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疗法和超声心动图检测在几种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2 20:12
【摘要】:研究背景及目的: 先天性心脏病是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疾病,以往外科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但手术与创伤、麻醉与体外循环、输血与围手术期等问题始终困扰着人们。介入治疗是近些年来国际医学界崛起的一门新兴科学,是继外科学类、内科学类的临床医学领域的又一重大分支。它以其微创,代替了过去很多外科创伤很大的手术,又达到了内科希望根治的目的。 全世界自19世纪60年代首先开展了先心病动脉导管未闭的封堵治疗,其后陆续开展了其它简单先心病的介入治疗,但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介入器械的不断研制改进,使其向安全、有效、操作简单、恢复快等方面跨进了一大步,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介入热潮。 由于先心病介入治疗事业起步较晚,所以目前关于先心病介入治疗的适应证、介入治疗中封堵器的种类、大小、封堵方法的选择、治疗后的近期及中远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等许多问题仍未得到定论,迫切需要研究解决。针对这种情况,,本课题主要是为了研究:1、肺动脉瓣狭窄(PS)、动脉导管未闭(PDA)、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四种常见的先心病介入治疗的效果,2、不同的先心病介入治疗中,治疗方法、封堵器的种类和大小的选择适应证及疗效,3、超声心动图对介入治疗适应证的选择、封堵器的选择及评价治疗效果所起的作用,4、观察介入术后心电和心脏结构的改变。 研究方法: 本研究对符合条件的89例肺动脉瓣狭窄、230例动脉导管未闭、211例房间隔缺损及120例室间隔缺损患者分别进行介入治疗,于术前、术后1天、1个月、6个月、1年等时间分别行经胸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检查,进行疗效观察,并对不同封堵方法、封堵器间进行对比。 1、(1)选取89例肺动脉瓣狭窄患者行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根据选择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R725.4
本文编号:2636909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R725.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廷亮,王玉林,张建军,靳有鹏,汪翼,韩秀珍;动脉导管未闭个体化介入治疗的初步尝试[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5年03期
本文编号:26369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63690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