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通过总结本中心拟行经导管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septal defects,VSD)封堵术治疗的1028例VSD患儿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并进行临床分析来评价该方法治疗VSD的疗效、安全性、中长期预后以及不同因素对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研究对象和方法选取2002年6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于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小儿心脏科拟行经导管VSD封堵术治疗的VSD患儿共1028例为研究对象。总结患儿住院期间的临床资料以及术后1、3、6、12月门诊随访资料,并联系患儿返院复查以获得最新随访资料。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1028例患儿中40例造影后放弃封堵,988例患儿试行封堵,成功938例,手术成功率为94.9%(938/988)。成功患儿基本资料:男473例,女465例,年龄4.69+2.75岁(1.7~18岁),体重19.10±8.85kg(9.00~77kg)。膜周部VSD 900例,嵴内型VSD 28例,肌部VSD 9例,VSD开胸修补术后残余分流1例。术前超声心动图示缺损大小6.98±2.99mm(1.90~18.10mm),术中造影显示缺损直径为6.45±3.48mm(1~18.00mm),植入VSD封堵器943枚,其中5例患儿植入双封堵器,封堵器直径6.39±2.13mm(3~18.00mm)。术后24h内复查超声心动图示左房内径由(2.35+0.38)cm降至(2.20+0.32)cm,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由(3.71+0.51)cm降至(3.49±0.42)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t=12.399 P0.001,t2=15.616 P0.001)。2.术后短期并发症情况如下:严重并发症发生率0.43%。其中,1例(0.11%)因术后出现弥漫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1例(0.11%)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给予激素并植入临时起搏器等治疗18天后恢复窦性心律;2例(0.22%)发生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其中1例给予激素并植入临时起搏器等治疗11天后心电图呈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给予激素等治疗18天恢复窦性心律。16例(1.71%)术后发生机械性溶血,给予碱化、补液等积极治疗后均在出院前恢复正常。15例(1.60%)发生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其中13例给予激素、营养心肌等治疗后恢复正常心电图出院,1例转心外科手术取出封堵器并修补VSD后恢复窦性心律,1例仍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其余术后新发心律失常有:47例(5.01%)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26例(2.77%)左前分支阻滞,5例(0.53%)Ⅰ°房室传导阻滞,2例(0.21%)Ⅱ°Ⅰ型房室传导阻滞,2例(0.21%)Ⅱ°Ⅱ型房室传导阻滞。191例(20.36%)发生残余分流,其中残余分流1mm者61例(6.50%),残余分流≤1mm者130例(13.86%)。267例(28.46%)新发三尖瓣反流或加重,其中少量者194例(20.68%),轻度60例(6.40%),轻中度8例(0.85%),中度5例(0.53%)。86例(9.17%)发生主动脉瓣反流,其中微量者31例(3.30%),少量45例(4.80%),轻度8例(0.85%),轻中度2例(0.21%)。3.总随访率85.5%(802/938),术后随访时间1月~192月(16年),中位随访时间为2年。随访1月及以上者802例(85.5%),随访6月及以上者716例(83.4%),随访1年及以上者636例(80.20%),随访5年及以上者232例(69.05%),随访10年及以上者60例(48%)。截至随访终点,心胸比由术前(0.53±0.04)降至(0.48±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25,P0.001)。4.中长期随访并发症情况如下:1例术后短期内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患儿随访终点心电图为Ⅱ°Ⅰ型房室传导阻滞。2例术后短期发生过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儿,其中1例患儿术后3月于院外死亡,另1例术后1年门诊复查时再次发生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并植入永久起搏器。15例术后短期发生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患儿中,1例死亡,2例失访,3例发生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其中2例术后短期内经治疗后恢复正常心电图),9例心电图正常。1例患儿术后4年新出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植入永久起搏器;2例患儿于术后半年新出现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5.