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小儿抽动障碍持续注意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1 16:14
【摘要】:目的: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TD)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时期,以抽动为主要表现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美国精神病协会精神疾病手册第5版(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Manual of Psychiatric Diseases,5th edition,DSM-V)将抽动障碍分为 3型,短暂性抽动障碍(Transient tic disorders,TTD)、慢性抽动障碍(Chronic motor or vocal tic disorders,CTD)和 Tourette 综合征(Tourette syndrome,TS)。抽动障碍临床表现多样,且常共患其他精神障碍性疾病,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TD最常见的共患病。相关研究表明ADHD儿童注意的持久性和稳定性均比正常儿童差。少量研究发现TD儿童的持续注意力减低,可能和共患的ADHD或使用药物的镇静作用有关。本研究以TD儿童为对象,探讨TD本身是否存在持续注意力损害以及TD儿童持续注意力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8年11月本院儿科神经专科门诊的TD患儿,均符合DSM-V诊断的3种类型之一,年龄6~18岁,排除ADHD除外其他共患病的病例,根据有无共患ADHD分单纯TD组和TD+ADHD组,单纯TD组36例,TD+ADHD组19例。对照组选择年龄、性别匹配的同时期社区健康儿童,共36例。所有儿童完成一般情况调查表和精神疾病相关评定量表,TD儿童完成耶鲁全球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ale Global Tic Severity Scale,YGTSS)。所有儿童完成 8 分钟的 Eriksen Flanker任务(Eriksen Flanker Task,EFT)。分别计算三组儿童的平均反应时(mean reaction time,MRT)、平均反应时标准差(reaction time standard deviation,RTSD)、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ble,CV=RTSD/MRT)、错误试次(错按+漏按),比较三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TD组儿童按年龄、性别、病程、分型、YGTSS评分严重程度分别分组,分析TD组EFT结果的可能影响因素。应用SPSS22.0软件,计数资料的分析采用χ2检验,部分计量资料分析采用非参数检验和Kruskal-Waillis检验。3组间的MRT、RTSD、CV、错误试次的平均值比较,方差齐性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east-significant difference(LSD)检验,方差不齐性则采用非参数检验和Kruskal-Waillis检验。对影响TD组EFT结果的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著性标准α=0.05,双侧。结果:三组儿童的MRT、错误试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H=4.415,p=0.110;H=4.259,p=0.119)。RTSD和CV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H=15.091,p=0.001;F=11.685,p=0.000),经两两比较,TD组和对照组的RTSD和C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校正p=0.239;p=0.227),TD+ADHD组和对照组的RTSD和CV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分别为校正p=0.000;p=0.000),TD组和TD+ADHD组的RTSD和C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校正p=0.046;p=0.000)。将可能影响TD组儿童EFT结果的变量年龄、性别、病程、抽动分型、YGTSS评分严重程度纳入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发现年龄对MRT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T=-2.373,p=0.024),表明大年龄儿童的MRT较小年龄儿童小,随着年龄增长,MRT逐渐缩短;病程对RTSD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T=-2.184,p=0.037),表明随着病程不断延长,TD儿童的RTSD增大。上述变量对CV、错误试次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纯TD儿童的持续注意力未发现损害,共患的ADHD可能是TD儿童持续注意力损害的原因。年龄、性别、TD分型、YGTSS评分严重程度对TD儿童的持续注意力均无显著影响,但随着病程的不断延长,可能会影响TD儿童的持续注意力,因此,对TD儿童进行尽早的干预和治疗是必要的。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749.9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樊晓阳;范梅红;;范梅红教授治疗抽动障碍临床经验总结[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年71期

2 胡庆菊;谭秀梅;梁炜明;邓秀如;李素娟;;24例抽动障碍患者的临床分析[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2017年05期

3 ;别让抽动障碍夺走孩子的笑颜[J];心理与健康;2019年12期

4 崔永华;;抽动障碍那些事儿[J];心理与健康;2019年12期

5 张莹莹;白晓玲;许波;王曼秋;;抽动障碍的中医病因学探讨[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9年04期

