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非婴儿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9-07-16 09:02
【摘要】:非婴儿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acquired deficiency of vitamin Kdependent coagulation factors, ADVKDCF)是并不少见的进行性、系统性出血性疾病,实验室表现为凝血功能异常,与常见的新生儿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的病因、临床特征完全不同,本病易误诊、误治,尚无统一的诊疗方法,且病因不明确。我们总结了国际上最大宗的“不明原因”本病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尤其对并发颅内出血的患者探讨了其救治措施和危险因素分析,最后对“不明原因”的患者进行了病因的研究。 第一部分102例非婴儿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的临床特征及序贯治疗 目的探讨非婴儿获得性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缺乏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了在我院诊治的获得性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缺乏症102例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以及随访情况。以2009年12月为限,将长期需维生素K治疗的患者分为序贯治疗组与非序贯组,比较两组的复发率。结果85例患者病因不明(A组),14例为杀鼠药中毒(B组),3例为华法令过量(C组)。所有患者均同时或先后出现皮肤、黏膜、皮下及内脏出血,,首发最常见出血部位(症状)为血尿;28例患者因失血致Hb<100g/L,最低仅为36g/L,各组Hb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11)。患者自出血症状始至明确诊断中位时间为8(2~1920)d,其中32例患者1~62个月才确诊,杀鼠药中毒组与“原因不明”组患者在血尿、致残、复发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误诊率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此外,两组在凝血指标、Hb、Plt水平上以及序贯治疗疗程上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全组患者中位随访22个月,接受长疗程维生素K治疗后的患者无1例复发,亦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序贯治疗与非序贯治疗相比,其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患者APTT、PT及INR值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静脉使用维生素K1时间为1~22个月。序贯治疗的患者无一例出血复发。结论1、非婴儿ADVKDCF患者绝大多数“原因不明”,容易误诊、延误治疗。2、其实验室检查以获得性APTT、PT延长为主要的诊断线索,部分患者血小板数可低于正常。患者出血程度、出血部位不一,最常见的出血症状为血尿。3、临床诊断本病的患者其“不明原因”和杀鼠药中毒者其临床表现、治疗反应及预后基本一致,本病预后良好。4、大剂量维生素K的序贯治疗是本病既经济又高效的根治方法,可有效防止出血复发。 第二部分非婴儿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的病因及实验研究 目的探索非婴儿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acquired deficiency ofvitamin K-dependent coagulation factors,ADVKDCF)的病因及实验室特征。方法对临床确诊的85例“病因不明”的ADVKDCF患者采用高压液相-串联质谱法检测其血液、尿液的抗凝血杀鼠药,对其中的50例患者采用ELISA法检测治疗0、3、7天的患者血浆中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诱导的蛋白(PIVKAⅡ)水平,采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凝血常规,并以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85例患者血液均可检出抗凝血杀鼠药,尤以溴敌隆多见。患者的PIVKAⅡ平均水平在3.83ng/ml,健康对照组为1.30ng/ml,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接受维生素K治疗3d后其值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83ng/ml对3.64ng/ml,7d后其值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水平。近期输注了血浆组其PIVKAⅡ水平为3.78ng/ml,同未输注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患者凝血因子Ⅱ、Ⅶ、Ⅸ及Ⅹ活性明显降低(3.68~12.68%),而部分活化的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明显延长(>100S),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恢复正常。所有患者的出血控制,仅一例患者再次误食杀鼠药后复发,其余患者均治愈。结论1、ADVKDCF患者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及PC、PS活性明显降低,但Ⅸ因子活性未达到重型血友病乙的程度,APTT、PT明显延长。2、“不明原因”非婴儿ADVKDCF的病因均由杀鼠药中毒引起,应尽快行抗凝血杀鼠药分析明确病因,慎防再次或多次误食杀鼠药。社会各级需加强对抗凝血杀鼠药的监管。3、PIVKAⅡ较凝血检测更敏感,具有早期辅助诊断ADVKDCF的价值,且不受血浆输注的影响。 第三部分非婴儿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合并颅内出血患者的救治及高危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非婴儿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ADVKDCF)合并颅内出血患者的临床救治及探讨其高危因素。方法对疑诊颅内出血的ADVKDCF患者采用头颅螺旋CT检查明确其出血部位,对4例合并颅内出血患者进行了早期血浆制品及维生素K序贯治疗的救治,比较了颅内出血组与无颅内出血组患者的PIVKA-Ⅱ水平,无有效的治疗时间,杀鼠药浓度、APTT、PT、PLT及凝血因子Ⅱ、Ⅶ、Ⅸ和Ⅹ的水平,采用Logistic方法分析了患者并发颅内出血的高危因素。结果1、本病颅内出血部位不一,可有脑内血肿、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外出血,甚至表现为多部位出血。头痛、颅内高压的表现是最主要的临床症状,4例患者均未予创伤性的检查及手术,仅给予药物治疗后1周,神经系统表现明显好转,复查头颅CT亦均显示明显好转甚至完全吸收,所有患者均康复,未遗留后遗症。2、4例患者的PIVKA-Ⅱ水平均明显高于无颅内出血组,分别为16.1ng/ml和4.16ng/ml,两组PIVKA-Ⅱ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01)。3、颅内出血组患者平均延迟治疗6.50d,而对照组为3.36d,两组延误治疗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表3)。而患者年龄、杀鼠药浓度、APTT、PT、PLT及凝血因子Ⅱ、Ⅶ、Ⅸ和Ⅹ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纳入了年龄、杀鼠药浓度、APTT、PT、PLT、PIVKA-Ⅱ、无有效的治疗时间、凝血因子Ⅱ、Ⅶ、Ⅸ和Ⅹ、伴随的出血部位如口腔血泡、泌尿生殖道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示:除了PIVKA-Ⅱ>10ng/ml、无有效的治疗时间>6d是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P=0.000),而其它因素均未达到统计学差异。多因素分析仍然显示上述两因素是ADVKDC并发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1、伴头痛、颅内高压的ADVKDCF患者尽早行头颅CT检查以明确颅内出血的诊断,部分患者可行MRI以排除合并的血管源性疾病。2、合并颅内出血的ADVKDCF患者早期输注血浆制品以尽快其纠正凝血功能,同时给予维生素K序贯治疗防治复发。尽可能避免有创性检查及治疗。3、本病并发颅内出血的高危因素是PIVKA-Ⅱ(>10ng/ml)和无有效的治疗时间(>6d)。
文内图片:PIVKA-Ⅱ标准曲线及回归方程
图片说明:PIVKA-Ⅱ标准曲线及回归方程
文内图片:大隆的色谱图
图片说明:大隆的色谱图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552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黎海东;曾丽雯;郑丹;;乙肝患者的凝血常规检测思路分析[J];当代医学;2014年19期



本文编号:25149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5149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2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