不同类型VSD的成功率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嵴内型与膜周部VSD手术成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4.8%比95.4%,X2=7.649,P=0.006),倾向性得分匹配前后术后短期和中长期随访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有无膜部瘤形成的VSD手术成功率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倾向性得分匹配后术后短期以及中长期并发症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膜周部VSD缺损直径210mm与直径10mm者手术成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2.8%比96.1%,X2=3.961,P0.047),倾向性得分匹配前后术后短期及中长期并发症中仅残余分流发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膜周部VSD缺损距主动脉瓣右冠瓣2mm与距离22mm者手术成功率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91.3%比98.4%,X2=12.154,P=0.000),倾向性得分匹配前后术后短期及中长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不同类型封堵器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术后短期并发症中,小腰大边型封堵器残余分流的发生率与其余3种封堵器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7),对称型和偏心型VSD封堵器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7)。术后中长期并发症中,对称型和偏心型主动脉瓣反流发生率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7),小腰大边型与对称型、偏心型残余分流发生率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7),对称型与小腰大边型、偏心型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7)。ADOII与对称型封堵器在术后短期和中长期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短期及中长期中腰高4mm与腰高3mm的对称型封堵器在残余分流发生率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类型封堵器直径6mm与直径6mm残余分流发生率的差异在术后短期和中长期均有统计学意义。7.不同年龄段的成功率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2-3岁,3-4岁,4-6岁,6~18岁四个不同年龄段的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60,P=0.715),术后短期并发症中仅残余分流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中长期各类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在严格把握适应证的前提下,经导管VSD封堵术治疗儿童VSD手术成功率高,术后短期、中长期疗效良好,并发症少,可作为儿童VSD的首选治疗方法。2.在不同年龄段的VSD患儿中,2-3岁患儿与其余年龄段患儿手术成功率相同且术后中长期随访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均无增加趋势,对于符合封堵适应证的2-3岁VSD患儿可以首选经导管VSD封堵术治疗。3.在不同类型的VSD中,嵴内型VSD手术成功率偏低,术后短期、中长期随访疗效良好,并发症并无增加趋势。距右冠瓣距离2mm的膜周部VSD较距离22mm者手术成功率低,术后短期、中长期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增加。直径≥210mm的VSD手术成功率偏低,术后短期、中长期随访中残余分流的发生率相对高。4.在不同类型的封堵器中,偏心型封堵器与术后短期、中长期的心律失常关系密切,同时术后中长期其主动脉瓣反流发生率较高。小腰大边型封堵器与术后短期、中长期的残余分流关系密切,同时术后中长期其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ADOII型封堵器用于VSD封堵是安全可靠的。腰高4mm的对称型封堵器和直径210mm的封堵器与术后残余分流的发生关系密切。5.经导管VSD封堵术后短期出现的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以及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经保守治疗大部分可恢复正常心电图,但在术后中长期的随访中部分可再现,甚至出现不良事件,早期行外科手术取出封堵器并修补VSD有恢复正常心电图的可能。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726.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微;林水华;雷婷;李三潭;贾国良;张源祥;;超声测量封堵器伸展径和厚度对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7年11期
2 谢微;罗以恒;张源祥;万志敏;邱银汝;;超声心动图测量封堵器伸展径及厚度变化的研究[J];临床医学;2016年03期
3 ;资讯分享[J];养生大世界;2017年08期
4 蔡仕俊;阮兢;张励庭;刘卫其;刘少中;邓向红;;两种不同方法选择封堵器型号在小儿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14年21期
5 俞峰;;实用新型专利——放散式封堵器的应用[J];城市燃气;2013年03期
6 徐争鸣;郑宏;蒋世良;胡海波;赵世华;徐仲英;吕滨;张戈军;凌坚;吴文辉;张岩;兰天;金敬琳;李世国;徐丽丽;孙鑫;吕秀章;梁玉;王志民;王浩;孟宪强;;房间隔缺损封堵器脱落及相关并发症原因分析[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2年01期
7 张云涛;郭立新;金敬琳;;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中封堵器脱落的介入治疗[J];实用医学杂志;2012年22期
8 朱秀龙;孙喜文;张灿;陈炎;;国产偏心封堵器在治疗室间隔缺损的应用[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9年04期
9 王燕;;冠脉介入手术后应用动脉血管封堵器的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年09期
10 黄河;江洪;曾建平;吴亦之;杨波;夏豪;吴名星;陈炜;谭照华;;膜部室间隔缺损介入分类及封堵器选择的探讨[J];中国医药导刊;2009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任跃;;应用小腰大边型封堵器治疗多孔型房问隔缺损[A];2015年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暨儿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5年
2 任跃;张松跃;王珍全;荣星;吴蓉洲;;应用小腰大边型封堵器治疗多孔型房问隔缺损[A];2015年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暨儿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5年
