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临床分析
发布时间:2020-04-16 09:28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影像学、内镜及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1.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1年-2017年间,确诊EG患儿共33例,其中男20例(60.6%),女13例(39.4%)。发病年龄10月~12岁。其中小于1岁者1例,1~3岁者4例,3~6岁者5例,大于6岁者23例。2.观察指标:记录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包括: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嗜酸粒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清学指标: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清学Ig E、过敏原、便常规、腹水常规;骨穿;影像学检查:包括腹部三维超声、腹部CT;内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治疗方案及转归。结果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75.7%,25/33)、呕吐(30.3%,10/33)和腹泻(21.2%,7/33)为主,其余症状还有便血(9.09%,3/33)、腹水(3.03%,1/33)、双下肢水肿(3.03%,1/33)等。7例存在外周血血红蛋白降低(21.2%,7/33),13例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39.4%,13/33),18例总Ig E增高(54.5%,18/33),23例存在食物或呼吸特异性Ig E阳性(69.70%,23/33),7例大便隐血试验阳性(21.2%,7/33)。28例患儿行全腹CT检查,其中盆腔积液13例(46.43%),淋巴结增大12例(42.86%),小肠肠壁增厚4例(14.29%),胃壁增厚2例(7.14%),直肠增厚2例(7.14%),结直肠壁增厚2例(7.14%),腹腔积液1例(3.57%),十二指肠壁增厚1例(3.57%)。33例均行内镜检查,其中33例胃镜,3例同时行结肠镜检查,胃镜主要组织改变为红斑渗出、黏膜充血水肿、充血颗粒样增生、出血、黏膜紫泡样变、糜烂等,黏膜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黏膜炎症,伴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20/HPF),嗜酸性粒细胞主要集中在十二指肠者17例(51.5%)、胃窦者10例(30.3%)、胃角者3例(9.1%)。3例行结肠镜检查,组织改变为充血水肿、溃疡、糜烂、血管纹理不清,主要病变部位分别为回肠末端及乙状结肠。33例患儿经饮食回避、抑酸、抗过敏、皮质类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规范治疗,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仅有1例于5年后复发1次。结论儿童EG的临床表现多样且缺乏特异性,临床上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及Ig E水平升高、食物特异性Ig E阳性可作为辅证,确诊仍需要黏膜病理嗜酸性粒细胞浸润≥20/HPF。治疗上,饮食回避、抑酸、抗过敏、皮质类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常规疗法可取得满意疗效。
【图文】:
注:A 为胃部陈旧性出血、渗出;B 为十二指肠球部充血水肿并增生改变;C 为十二指肠粘膜紫泡样改变及糜烂。图 1 EG 患儿胃镜检查结果注:D 为乙状结肠、直肠轻度充血,血管纹理不清;E、F 为回肠末端粘膜充血。图 2 EG 患儿肠镜检查结果3.7 治疗及预后患儿依据临床症状及辅助检查结果轻重的不同,分别给予不同治疗方案。33例患儿中共有 16 例行静脉激素治疗,并出院后院外口服激素治疗,总疗程 6~8D E F
注:D 为乙状结肠、直肠轻度充血,血管纹理不清;E、F 为回肠末端粘膜充血。图 2 EG 患儿肠镜检查结果3.7 治疗及预后患儿依据临床症状及辅助检查结果轻重的不同,分别给予不同治疗方案。33例患儿中共有 16 例行静脉激素治疗,并出院后院外口服激素治疗,总疗程 6~8周。其余疗法有静滴抑酸药(如兰索拉唑、奥西康),口服白三烯受体抑制剂(如孟鲁司特钠),益生菌制剂,以及回避食物过敏原等,经过系统治疗,所有患儿临床症状均有明显缓解。其中仅有 1 例患儿于 5 年后复发 1 次。4 讨论嗜酸性粒细胞是人体内白细胞的一种,起源于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异常增多并聚集于胃肠道便称为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4-6]。首例 EG 患者发现于 1937 年[7],Kaijser 在 1937 年首次报道了 EG,,之后新发病例不断发现,在 1950 至 1986 年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25.7
本文编号:2629632
【图文】:
注:A 为胃部陈旧性出血、渗出;B 为十二指肠球部充血水肿并增生改变;C 为十二指肠粘膜紫泡样改变及糜烂。图 1 EG 患儿胃镜检查结果注:D 为乙状结肠、直肠轻度充血,血管纹理不清;E、F 为回肠末端粘膜充血。图 2 EG 患儿肠镜检查结果3.7 治疗及预后患儿依据临床症状及辅助检查结果轻重的不同,分别给予不同治疗方案。33例患儿中共有 16 例行静脉激素治疗,并出院后院外口服激素治疗,总疗程 6~8D E F
注:D 为乙状结肠、直肠轻度充血,血管纹理不清;E、F 为回肠末端粘膜充血。图 2 EG 患儿肠镜检查结果3.7 治疗及预后患儿依据临床症状及辅助检查结果轻重的不同,分别给予不同治疗方案。33例患儿中共有 16 例行静脉激素治疗,并出院后院外口服激素治疗,总疗程 6~8周。其余疗法有静滴抑酸药(如兰索拉唑、奥西康),口服白三烯受体抑制剂(如孟鲁司特钠),益生菌制剂,以及回避食物过敏原等,经过系统治疗,所有患儿临床症状均有明显缓解。其中仅有 1 例患儿于 5 年后复发 1 次。4 讨论嗜酸性粒细胞是人体内白细胞的一种,起源于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异常增多并聚集于胃肠道便称为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4-6]。首例 EG 患者发现于 1937 年[7],Kaijser 在 1937 年首次报道了 EG,,之后新发病例不断发现,在 1950 至 1986 年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25.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小红;徐益萍;卢美萍;;88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住院患儿临床表现及病因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年03期
2 郭静;孙成都;王永华;柴国君;郭明洲;;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临床特点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4年06期
3 王如美;时志民;李海涛;;原因不明的嗜酸粒细胞增多症36例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8年12期
本文编号:26296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62963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