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先天性巨结肠不同节段肠壁神经、平滑肌的分布及临床意义

发布时间:2020-03-28 23:30
【摘要】:目的:了解先天性巨结肠肠壁神经节细胞、神经纤维和平滑肌细胞病理组织学改变及其分布范围,探讨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后肠动力功能紊乱和复发的发生机制,及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切除结肠范围。 方法:收集短段型和普通型根治术后切除结肠标本32例。长段型巨结肠一期结肠造瘘术后8例。分别选取切除肠管全层组织,常规固定石蜡包埋。自狭窄段沿肠管纵轴每间隔2厘米连续取材,行HE染色,计数肠壁肌间神经丛及丛内神经节细胞数,免疫组织化学SP法(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酶卵白素法),检测肠壁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eural celladhesion molecule,NCAM)的分布。以9例相同年龄组,死于与肠道和神经系统无关疾病的婴幼儿尸检结肠标本为对照,观察先天性巨结肠肠壁神经节细胞、神经纤维和平滑肌细胞病理组织学改变及其分布范围。 结果:先天性巨结肠的扩张近端神经纤维、神经节细胞、平滑肌细胞病变程度随着远离巨结肠的移行段有逐渐减轻的趋势:1、狭窄段的肌间神经丛内神经节细胞缺如,出现增粗的神经干,移行段神经丛内出现幼稚的神经节细胞,与神经干增粗现象可有交叉,扩张段肌间神经丛有正常的神经节细胞,神经纤维无增粗,随着远离移行段神经丛内的神经节细胞、神经纤维的数量在8cm虽未达到正常,但与对照组差异减小(P>0.05)。2、巨结肠不同节段的肠管的环肌层和纵肌层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厚,环肌层尤为明显,环纵肌比例失调。随着远离移行段,环纵肌的厚度变薄,环纵肌比例有所降低,在8cm仍未达到正常(P<0.05)。3、肌层出现空泡样变,以环肌层为甚,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4、肌内神经纤维,Syn、NCAM表达在狭窄段平滑肌层明显增强,环肌层的表达强度高于纵肌层,随着远离移行段肌层内神经纤维的阳性表达逐渐减低,在8cm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有3例肌内出现增粗
【图文】:

神经干,粘膜下层,增宽,附图


狭窄段肌间可见增粗的神经干HE,X40

纵肌,神经丛,层内,神经干


纵肌层内异位的神经丛HE.X100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R726.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雪清;;先天性巨结肠的术前术后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1年07期

2 陈佳佳;;1例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的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12期

3 陈太福;魏春艳;石秀全;;Duhamel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临床体会[J];中国医药科学;2011年14期

4 蔡卫红;;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围手术期的护理[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08期

5 杜明;王旭利;;先天性巨结肠的CT诊断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11年12期

6 黄锦连;;先天性巨结肠经肛门拖出术的围术期护理[J];右江医学;2011年04期

7 宁献芬;邓忠霞;宁志婵;;先天性巨结肠经肛门Ⅰ期根治术的护理[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向葵;王克明;孙洁;林飞飞;李荫太;;CT仿真内镜在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中的应用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2011年06期

9 吴晓娟;冯杰雄;;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和治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年11期

10 陈永革;;先天性巨结肠治疗进展[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红;;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小肠结肠炎危险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小儿外科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2 孟庆勇;;成人型先天性巨结肠症[A];2008年浙江省肛肠外科学术年会暨继续教育培训班资料汇编[C];2008年

3 管涛;李继承;李民驹;钭金法;;中国人先天性巨结肠RET基因突变分析[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4 戴康临;黄金狮;陈快;陶俊锋;陶强;;35例新生儿期先天性巨结肠肠造瘘的回顾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小儿外科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5 朱培杨;祝林茂;;成人先天性巨结肠二例报告[A];2005年浙江省放射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6 徐艮有;;先天性巨结肠回流灌肠方法探讨[A];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7 张臣巍;周丹;郑曙;;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小肠结肠炎的防治[A];2005年浙江省小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8 傅晓瑾;王莉红;;小儿单纯经肛门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护理[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9 顾素玲;;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护理[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10 潘正航;;先天性巨结肠的X线诊断[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史晓君 宋天惠;市中心医院实施先天性巨结肠切除术获成功[N];佳木斯日报;2008年

2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西北医院)小儿外科教授 高亚;先天性巨结肠经肛门Ⅰ期根治术[N];健康时报;2009年

3 吴帅;“医不信医”,实在汗![N];医药经济报;2011年

4 记者鲍文娟 肖陆军;八毛钱能治的病 要做十万元手术?[N];广州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易运文 本报通讯员 杜艳;深圳“八毛宝宝”纠纷追访[N];光明日报;2011年

6 杨龙 记者 张哲浩;为一患先天性巨结肠患者解除烦恼[N];科技日报;2004年

7 张凯;不开腹治愈先天性巨结肠[N];科技日报;2003年

8 本报特约记者 涂晓晨;创新 以谨慎为前提[N];健康报;2011年

9 白剑峰;医生为何总被质疑[N];人民日报;2011年

10 记者 余海蓉;贫困患儿救助行动正式启动[N];深圳特区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大庆;肠神经元异常性疾病中VEGF,BMP-2,-4的变化及其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2 钭金法;先天性巨结肠RET基因和PHOX2B基因多态性和肠神经元发育不良病理特点及与EC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崔新海;先天性巨结肠神经肌肉连接(NMJ)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4 高贺云;GDNF与NT-3双基因修饰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初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徐恩斌;乙酰胆碱酯酶基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6 毛志芹;人类巨细胞病毒UL144、UL139、UL149基因多态性与其致病性关系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7 张万里;甲基化寡核苷酸诱导灭活EDNRB基因在先天性巨结肠发病机制中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吴晓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向肠神经元的诱导分化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高贺云;GDNF与NT-3双基因修饰的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初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牛彦锋;内皮素受体B多态性与SOX10表达在先天性巨结肠症发病机制中作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旭;5-羟色胺4受体在先天性巨结肠和同源中表达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袁晓琪;先天性巨结肠及同源病的临床和病理诊断的探讨[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3 尹艳兵;微生态制剂防治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小肠结肠炎的临床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4 王楚;先天性巨结肠不同手术方式术后疗效比较[D];青岛大学;2011年

5 张娟;Cajal间质细胞和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43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分布[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6 刘谦;先天性巨结肠Cajal间质细胞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2年

7 黄寿奖;Cajal间质细胞与先天性巨结肠的关系[D];浙江大学;2008年

8 宣晓琪;Cajal间质细胞在先天性巨结肠和巨结肠同源病结肠中分布的观察[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董丽丽;先天性巨结肠手术后患儿远期生活质量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覃宇冰;HuD蛋白在先天性巨结肠(HD)和肠神经节细胞减少症(HYPG)肠壁中表达的免疫组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050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6050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d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