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评估吸入糖皮质激素与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儿童哮喘控制治疗效果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16 10:55
【摘要】:研究背景 近年来,世界各国儿童哮喘的患病率总体上仍在不断上升,尤其是年幼儿童。我国儿童哮喘的患病率也呈显著上升趋势,第三次中国城市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主要城市城区儿童哮喘总患病率为3.02%,2年现患率为2.32%。哮喘的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生活和学习,给家庭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压力以及经济负担,亦消耗着巨大的医疗卫生资源。然而与成人不同,儿童由于处于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各年龄阶段呼吸系统的病理生理及免疫系统的发育均有所不同,且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疾病,特别在儿童哮喘中,不同个体对各种治疗的反应不完全一样,因此可见,对儿童哮喘进行有效评估和哮喘控制的监测至关重要。我国《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指出,对接受治疗的哮喘患者进行定期评价,确定哮喘的控制水平并及时的调整治疗方案,是控制哮喘的主导策略。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具有快速、简便、重复性好,可及时得到结果等优点,使其作为哮喘的炎症标志物具有独特的优势。 研究目的 根据儿童哮喘临床治疗、控制和调整治疗方案遇到的实际情况,通过FeNO水平检测结合肺功能和C-ACT/ACT评分,比较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和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TRAs)对儿童哮喘治疗效果以及不同气道炎症程度下ICS和LTRAs对儿童哮喘控制治疗的疗效,从而阐明两种临床上常见治疗哮喘药物的疗效差异以及对不同严重程度气道炎症的治疗效果,为临床上合理选择治疗儿童哮喘药物提供一定的依据,并探讨FeNO水平监测在儿童哮喘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研究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初次到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哮喘专科门诊就诊且明确诊断为哮喘的5-14岁哮喘患儿101例,采用随机化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分别给予吸入布地奈德、口服孟鲁司特钠。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分别对其进行FeNO检测、肺功能检查和C-ACT/ACT评分。同时根据治疗前FeNO水平上述两组再各分成2个亚组,即FeNO正常组(FeNO5-24ppb)和FeNO增高组(FeNO值>24ppb),进行治疗前后FeNO检测、肺功能检查和C-ACT/ACT评分的比较。从而比较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和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TRAs)对儿童哮喘控制治疗的效果,同时对比分析上述两种药物对处于不同FeNO水平的哮喘儿童的治疗疗效。 以上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结果 1.所有完成实验的哮喘患儿(83例),吸入布地奈德组与口服孟鲁司特钠组之间各项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2.吸入布地奈德组与口服孟鲁司特钠组治疗前后FeNO水平显著下降(P0.0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和C-ACT/ACT评分显著提高(P0.01);两组之间各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 3.在FeNO水平增高的哮喘患儿中,吸入布地奈德组和口服孟鲁司特钠组治疗后FeNO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和C-ACT/ACT评分均显著提高(P0.01);吸入糖皮质激素组FeNO水平的降低以及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和C-ACT/ACT评分的提高均比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组明显(P0.05)。 4.在FeNO水平正常的哮喘患儿中,,吸入布地奈德组和口服孟鲁司特钠组治疗后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和C-ACT/ACT评分显著提高(P0.01),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口服孟鲁司特钠组治疗后FeNO水平显著下降(P0.01),而吸入布地奈德组治疗后FeNO水平无明显下降(P0.05)。 研究结论 1.吸入糖皮质激素和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均能有效治疗儿童轻中度持续性哮喘。 2.对于气道炎症较重患儿,首选吸入糖皮质激素或者与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联合应用。 3.对于气道炎症较轻患儿,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作为吸入糖皮质激素的良好替代用药,可单独使用。 4.动态随访FeNO水平,有助于评估哮喘的控制情况和指导哮喘治疗药物吸入糖皮质激素和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的应用。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25.6
本文编号:2335318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25.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爱欢;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与气道炎症[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0年02期
2 ;中国人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正常值全国多中心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3年03期
3 周新;;在临床工作中应用与推广哮喘控制测试[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6年05期
本文编号:23353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33531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