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解剖影像学研究及相关治疗的系统评价

发布时间:2019-03-16 22:15
【摘要】:[目的] (一)通过尸体解剖观测儿童肘关节解剖影像学特征,为临床提供服务。 (二)利用系统评价的方法比较内外侧交叉与单纯外侧经皮克氏针固定术治疗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一)尸体解剖及影像学 通过10具20侧儿童肘关节尸体标本及DR-X线摄片系统,观察几点内容:①观察儿童肘关节正侧位影像学结构特点;②探讨肱骨前线与肱骨小头骨化中心关系的变化规律及屈曲角度对其的影响;③探索肱骨远端泪滴影的解剖结构形成;④制作肱骨髁上骨折模型,观察泪滴影影像学变化;⑤观测肱骨小头与滑车的前倾角度。 (二)肱骨髁上骨折治疗系统评价 计算机检索Medline (1966-2011.3)、Embase (1974-2011.3)、Cochrane library(2011年第4期)、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8-2011.3)及手工检索国内期刊的随机对照试验,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测量指标包括尺神经损伤发生率、提携角丢失值、Baumann角丢失值、前倾角丢失值、针道感染率、Flynn肘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提携角丢失值10°的人数比率),利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1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和绘制森林图。 [结果] (一)尸体解剖及影像学 1.肘关节由肱尺关节、肱桡关节、上尺桡关节组成,关节为软骨成分和骨化中心构成。肘部骨骺由6个骨骺构成,包括肱骨小头骨骺、肱骨外上髁骨骺、滑车骨骺、肱骨内上髁骨骺、桡骨小头骨骺和尺骨鹰嘴骨骺。 2.4侧肢体肱骨前线通过肱骨小头骨化中心后1/3,16侧肢体肱骨前线通过肱骨小头骨化中心中1/3,且其关系不受肘关节屈曲角度影响。 3.泪滴影前部、后部及下部致密影分别由肱骨冠状窝后缘、鹰嘴窝前缘及滑车相对区肱骨干骺端骺板下骨形成。 4.肱骨小头前倾角约为42.63°±2.24°,滑车前倾角约为10.58°±2.82°。 (二)肱骨髁上骨折治疗系统评价 共纳入5个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资料分析显示,内外侧置针与单纯外侧置针两种技术在尺神经损伤发生率[RR=3.31,95%CI(1.04,10.52), P=0.04]上存在统计学差异;在提携角丢失值[WMD=-0.03,95%CI(-0.38,0.32), P=0.87]、Baumann角丢失值[WMD=-0.10,95%CI(-0.34,0.13), P=0.40]、前倾角丢失值[WMD=0.04,95%CI(-0.22,0.31), P=0.75]、针道感染率[RR=2.17,95%CI(0.50,9.33),P=0.94]及Flynn肘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RR=0.99,95%CI(0.91,1.07),P=0.77]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1.肱骨前线不是恒定通过肱骨小头骨化中心中1/3的,其作为诊断隐匿性肱骨髁上骨折依据尚不可靠; 2.泪滴影前部、后部及下部致密影分别由肱骨冠状窝后缘、鹰嘴窝前缘及滑车相对区肱骨干骺端骺板下骨形成;其变化可作为诊断隐匿型或者无移位肱骨髁上骨折的指标之一。 3.儿童肱骨小头前倾角、肱骨滑车前倾角分别为42.63°±2.24°和10.58°±2.82°,可为骨折复位提供参考。 4.闭合复位经皮内外侧置针技术治疗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尺神经损伤发生率比单纯外侧置针技术高,在复位后机械稳定性、肘关节功能及针道感染率方面两者疗效相当。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726.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孙斌峰,李裕新,黄伯灵;以前倾角改变为主的肱骨髁上青枝骨折[J];河北医学;2002年07期

2 申素芳,张志桐,陈妹红,万建设,潘立冬,常铁原,李芬华,李子志,周伟娜,刘昕;肱骨远端骨骺前倾角度——外髁骺干角的超声测量[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4年03期

3 张征石;王晓东;吕建元;;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Ⅲ型肱骨髁上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年18期

4 黄淑明;孔建中;水小龙;;闭合复位经皮内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年16期

5 张敬东,彭明惺,刘利君,廖世华,彭庆恩;儿童肘部的断层解剖及临床意义[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3年01期

6 罗滨,李启华,陈学洪,吴东保;肱骨远端的解剖观测与肱骨假体的设计[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4年04期

7 罗滨;;肱骨远端解剖参数相关性分析与假体个体化设计[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7年04期



本文编号:24420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4420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5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