住上海市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早产儿筛选出住院时间30天的极低体重儿188例,根据CGA36-40w时cMRI影像学改变有无异常分成BIPI组和对照组两组:BIPI组168例,MRI有异常表现,并符合BIPI诊断标准[5];对照组20例,MRI表现正常,无BIPI表现。(2)进一步将BIPI组根据cMRI异常表现类型[5]分成六个亚组,为:点状脑白质损伤(Punctate white matter damage,PWMD)组(PWMD组)、弥散性脑白质损伤(Diffuse white matter damage,DWMD)组(DWMD组)、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eriventricular leukomalacia,PVL)组(PVL组)、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组(CI组)、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eriventricular-Intraventricular haemorrhages,PIVH-IVH)组(PIVH-IVH组)、小脑出血(cerebellum hemorrhage,CH)组(CH组);CGA10-12M时根据两组cMRI改变正常与否,分成cMRI正常组与cMRI异常组。(3)收集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性别、胎龄、日龄、出生体重、孕次、胎次、是否剖宫产、母有无疾病等比较,并比较两组患儿基础疾病、合并症及住院治疗过程、病程等。(4)两组患儿均于CGA36-40W行cMRI检测,并于cMRI检测前1周均行头颅B超(cranial Ultrasonography,cUS)检查,随访至CGA10-12M时复查cMRI并做BNA测定,测定异常,认为预后不良。(5)比较分析两组CGA36-40W时cMRI和cUS结果;比较分析两组cmri改变随访至cga10-12m时cmri转归;比较分析两组cmri与随访至cga10-12m时bna关系;比较分析两组随访至cga10-12m时cmri改变和bna关系。结果:1.两组间一般资料比较:bipi组168例,男101例,女67例,首次孕产107例,剖宫产114例,双胎58例,平均日龄(2.97±1.40)h,平均胎龄(ga)(31.57±3.76)w,平均出生体重(bw)(1232.97±206.38)g,母有孕期疾病131例;对照组20例,男9例,女11例,首次孕产13例,剖宫产12例,双胎6例,平均日龄(2.95±2.61)h,平均ga(30.22±4.31)w,平均bw(1281.50±129.10)g,母有孕期疾病11例。两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2.两组患儿住院期间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儿在窒息、呼吸暂停、电解质紊乱、低血糖、pda、pphn、肺炎、败血症、休克的发生及无创机械通气使用、平均住院时间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而在疾病nrds、呼吸衰竭、bpd的发生,及有无吸氧、有创机械通气的使用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两组cga36-40w时cmri与cus结果的比较:cmri总的异常检出例数168/188(89.4%),cus总的异常检出例数97/188(51.6%),两者差异显著。在pvl和pivh-ivh出血诊断上两者完全一致,cus在ci、wmd均未检出、在ch检出例数仅5例(25.0%)。4.两组随访至cga10-12m时复查cmri转归情况:bipi组cga10-12m时cmri复查异常率达51.2%(86/168),对照组异常率5.0%(1/20),两者差异显著(p0.05)。bipi组各亚组cmri转归各不相同,差异显著(p0.05),pvl转归最差,其次dwmd。5.两组cmri改变与随访至cga10-12m时bna关系:bipi组随访至cga10-12m时bna测定异常率达46.4%(78/168),对照组bna异常率达5.0%(1/20),两组差异显著。pvl组bna异常率最高,达100%,其次dwmd组为79.1%,各亚组bna结果差异显著。6.两组随访至cga10-12m时cmri影像学改变与bna关系:cga10-12m时cmri表现异常组bna异常率72.4%,cmri表现正常组的bna异常率14.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不同cmri表现bna异常率有明显差异,脑萎缩和pvl与bna异常有高度一致性,异常率均达到100%。结论:CGA36-40W时BIPI的cMRI异常检出率高于cUS;CGA36-40W时BIPI的cMRI不同改变随访至CGA10-12M时影像学转归各不相同,以PVL最差;CGA36-40W时cMRI有异常改变患儿在CGA10-12M时BNA异常率明显增高,尤其是PVL和DWMD的BNA异常率最高,故可为早期评估BIPI预后提供客观依据。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秀琴,李红,孙若鹏;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评价指标的研究进展[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4年04期
2 王乐;李明霞;;早产儿脑损伤发生率调查及临床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3 董玉玲;孔凤茹;;早产儿脑损伤30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7年24期
4 曾美红;覃安志;黄日平;;132例早产儿脑损伤的临床分析[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杨峰;任榕娜;;早产儿脑损伤的预后及早期干预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9年02期
