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促性腺激素基础值对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的诊断价值探讨

发布时间:2020-03-21 03:42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促性腺激素基础值测定对中枢性性早熟(CPP)女童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于济南市儿童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性早熟女童159例为研究对象,其中CPP 52例,单纯乳房早发育(PT)107例,比较两组的促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的基础值、GnRH激发试验峰值、骨龄、盆腔超声参数,分析各指标与GnRH激发试验峰值的关系,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即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CPP的诊断意义,以及基础血清LH值与骨龄、盆腔超声对CPP的联合诊断意义。结果:1.CPP组患儿的LH基础值、FSH基础值、LH峰值、LH峰值/FSH峰值、骨龄、骨龄与实际年龄差值、骨龄指数、子宫长径、平均卵巢容积均显著大于P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FSH峰值、LH基础值/FSH基础值、最大卵泡直径、总卵泡数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经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LH基础值与LH峰值呈正相关;骨龄指数与LH峰值、LH峰值/FSH峰值呈正相关;子宫长径、平均卵巢容积与LH峰值、LH峰值/FSH峰值呈正相关(P0.05);FSH基础值与FSH峰值无相关性(P0.05)。3.应用ROC曲线分析,LH基础值、FSH基础值、LH峰值、LH峰值/FSH峰值、骨龄与实际年龄差值、子宫长径、平均卵巢容积对CPP均有诊断价值,其中LH峰值、LH峰值/FSH峰值的诊断价值最大,其次为平均卵巢容积,LH基础值诊断价值最小。平均卵巢容积临界值为2.35ml,灵敏度65%,特异度73%;骨龄差值临界值1.03岁时,灵敏度100%,特异度为47%;子宫长径临界值为2.65cm,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65%及66%;当FSH基础值2.47IU/L时,灵敏度为64%,特异度为70%;当LH基础值0.28IU/L时,灵敏度为50%,但是特异度达到73%;按照GnRH激发试验结果将159例女童分为阳性组71例和阴性组88例,基础LH值截值点为0.085IU/L,其灵敏度为79%,特异度为48%。无论是对CPP诊断价值,还是对GnRH激发试验阳性组的诊断价值,当基础血清LH取1.8IU/L时,特异度95%(P0.05)。4.应用ROC曲线,血清LH基础值与平均卵巢容积联合诊断,曲线下面积(AUC)0.70,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62%、75%,血清LH基础值与骨龄差值联合诊断,AUC为0.72,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100%、43%,三个指标联合诊断时,AUC为0.724,灵敏度83%,特异度63%,诊断有价值(P0.05)。结论:基础血清LH值可作为CPP女童筛查的重要依据,联合骨龄及盆腔超声诊断敏感性更高。
【图文】:

散点图,散点图,峰值,关系L


础值与 LH 峰值关系 LH 峰值经过 spearman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两者有系数为 0.310,说明 LH 基础值随着 LH 峰值增大而增大 159 例性早熟女童分为阳性组 71 例,阴性组 78 例,阳有相关性(r=0.247,P<0.05),而阴性组两者无显著图 1、图 2。表 4 LH 基础值与 LH 峰值的关系LH 峰值全部 阳性组 相关系数 .310** .247* P 值 0.000 0.037 例数 159 71 值小于 0.001,*表示 P 值小于 0.05Y=3.51x+6.53

散点图,散点图,峰值,无相关


?2 阳性组 LH 基础值与 LH 峰值 Spearman 秩相关散点图2.1.3 血清 FSH 基础值与 FSH 峰值关系FSH 基础值与 FSH 峰值经过 spearman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两者无相关性,(P=0.720,P>0.05)。按照 GnRH 激发试验结果将 159 例性早熟女童分为阳性组 71例,阴性组 78 例,阳性组显示 FSH 基础值与 FSH 峰值无相关性(P=0.125,,P>0.05),而阴性组显著相关(r=0.451,P<0.05)
【学位授予单位】:济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725.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伶;;性早熟的诊断与治疗[J];柳州医学;2007年01期

2 李伟元;;话说“伪青春期”——性早熟[J];中医健康养生;2019年03期

3 杨文君;吴金泽;;26例性早熟住院患儿临床资料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9年08期

4 钟凯;;这些食物会导致性早熟吗[J];生命与灾害;2018年07期

5 李红梅;潘细宝;徐建名;;性早熟患儿家属心里的应答、分析与干预[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年S1期

