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根治治疗疗效分析

发布时间:2020-04-03 06:31
【摘要】:研究背景和目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不仅是引起成人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瘤、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的关键致病因素,而且儿童中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发展也与其密切相关,还可引起儿童哮喘、过敏性疾病、缺铁性贫血、生长障碍等胃肠外疾病。全世界人群的Hp感染率达50%,已经成为一个全球关注的问题。相关资料证实根除Hp可以降低胃癌的发病率,提高胃肠道溃疡的愈合。但传统的标准三联疗法Hp根除率已下降到80%以下,有很多原因导致Hp根除失败,包括菌株本身的因素、周围环境的因素、宿主的因素、治疗方案以及不同临床疾病等,但最主要的原因是Hp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本地区儿童Hp感染的根除治疗情况,为临床医师选择Hp根除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以2012年1月~2015年10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消化专科门诊就诊的301例确诊Hp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10或14d的Hp根除治疗,疗程结束至少4周后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进行Hp根除评估,若初始治疗失败则进行补救治疗和再次评估,最后判断Hp的临床根除率。药敏试验(K-B法)测定其中119例培养阳性的Hp菌株对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及甲硝唑的敏感性。结果:(1)初始治疗中OAC方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根除率为42.3%(95%可信区间35.8%~48.8%),非OAC方案(含铋剂疗法,呋喃唑酮三联疗法,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根除率为56.7%(95%可信区间44.7%~68.7%),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初始治疗中含铋剂疗法根除率为50.0%(95%可信区间33.2%~66.8%),标准三联疗法[PPI(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s)+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或PPI+甲硝唑+克拉霉素]根除率为41.2%(95%可信区间34.4%~48.0%),两者根除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56例初始治疗OAC方案治疗失败后行补救治疗,铋剂四联疗法(PPI+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胶体果胶铋,PPI+阿莫西林+呋喃唑酮+胶体果胶铋,PPI+呋喃唑酮+克拉霉素+胶体果胶铋)根除率为58.3%(95%可信区间42.0%~74.6%),呋喃唑酮三联疗法(PPI+阿莫西林+呋喃唑酮,PPI+呋喃唑酮+克拉霉素)根除率为55.0%(95%可信区间33.4%~76.6%),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119株Hp培养阳性并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其对阿莫西林不耐药,对克拉霉素和甲硝唑的耐药率分别是27.7%和63.9%,其中80例药敏试验结果耐药的患儿初始治疗选用非耐药方案,结果显示克拉霉素及甲硝唑耐药11例,非耐药方案根除率为81.8%(95%可信区间48.0%~98.0%);甲硝唑耐药61例,非耐药方案根除率为55.7%(95%可信区间43.2%~68.2%);克拉霉素耐药8例,非耐药方案根除率为100%(95%可信区间63.0%~100.0%)。85例初始治疗OAC方案Hp根除结果和克拉霉素体外药敏试验结果符合率为50.6%。结论:儿童Hp感染的临床根除治疗中,疗程10或14d的初始治疗方案和补救治疗方案的根除率(95%可信区间)均未能达到目标根除率80%,含铋剂疗法的根除效果无明显优势,可能主要与抗生素耐药率升高有关,药敏试验为基础的治疗仍然是儿童Hp感染根除治疗的首选。
【图文】:

流程图,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流程图


3.1各根治方案的根除率逡逑2012年1月一2015年10月门诊301例确诊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的根除治疗流程逡逑图(见图1),,初始治疗及补救治疗疗程均为10或14d,治疗结束至少4周后采逡逑用13C尿素呼气试验进行评估,最后判断各根治方案的根除率(见表1,表2)。逡逑幽门键耔苗感染患儿逡逑初始治疗10或14d逡逑逦^逦逡逑治疗结束至少4周后卞屎素呼气试验逡逑_\/邋邋y逡逑阳性逦阴掩逡逑逦4^逦4/逡逑来接受补救治疗逦|补救治疗10或14d逡逑逦V逦逡逑治疗结束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25.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项立,卓卫华,唐沂,刘智屏;疗程对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率及其疗效影响[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4年11期

2 杜伟;;对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应用中西医联合疗法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年07期

3 李岩;张万岱;;口腔洁治提高胃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率[J];医学与哲学(B);2012年05期

4 何洪高;;序贯治疗消化性溃疡50例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年15期

5 王雪东;王淑红;;家族聚集性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年44期

6 付保忠;岳丽萍;;埃索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年02期

7 尚昆;;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比较分析[J];当代医学;2015年11期

8 汪胜林;王建宁;翟启智;朱祖明;张振玉;;益生菌序贯治疗在提高幽门螺杆菌再根除率中的作用[J];吉林医学;2017年09期

9 张建中;;中国幽门螺杆菌治疗低根除率现状及应对策略[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7年06期

10 柯金珍;郑建玮;谢黎崖;陈丰庆;洪俩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2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沈洪;程多慧;;扶正祛邪法联合西医四联根除方案提高Hp根除率的临床疗效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三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沈洪;程多慧;;扶正祛邪法联合西医四联根除方案提高Hp根除率的临床疗效观察[A];第二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消化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3 沈洪;程多慧;;扶正祛邪法联合西医四联根除方案提高Hp根除率的临床疗效观察[A];全国中西医结合发展战略研讨会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会论文汇编[C];2011年

4 李晓玲;曹红华;;溃疡病中医辨证分型与HP根除率[A];中国中西医结合第十九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消化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5 刘庆东;李岩;;链霉蛋白酶联合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影响分析[A];第二十五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6 杜奕奇;;肠道微生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A];2012中国消化系疾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2年

7 王素梅;崔霞;;调胃止痛灵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53例临床观察[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8 许晓艳;张学洁;王静;杨强;;清热化湿方联合三联疗法治疗H.pylori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观察[A];第二十五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9 夏态军;唐跃华;王双养;徐冬萍;;左金丸辅助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疗效观察[A];中国转化医学和整合医学研讨会论文综合刊[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本报记者 吴苡婷;幽门螺杆菌侵害有望50年内彻底解决[N];上海科技报;2017年

2 付东红;耐药是导致Hp根除失败的主因[N];中国医药报;2007年

3 林辉龙 陈锐波 郑克衍;方案合理化经济又有效[N];医药经济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韩然;重庆市农村人群幽门螺杆菌耐药水平、CYP2C19基因多态性调查及个体化治疗方案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2 张曼华;不同抗生素对肝螺杆菌的抑制效应及生态菌对根除肝螺杆菌后再感染的预防作用[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溢;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根治治疗疗效分析[D];浙江大学;2018年

2 张慰;辨证应用中药联合西药标准三联疗法提高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的临床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3 程多慧;扶正祛邪法联合西医四联根除方案提高Hp根除率的临床疗效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金红顺;内镜下不同分期消化性溃疡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的比较[D];吉林大学;2016年

5 田s

本文编号:26130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6130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1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