6 蔡丽萍;;早产儿脑损伤的临床治疗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年08期
7 王华萍;;早产儿脑损伤的临床分析及防治[J];临床医学;2010年09期
8 田鸾英;;早产儿脑损伤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年02期
9 马晓丹;马坚;谭慧卿;王怡;付彦伟;;早产儿脑损伤磁共振检查临床分析[J];大理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朱苏月;李勇;;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诊断中的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3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岑丽婷;刘振寰;;早期干预对早产儿脑损伤神经发育影响的新进展[A];第七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外治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岑丽婷;刘振寰;;早期干预对早产儿脑损伤神经发育影响的新进展[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3 岑丽婷;刘振寰;;早期干预对早产儿脑损伤神经发育影响的新进展[A];第28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大会暨2011年名老中医治疗(儿科)疑难病临床经验高级专修班论文汇编[C];2011年
4 岑丽婷;刘振寰;;早期干预对早产儿脑损伤神经发育影响的新进展[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八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年会资料及论文汇编[C];2011年
5 岑丽婷;刘振寰;;早期干预对早产儿脑损伤神经发育影响的新进展[A];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分会第十一届全国康复学术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6 岑丽婷;刘振寰;;早期干预对早产儿脑损伤神经发育影响的新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12年
7 马晓丹;谭慧卿;王怡;付彦伟;;早产儿脑损伤磁共振检查临床分析[A];玉溪市医学会第十六届儿科学术大会资料汇编[C];2011年
8 岑丽婷;刘振寰;;早期干预对早产儿脑损伤神经发育影响的新进展[A];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全国第十九届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岑丽婷;刘振寰;;早期干预对早产儿脑损伤神经发育影响的新进展[A];第二十九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大会暨“小儿感染性疾病的中医药防治”培训班论文汇编[C];2012年
10 曾绮丹;肖建军;虞培珍;;磁敏感加权成像在早产儿脑损伤诊断的价值探讨[A];2012年江浙沪儿科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儿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国家级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王振岭;河北医大第一医院发现早产儿脑损伤CT诊断依据[N];中国医药报;2006年
2 朱国旺 提供;新生儿脑损伤研究逐渐得到重视[N];中国医药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鑫;脐血VCAM-1、E-选择素水平与早产儿脑损伤关系的临床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文静;宫内感染与早产儿脑损伤的相关性研究[D];贵阳医学院;2015年
3 陈英;早产儿脑损伤与母亲宫内感染及炎症因子的关系探讨[D];山东大学;2015年
4 单继艳;不同剂量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早产儿脑损伤疗效及安全性探讨[D];江苏大学;2016年
5 卢雨欣;早产儿脑损伤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及危险评估模型的建立[D];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
6 虞大凡;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通过PI3K/Akt通路影响早产儿脑损伤模型血管新生反应的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7 高燕敏;纠正胎龄36-40W早产儿脑损伤头颅核磁共振影像改变与远期影像学转归及神经行为评分的关系[D];苏州大学;2016年
8 杨峰;早期干预对早产儿脑损伤预后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9年
9 王乐;早产儿脑损伤及危险因素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06年
10 耿琳琳;血液及脑脊液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8的水平与早产儿脑损伤预后关系的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
23284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328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