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先天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及慢性肉芽肿病的基因分析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0-04-21 22:15
【摘要】:第一部分5例先天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的临床特征与家系BTK基因分析 目的:探讨广西5例先天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患儿临床特点及其家系与Bruton′s酪氨酸激酶(BTK)基因的关系和BTK基因突变类型。 方法:对2005年~2010年在本院临床拟诊为XLA的5名患儿,采用传统法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后提取RNA,逆转录获得cDNA,以及提取患儿gDNA,突变的信息结果经PCR产物测序获得;同时收集其相关的临床资料,将其临床表型与基因型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临床特征结果:5例患儿皆为男性,临床表现中均存在反复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主, 4例无咽扁桃体,3例伴关节炎并发症,疾病可致患儿生长发育落后及营养不良;5例患儿免疫球蛋白、CD19+百分比均明显降低。基因检测结果:1例患儿BTK基因外显子及拼接位点未见异常,余4例BTK基因皆存在突变位点,其中2例基因分析为新突变位点,突变类型为新位点无义突变(1402 CT、1344 delC)2例、已报道hnRNA剪接位点突变(IVS17 -2AG)1例以及框移突变(1713-1716del TTTG)1例,4例突变皆位于酪氨酸激酶(tyrosine kinase,TK)区。 结论:⑴本研究发现2例XLA未报道的新突变位点,皆为无义突变;4例XLA患儿的BTK基因突变位点皆位于TK区。⑵XLA患者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关节炎并发症与BTK基因突变的编码区位点、类型之间存在一定关系,但本组例数偏少,尚需进一步研究。 第二部分2例慢性肉芽肿病的临床特征与CYBB基因分析 目的:探讨广西2例慢性肉芽肿病(CGD)患儿临床特点及其家系与CYBB基因的关系和CYBB基因突变类型。 方法:收集2005年~2010年在本院临床拟诊为CGD 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同时采集其外周静脉血提取患儿及相关母系亲属gDNA,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CYBB-DNA 13个外显子,突变的信息结果经PCR产物测序获得。 结果:临床特征结果:2例为男性,外周血免疫细胞分型T、B细胞计数均正常,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增高,流式细胞术呼吸爆发实验NAPDH氧化酶活性皆降低。基因检测结果:1例CYBB基因存在突变位点,为未报道新突变位点,突变类型为错义突变(1296 GT)位于NADPH区;1例CYBB基因未见异常。 结论:本研究发现一例新错义突变,突变位点于NADPH结合区,Exon10,G412V。
【图文】:

淋巴细胞,吸管,离心管


收集于 2005 年~2010 年在本院住院治疗,临床拟诊 XLA 的患儿 5 名,采集患儿及一级亲属外周血约 2ml 至无菌 ACD 抗凝管用于提取 DNA,,4ml至无菌肝素钠抗凝管抽提 RNA,两者皆用于进行 XLA 的 BTK 基因分析。2.2 分离 PBMCs(Ficoll 法)⑴在 4ml 抗凝血中,加入 4ml 1×PBS,充分混匀。⑵吸取淋巴细胞分离液(Ficoll 液)4ml 置于另一 15ml 离心管中。⑶垂直放置离心管,用吸管吸取混匀的血液。吸管置于离心管内,吸管口在 Ficoll 液的液面以上,同时沿管壁做圆周转动。将吸管内的血液轻轻的、均匀的平铺于 Ficoll 液的液面上(如 Figure 1-1A);或者至一毛细滴管于已盛以上混合血液的离心管底,缓缓加入 Ficoll 液于血液下(如 Figure 1-1B);保持两者界面清晰(如 Figure 1-1 C)。

血症,携带者,杂合,母亲


图 1-7. 5 个先天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突变位点图Figure 1-7. Detailed map of mutation in 5 congenital agammaglobulinemia1.4.2 克隆结果:例 5 母亲外显子 16 位点曾 3 次检测为杂峰,考虑该女性为杂合携带者因其中一条链缺失较多(4 个)碱基,导致测序时存在两型 DNA 条带同时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72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美红;张建华;;慢性肉芽肿病及其基因突变[J];国际儿科学杂志;2006年06期

2 王晓川;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合并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上海医学;2003年07期

3 陈同辛;王玺;;原发性免疫缺陷病诊断标准[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年09期

4 王晓川;;原发性抗体缺陷病的诊断和治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年21期



本文编号:26358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6358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3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