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股骨颈前倾角变化的三维CT观察

发布时间:2019-04-13 21:01
【摘要】:目的 利用三维CT重建技术观察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的股骨颈前倾角的变化,分析研究其发展规律。 方法 选取我院2001年1月到2012年12月收治的DDH患儿,有完整股骨颈前倾角三维CT重建资料的患儿112例,共140个患髋关节,左侧DDH患儿48例,右侧DDH患儿36例,双侧DDH患儿28例。其中男26例,女86例,男女比例为1:3.3,年龄6个月至12岁,平均37个月。选取84例单侧DDH患儿的84个未脱位髋关节作为健侧组,140个患侧髋关节作为患侧组,患侧组按照Tonnis分度法分为4度(Io,Ⅱo,Ⅲo,Ⅳo)。同时选取因其他疾病(排除髋关节等运动系统疾病)进行盆腔CT扫描的患儿10例,共20个正常髋关节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龄6个月-12岁,平均41个月。各组按照年龄分为0-1岁组,1-2岁组,2-3岁组,3-4岁组,4-6岁组,6-12岁组。采用SIEMENS Sensation128层CT机进行扫描,应用Syngo工作站进行表面遮盖成像(SSD)、多平面重建(MPR),进行股骨颈前倾角的观察和数据测量。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1.正常组20髋,FNA平均32.87±8.63,健侧组84髋,FNA平均39.26±10.15,患侧组140髋,FNA平均45.56±10.12,DDH患儿健侧及患侧FNA较正常组明显增大,与正常组相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140例患髋按照脱位程度计算FNA均数。结果显示:I o组(n=31)FNA平均41.66±10.45,,II o组(n=33)FNA平均46.35±11.66,Ⅲo组(n=41)FNA平均48.24±6.24,Ⅳo组(n=35)FNA平均49.46±9.34,显示随着脱位程度的加重,FNA逐渐增大,I o、II o、Ⅲo、Ⅳo之间相互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3.140例患髋按照年龄分组计算FNA均数。结果显示:0.5-1岁(n=28)FNA平均为41.23±8.24,1-2岁(n=25)FNA平均为36.65±5.23,2-3岁(n=21)FNA平均为39.61±6.27,3-4岁(n=18)FNA平均为41.11±6.77,4-6岁(n=22)FNA平均为42.54±6.70,6-12岁(n=26)FNA平均为43.98±9.50,可以看出1岁至4岁FNA增长相对较快,4岁之后则相对缓慢。1岁以内患儿的FNA平均为41.23±8.24,1岁时FNA平均为36.65±5.23。 4.84例单侧DDH患儿的84健侧髋,按年龄进行分组,计算每一组的FNA均数。结果显示:0.5-1岁(n=18)FNA平均为35.46±7.68,1-2岁(n=13)FNA平均为33.6±5.18,2-3岁(n=11)FNA平均为34.25±5.35,3-4岁(n=10)FNA平均为35.24±6.51,4-6岁(n=14)FNA平均为36.85±8.67,6-12岁(n=18)FNA平均为37.60±7.14,显示1至4岁FNA增长相对较快,4岁之后则相对缓慢。1岁以内患儿的FNA平均为35.46±7.68,1岁时FNA平均为33.61±5.18。 5.10例正常儿童的20髋,按年龄进行分组,计算每一组的FNA均数。结果显示:0.5-1岁(n=2)FNA平均为33.26,1-2岁(n=4)FNA平均为31.68,2-3岁(n=4)FNA平均为32.05,3-4岁(n=4)FNA平均为33.67,4-6岁(n=3)FNA平均为34.43,6-12岁(n=3)FNA平均为34.82,显示1至4岁FNA增长相对较快,4岁之后则相对缓慢。1岁以内患儿的FNA平均为35.46±7.68,1岁时FNA平均为33.62±5.13。 6.各年龄组DDH患儿的健侧,患侧的FNA均比正常髋关节FNA大((P0.05)。 结论 DDH患儿的FNA均大于正常儿童。患侧FNA随年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在独立行走前随年龄增大而减小,独立行走后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大,但增长速度逐渐变缓。DDH患儿健侧FNA与患侧FNA有相似的变化趋势,但没有患侧显著。DDH患儿的患侧FNA随脱位程度的加重而增大,其前倾角的变化与脱位程度有一定关系。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泰山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726.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季晓风,姚发轶,陈伟,孙丹舟;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不同年龄股骨颈前倾角变化的观察[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2 彭明惺,刘利君,周锡华,周素华;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病因探讨(附706例遗传流行病学调查)[J];华西医学;1996年01期

3 雷琦;郑思兢;;国人股骨颈轴扭转角度的测定[J];解剖学报;1963年03期

4 张怀tk;郑靖中;杨玉田;;国人股骨颈干角及扭转角的测量统计[J];解剖学报;1982年03期

5 倪庆宾,郭宗远,王继孟,王恒冰,王延宙,张敏刚;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脱位方向三维CT观察[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03年06期

6 柳达,马瑞雪,吉士俊;利用螺旋CT的三维重建技术测量股骨颈前倾角[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2年06期

7 倪庆宾,王继孟,郭宗远,王恒冰,毕万利,王延宙,张敏刚;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髋臼形态学的三维CT研究[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3年03期

8 倪庆宾,郭宗远,王继孟,王恒冰,王延宙,张敏刚;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髋臼方向的三维改变及其意义[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3年05期

9 李洪秋;李连永;赵群;;三维CT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中的应用进展[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6年08期

10 陈博昌;杨杰;吴虹;徐蕴岚;李玉婵;葛翼华;冯林;;新生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超声波筛查[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7年11期



本文编号:24579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4579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1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