6 王树霞;吴敏;;抽动障碍动物模型研究现状与展望[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09年09期

7 张莹莹;;抽动障碍误诊151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年15期

8 胡莲清;郑璇;崔霞;庄伟端;吴育彬;欧利民;郑俊忠;;抽动障碍患者智力及智力结构测定[J];中国基层医药;2006年02期

9 郑毅;;抽动障碍新观念及诊疗进展[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年02期

10 胡莲清;郑璇;欧利民;林丽丽;庄伟端;吴育彬;郑俊忠;肖颖秀;;抽动障碍患儿事件相关电位P_(300)的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柴剑波;;抽动障碍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的研究与制定[A];第十九届中国科协年会——分12标准引领中医药学术创新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7年

2 赵鑫;陈玉燕;;120例儿童重度抽动障碍的临床特征分析[A];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浙江省第三届心理咨询师大会学术论文集[C];2017年

3 孙孝登;邱文菁;;中西医结合治疗发音和运动联合抽动障碍[A];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第十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郑毅;崔永华;;抽动障碍综合研究报告[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郑毅;;抽动障碍诊疗进展[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6 王琳;万新华;;成人抽动障碍临床特点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7 刘健;陈怀红;潘以正;金启辉;龚向阳;;抽动障碍的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A];2005年浙江省老年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8 何柳;王东明;张光明;韩宏彦;;29例抽动障碍患儿的脑电图分析[A];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脑电图与癫痫诊治进展高级讲授班及学术研讨会日程册&论文汇编[C];2015年

9 卫利;于文静;张雯;白雪;王道涵;王素梅;;儿童抽动障碍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分析[A];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第三十一次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4年

10 车立纯;衣明纪;刘秀梅;;抽动障碍动物模型研究进展[A];2013山东省儿童保健学术交流会资料汇编[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嘉旖;“杏守童真”的这个夏天[N];文汇报;2019年

2 指导专家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理科 梅其霞教授 记者 苏云丽 通讯员 袁儒青;孩子爱挤眉弄眼可能是抽动障碍[N];医药导报;2009年

3 福建医大协和医院儿科 副主任医师 陈燕惠;什么是儿童“抽动障碍”?[N];福建科技报;2002年

4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主任 秦炯;别把抽动障碍当成坏习惯[N];健康报;2011年

5 衣晓峰 李华妍;最新研究表明:抽动障碍儿童心理行为干预非常关键[N];中国医药报;2007年

6 钱勇;孩子爱做鬼脸也是病[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7 本报特约专家 郝学儒;孩子爱做鬼脸是什么病[N];健康时报;2005年

8 熊江雪;两招防宝宝“疰夏”[N];健康时报;2007年

9 付东红;多动症不会随年龄增长自然缓解[N];健康报;2007年

10 熊江雪;宝宝中暑急救“掐一掐”[N];健康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韦建国;安效先学术思想总结及从肝风夹痰论治儿童抽动障碍的疗效和机制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8年

2 彭晓宇;成人抽动障碍的临床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群燕;小儿抽动障碍持续注意的临床研究[D];浙江大学;2019年

2 程增玉;抽动障碍与RBP、叶酸、VB12相关性分析及静心止动方联合VAD疗效观察[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9年

3 钟得香;托吡酯等抗癫痫药物治疗抽动障碍伴临床下放电的疗效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9年

4 张伊;食物不耐受与抽动障碍关系分析及“缓肝理脾”治疗经验[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9年

5 薛宇航;静心止动方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动态疗效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6 刘来;以临床为平台探讨遗传因素对抽动障碍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7 律萌萌;王雪峰教授运用缓肝熄风化痰法治疗小儿抽动障碍临床疗效观察[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8年

8 王佳;文静汤对抽动障碍小鼠模型行为学及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影响[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8年

9 侯晓瑶;基于数据挖掘的韩斐教授辨治抽动障碍临床经验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8年

10 徐嘉兴;静心止动方对抽动障碍患儿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106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6106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7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