6 钟凯;;关于性早熟的种种误解[J];少年儿童研究;2014年02期

7 吴南海,屈素清;性早熟的信号──10岁以前身高突增[J];少年儿童研究;1999年Z1期

8 潘慧;;父母陪睡导致性早熟?吓唬人[J];江苏卫生保健;2018年11期

9 任慕兰;郑意楠;;女性性早熟的诊疗策略[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7年08期

10 吴玉筠;;和性早熟大作战[J];中医健康养生;201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素环;汪永红;田占庄;杜慧;时毓民;俞建;孙雯;孙艳艳;;Kisspeptin/GPR54信号通路在性早熟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探讨[A];第十九次全国儿科中西医结合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5年

2 王培玉;秦立强;张玉梅;;牛奶、性激素和性早熟[A];北京市营养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膳食与健康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丽玮;;性早熟诊治进展[A];妇科内分泌与辅助生殖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杨玉;;性早熟儿童流行特征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5 吴迪;;性早熟的诊断与治疗[A];中华医学会第二届糖尿病及性腺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6 徐洪丽;伍学焱;茅江峰;聂敏;卢双玉;;男性性早熟临床特点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二届糖尿病及性腺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7 陈雯;;性早熟[A];玉溪市医学会第十六届儿科学术大会资料汇编[C];2011年

8 姜艳;刘敏;王红燕;胡明明;连小兰;金自孟;;基底节生殖细胞瘤致性早熟一例报告[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9 时毓民;俞建;汪永红;沈雅娟;傅美娣;张亦群;胡红;;性早熟女童性腺轴与生长轴的相关性研究[A];海峡两岸中西医结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杨敬;;性早熟患儿的心理护理[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宋萃;儿童猛吃猛长小心性早熟[N];健康报;2019年

2 首席记者 谭嘉;三成儿童为性早熟潜在群体[N];健康报;2018年

3 方舟子;“性早熟”恐慌[N];中国青年报;2010年

4 “新华视点”记者 记者 程士华 朱立毅 周婷玉 刘元旭 俞俭 黎昌政 黄海;婴儿性早熟,奶粉是元凶?[N];中国青年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郭静 通讯员 朱素颖 受访专家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副主任 梁立阳副教授;治疗性早熟不会抑制性发育[N];广东科技报;2017年

6 湖南省儿童医院 周茉;婴幼儿乳房增大就是性早熟吗?[N];保健时报;2017年

7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教授 潘慧;父母陪睡导致性早熟?吓唬人[N];健康报;2017年

8 本报记者 吴若琪;孩子长得过快警惕性早熟[N];中国医药报;2015年

9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杨玉慧;吃出来的性早熟[N];21世纪药店;2014年

10 闻唱 吴志;性早熟不会“勾结”激素食物 饮食均衡不乱吃补品可预防[N];中国妇女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月勤;骨龄作为中枢性性早熟诊断指标和乳房早发育与营养代谢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2 王蔚华;滋阴清肝方对雌性中枢性性早熟大鼠褪黑素及受体的影响[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6年

3 赵悦;女童肥胖与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的相关性的多因素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4 黄轲;肥胖与女性青春发育提前的关系初探[D];浙江大学;2018年

5 张姗姗;二甲双胍对雌鼠性早熟伴胰岛素抵抗与脂肪芳香化酶作用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6年

6 叶进;抗早颗粒对雌性性早熟大鼠Kiss-1/GPR54mRNA表达的影响及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江红霞;日本沼虾雌性性早熟相关基因的筛选、克隆、表达与功能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8 田占庄;性早熟差异表达基因的克隆和鉴定及滋阴泻火中药合剂对差异基因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3年

9 Rahim Ullah;神经内分泌通过POMC、AGRP、kisspeptin和leptin的信号通路调节出生后高脂饮食引起的代谢障碍和性早熟[D];浙江大学;2018年

10 闫晔;影像学联合IGF-1诊断女童性早熟及IGF-1参与调控GnRH分泌的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枫雅;性早熟中华绒螯蟹蟹油的提取及其乳液的制备和性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9年

2 高飞飞;GnRHa治疗对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BMI的影响[D];西安医学院;2019年

3 张欢;促性腺激素基础值对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的诊断价值探讨[D];济南大学;2019年

4 任娟;中药抗早2号方治疗痰湿壅滞型中枢性性早熟女童临床疗效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5 赵霄;基于脂质代谢组学的性早熟雌性大鼠痰湿壅滞证的生物标志物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6 陈燕子;滋阴泻火方治疗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阴虚火旺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8年

7 刘璐;中国中枢性性早熟患者MKRN3基因突变分析及新突变的生物信息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8年

8 刘田原;GnRHa治疗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疗效及远期安全性观察[D];西安医学院;2018年

9 马沉沉;超声及性激素检查对诊断女童性早熟的价值评估[D];天津医科大学;2018年

10 刘靓;优化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筛查方式的探讨[D];天津医科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5926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5926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e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