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右美托咪定对全麻患儿压力反射功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12-12 12:07
【摘要】: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对小儿全身麻醉后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择期全麻下行隐匿性阴茎矫治术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n=30)。Dex组入室后静脉泵注Dex 0.5μg/kg,10 min后改为0.4μg/(kg·h)维持至术毕;对照组,泵注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其余麻醉用药相同。选择入室平静后(T1)、Dex或生理盐水负荷量泵注后即刻(T2)、置入喉罩后5 min(T3)、手术开始后5 min(T4)、术毕清醒(T5)5个时点,采集测量压力感受性反射敏感性(BRS)值和血流动力学指标(MAP和HR)。结果与T1时点相比,对照组T2时点BR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T5时点的BRS值均降低(P0.05);Dex组T2时点BRS值显著升高(P0.05),T3时点BRS值降低(P0.05),而T4、T5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Dex组在T2~T5各时点BRS值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1相比,两组患儿的MAP在T2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T4时间点均降低(P0.05),T5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T2~T5时点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1相比,对照组T2时点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T4时点HR减慢(P0.05),T5时点HR加快(P0.05);Dex组T2~T4时点HR均减慢(P0.05),T5时点HR加快(P0.05);与对照组相比,Dex组T2~T5时点HR均降低(P0.05)。结论全麻药物降低小儿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功能,Dex可改善全麻药物对小儿BRS的抑制作用,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dexmetomidine (Dex) on arterial baroreflex after general anesthesia in children. Methods Sixty children with occult penile correction under elective general anesthes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 (n = 30). Dex).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Dex 0.5 渭 g / kg for 10 min and maintained at 0.4 渭 g / (kg h) until the end of operation.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same volume of saline was injected by pump, and the other anesthetic drugs were the same. 5 min (T 3), 5 min (T 4), 5 min (T 5) after operation, 5 min after operation (T 5), 5 min (T 4), 5 min (T 5) after operation. (BRS) values of baroreflex sensitivity and hemodynamic indices (MAP and HR).) were collected and measur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1,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RS value at T2 time point in control group, but BRS value at T3~T5 time point decreased (P0.05). In Dex group, BR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t T2 (P0.05), BRS decreased at T3 (P0.05),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T4T5.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BRS value of Dex group was higher at each time point of T2~T5,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mpared with T1,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MAP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t T2 time point, while T3 / T4 time point decreased (P0.05), T5 time point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t T2~T5 time point. Compared with T1,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HR at T2 in control group. HR decreased at T3 / T4 (P0.05), HR increased at T5 (P0.05), HR decreased at T2~T4 (P0.05) in T5 (P0.05), HR increased at T5 (P0.05).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2~T5 HR in Dex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General anesthesia can reduce arterial baroreflex in children. Dex can improve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general anesthesia on pediatric BRS and maintain hemodynamic stability.
【作者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儿童医院(安徽省儿童医院)麻醉科;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基金】:2013年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编号:20133420110009)
【分类号】:R72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旭萍;;不同海拔高度对移居青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高原医学杂志;2007年04期

2 王伟,张西洲,甘伟孝;海拔5000m以上居住1年青年血流动力学观察[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1997年01期

3 程树亮,季忠军,李冰,王跃民;血管钠素肽对大鼠血流动力学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0年12期

4 张长林;藻酸双脂钠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56例血流动力学分析[J];中国疗养医学;2001年01期

5 刘东,耿智隆,陈敏,董逸飞,王英峰;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4年04期

6 张洪兴;血流动力学改变与指脉波波形变化的相关性观察[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4年03期

7 王秀华,王建洲;79例糖尿病患者血流动力学结果分析[J];临床医学;2005年03期

8 张志军;宋先忠;程慧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血流动力学和氧供需变化及麻醉处理[J];医学信息.手术学分册;2006年04期

9 李中健;邢适颖;李世锋;潘运萍;董同庆;吕聪敏;王利亚;苑帅;杨丽红;;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8年02期

10 刘伯毅;罗杰;郑翔;秦成名;郑晓丽;;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对血流动力学及临床预后的影响[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海平;;评价血流动力学的一个新指标—波强度[A];第二届长三角超声医学论坛暨2009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严静;;如何正确获取血流动力学压力与容量参数[A];首届西湖重症医学论坛暨2011年浙江省重症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刘有军;乔爱科;丁金立;;血流动力学及其医学应用[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暨2010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学术大会报告论文[C];2010年

4 万千;;血流动力学与眩晕之间的关系[A];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许世雄;;血流动力学在医学中作用[A];2000上海科技论坛BIO-X研讨会暨中德医学生物物理和上海流变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6 袁静;杨毅;倪秀琦;李一文;张萍;陈江华;;慢性透析患者容量过负荷与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的相关性分析[A];浙江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袁丽君;曹铁生;段云友;王臻;邢长洋;;胸压变化对心血管血流动力学影响的超声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8 王家权;于晓军;曾衍钧;伍时桂;徐小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血流动力学的数值模拟研究[A];第七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吴国强;;血流动力学、调节和适应性[A];第十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二届全国生物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10 刘明;周黎丽;宋福臣;侯玉芬;;原发性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血流动力学评价[A];2008年中医外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应重视PCI后的无再流现象[N];中国医药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晓宁;颅颈动脉植入支架后的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与PIV实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2 盛恒炜;ECMO支持下DCD供肝的器官移植麻醉与血流动力学目标导向管理[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3 于瀛;钙离子激活钾通道KCa3.1在血流动力学诱导的颅内动脉瘤生成机制中的作用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5年

4 王勇;TEE联合FloTrac监测及预处理对原位肝移植术中血流动力学、肾及脑功能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6年

5 张照龙;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血流动力学诱导颅内动脉瘤生成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6年

6 徐瑾瑜;血流导向装置植入对后交通动脉瘤血流动力学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6年

7 李阳;多层螺旋CT对严重创伤患者血流动力学评估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8 卞士柱;高原头痛血流动力学特征及脑血流在AMS中的相关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9 单华宁;混沌在血流动力学应用中的若干问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10 刘磊;血流动力学因素在颅内动脉瘤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娣;重症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时肠内营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王刚;不同方法监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血流动力学的应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3 李静;右美托咪定对全麻患者血流动力学及麻醉药物用量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4 韩鹏飞;糖尿病患者脉络膜厚度与血流动力学指数及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5 马昭逢;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全麻诱导喉罩插管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5年

6 李磊;大面积危重烧伤早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临床意义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5年

7 李雪刚;小剂量盐酸右美托咪定作为术前用药对全麻高血压患者麻醉诱导前后血流动力学影响的临床研究[D];四川医科大学;2015年

8 马连彩;Glenn手术血流动力学几何多尺度数值模拟及其PIV实验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9 付雨林;颈动脉溃疡斑块破裂的血流动力学机理的数值模拟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10 康艳红;机械通气模式和呼吸机参数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D];南华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3745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3745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c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