3 张玉顺;李寰;张军;代正学;吴栋梁;王小燕;;国产双盘状封堵器治疗25mm以上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疗效评价[A];首届中国先天性心脏病超声诊断与介入治疗暨手术演示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杨鹏伟;;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后封堵器脱落两例[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8年
5 李军;张军;朱霆;苏海砾;刘丽文;李梅;胡运;;超声心动图对偏心性型封堵器治疗室间隔缺损的近期疗效评价[A];第十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C];2010年
6 张若溪;;随机、平行对照评价国产陶瓷膜先天性心脏病封堵器[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乔志强;张敏州;李松;;股动脉血管封堵器致心跳骤停并抢救成功一例[A];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8 王蓓;赵博文;翁少祥;唐海林;潘美;许立龙;俞婵;;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封堵器选择的指导意义[A];2011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谢飞;李刚;;封堵器脱落及并发症原因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心血管病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10 乔志强;张敏州;李松;;股动脉血管封堵器致心跳骤停并抢救成功一例[A];2005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杨进刚;全球首例完全可降解封堵器植入术完成[N];健康时报;2018年
2 本报记者 耿挺;“堵血栓神器”:成果转化的华丽转身[N];上海科技报;2017年
3 本报特约记者 张玲玲;封堵器“变身”记[N];石油管道报;2015年
4 本报通讯员 张晓亮;管口快速封堵器诞生记[N];石油管道报;2014年
5 通讯员 汪增彬 谭兴;阿独管道维抢修启动DNF800型封堵器[N];中国石油报;2007年
6 新亚;Figulla N系列封堵器获CE标志认证[N];医药经济报;2007年
7 湘雅二医院博士 唐亮;先心病介入治疗之封堵器(下)[N];大众卫生报;2011年
8 徐琪忠 朱奎;长海医院自创封堵器[N];解放日报;2003年
9 湘雅二医院心内科博士 唐亮;先心病介入治疗之封堵器(中)[N];大众卫生报;2011年
10 记者 王志田 通讯员 孟宪刚;大庆采六研发封堵器创效上亿元[N];中国石油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汤学超;新型左心耳封堵器的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2018年
2 赵立健;先天性室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单中心回顾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3 石悦;特性化左心耳封堵器的设计与实验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8年
4 胡建强;新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的研制及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5 丁仲如;新型全镍钛合金室间隔封堵器的研制及动物实验[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6 张戈军;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系列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9年
7 张庆桥;动脉导管未闭的分型及介入治疗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3年
8 李卫萍;彩色超声心动图对房/室间隔缺损经导管封堵术预检指标和疗效评估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9 黎志超;人工肛门封堵器结合压力传感器的可行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10 金伟东;应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室间隔缺损及对心脏传导系统影响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康慧;1028例儿童经导管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单中心临床分析及中长期随访[D];山东大学;2019年
2 芮明艳;导管消融联合LAAO术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的临床分析[D];南方医科大学;2019年
3 刘静;422例儿童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的疗效分析与中长期随访[D];山东大学;2018年
4 全意;Φ508油气管道球形双封封堵器设计及试验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7年
5 胡浩然;管内封堵器动态过程模拟及优化控制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7年
6 沈毓;带圈支架裂口封堵器治疗腹主动脉分支区夹层裂口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2018年
7 刘铜;深水管道内封堵器密封性能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5年
8 赵仁铎;深水管道快速复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7年
9 王兰英;KP公司室间隔缺损封堵器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8年
10 张兴健;新型完全可吸收封堵器的3D打印及生物相容性研究[D];青岛大学;2018年
,
本文编号:
2600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