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纳洛酮注射液联合氨茶碱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28 17:45
【摘要】:目的观察纳洛酮注射液联合氨茶碱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小儿急性呼吸衰竭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联合尼可刹米治疗,尼可刹米3 mg加入0.9%NaCl或5%的葡萄糖溶液500 mL中,静脉滴注,50 mL·h~(-1),bid,共7 d;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0.01~0.05 mg·kg~(-1)与氨茶碱4~8 mg,静脉推注,50 mL·h~(-1),bid,共7 d。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00%(51例/60例)和66.67%(40例/6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酸碱度(p H)分别为7.01±0.06,7.11±0.29;动脉血氧分压(PaO_2)分别为(68.99±11.44),(59.34±10.30)mm 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分别为(63.24±10.54),(70.69±18.98)mm Hg;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分别为(85.57±13.79)%,(69.01±10.03)%;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分别为(40.43±12.47)%,(35.07±11.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皮疹、呕吐、抽搐,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皮疹、呕吐、抽搐、心律失常。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67%(7例/60例)和26.67%(16例/6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小儿急性呼吸衰竭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较高。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
【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课题基金资助项目(2012-2-78)
【分类号】:R725.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冬春;;88例小儿急性呼吸衰竭血清钾、钠、氯、钙变化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7年12期

2 侯晓燕;;小儿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年24期

3 陆铸今,张灵恩,李鸿仁;161例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与预后[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93年04期

4 姚庆镛;卢秀英;韩锦玲;马如存;何骅;张立新;平雯;;高原地区小儿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J];高原医学杂志;1993年04期

5 蔡忠钦,林瑜,池友四,周一真,林英哺,叶孝礼;茛菪类药抢救小儿重症急性呼吸衰竭81例[J];微循环学杂志;1994年02期

6 陈奋湘,戴巧玲;232例小儿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与预后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1995年05期

7 马宏, 王翠玲,武志斌;高频射流通气在小儿急性呼吸衰竭抢救中的应用(附13例报告)[J];山西医药杂志;1995年03期

8 王凤卿,张萍;小儿急性呼吸衰竭的观察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1998年01期

9 申康,张新,李义莲;应用呼吸机抢救婴幼儿急性呼吸衰竭的体会[J];中原医刊;1999年11期

10 甘小庄,宋国维;小儿急性呼吸衰竭的诊断和治疗[J];小儿急救医学;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王少华;匡凤梧;;婴幼儿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下肺力学的动态研究[A];第十一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06年

2 韩锦玲;张秀梅;李德庚;;高海拔地区小儿急性呼吸衰竭微循环指标变化及其评价[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3 王少年;杨军;匡凤梧;;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下肺力学的动态监测及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王少华;匡凤悟;;婴幼儿急性呼吸衰竭的呼吸力学监测及临床意义[A];2005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5年

5 王少华;杨军;杨华彬;匡凤梧;;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下肺力学的动态监测及临床意义[A];2006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史瑞鹤;无创呼吸机在儿童急性呼吸衰竭中的应用:系统回顾与Meta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2 李征;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临床分析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302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5302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8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