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了解银川市6-18岁学龄儿童青少年不同部位的骨密度变化规律及骨量现状,并研究其与维生素D的关系,不仅为预防儿童青少年骨骼发育的相关疾病提供参考,亦为防治成年时期骨质疏松的发病提供参考。方法:于2015年9月至11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银川市6-18岁学龄儿童青少年1582人进行现况调查,其中小学生占40.6%;初中生占21.5%;高中生占37.9%。运用美国Hologic公司生产的Hologic Discovery-A型扇形束双能X线吸收法(DXA)骨密度仪检测受试者的全身、去颅骨、头部、左右臂、左右肋、胸椎、腰椎、骨盆、左右腿的骨密度,并以骨密度(Bone Mineral Desity,BMD)Z-score来判定骨量状况;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25(OH)D浓度。使用SP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银川6-18岁儿童青少年全身、去颅骨、头部、左右臂、左右肋、胸椎、腰椎、骨盆、左右腿的骨密度均值分别为0.89g/cm~2、0.75g/cm~2、1.67g/cm~2、0.58g/cm~2、0.60g/cm~2、0.52g/cm~2、0.53g/cm~2、0.62g/cm~2、0.82g/cm~2、0.94g/cm~2、0.87g/cm~2、0.88g/cm~2。骨量正常者1384人,占87.5%,骨量低下者198人,占12.5%;骨量低下检出率,女生高于男生(16.7%VS.7.9%;χ~2=27.730,p0.01)。2.随着年龄的变化,各个部位的骨密度均呈增长趋势,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全身骨密度从6岁到18岁增长了43%。骨密度增长幅度最大的部位是骨盆和右臂(70%),较低的是左右肋(33%、38%)。3.男、女生的头部骨密度水平最高,骨盆和双下肢位于其次,双上肢和左右肋骨的骨密度水平较低。女生头部、胸椎、腰椎和骨盆骨密度均高于男生,去颅骨、左右肋和四肢骨密度男生均高于女生(均p0.05)。比较男女生各个部位骨密度随年龄的变化可见,除了头部和双臂的骨密度外,其余部位的变化曲线均出现“两次交叉”现象。全身骨密度的“两次交叉”分别在11岁和15岁,在11岁前和15岁后,男生全身骨密度水平均高于女生。各部位骨密度基本表现为男生13岁后加速增长,16岁后趋于平稳;女生自11岁后加速增长,14岁后趋于平稳。4.各个部位骨密度均与全身骨密度高度相关,控制年龄后,相关程度仍然较高,且相关系数均高于0.7。其中男、女生的去颅骨骨密度与全身骨密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85和0.887,关联程度最高,其次为双下肢。5.在维生素D营养状况处于缺乏和不足时,各个部位的骨密度均与血清25(OH)D浓度无关联(均p0.05),而在适宜状况时,全身、头部、左右肋、胸椎和腰椎骨密度与血清25(OH)D浓度呈较弱正相关(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体重与全身骨密度呈正相关,血清25(OH)D浓度与男生全身骨密度呈较弱正相关,而女生则无关联。结论:1.银川地区6-18岁儿童青少年骨量低下检出率较高;2.儿童青少年各部位的骨密度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且男女生出现“两次交叉”现象;3.在维生素D适宜时,全身和部分部位的骨密度与血清25(OH)D呈较弱正相关,年龄和体重是男生和女生全身骨密度最主要的决定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宁夏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25.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莹;吴景欢;洪平;毛德倩;卓勤;杨晓光;;北京地区18~30岁成人骨密度影响因素分析[J];营养学报;2016年03期
2 李芳春;;0~6岁儿童骨密度与血清锌、铜及血铅的关系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年11期
3 钟新生;周晓东;林钊;杨阳;陈海春;程小游;徐建清;;福州市青少年骨密度现状分析[J];福建体育科技;2015年03期
4 林朝文;王金花;黄秀峰;舒方义;唐汉庆;周庆辉;;广西6~17岁瑶族学生跟骨超声骨密度测定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妇幼保健;2015年01期
5 李红娟;张一民;孔振兴;;7~17岁儿童青少年骨矿含量与骨密度变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年10期
6 王伟刚;张勇;;婴幼儿至青少年骨密度正常参考值的研究[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7 周波;王晓红;郭连莹;徐超;张卓;阚志英;;中国北方地区老年人冬季维生素D缺乏与骨量丢失[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26期
8 古桂雄;陈艳;花静;戴耀华;;八市15岁以下儿童2008年超声骨密度调查[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年04期
9 汪纯;刘玉娟;肖文金;胡云秋;李淼;章振林;;上海地区健康成年人25羟维生素D水平及其与骨密度的关系[J];上海医学;2011年03期
10 张倩;赵静;张环美;郭宏霞;Rickard Oste;郝利楠;Gunilla Onning;Lena Hulthén;胡小琪;;北京市郊区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骨量的关系[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0年0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吴隽旎;运动及补充维生素D对生长期小鼠骨密度及骨生物力学的影响[D];上海体育学院;2015年
2 徐逊欢;城市儿童青少年骨密度发育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5年
3 梁嘉盛;健康体检人群体成分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5年
4 胡慧颖;北京市青少年骨量发育情况以及影响因素的调查[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5 郭斌;正常儿童青少年的骨密度和身体成分分析[D];暨南大学;2010年
,
本文编号:
25924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592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