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肠道病毒71型感染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8的检测及意义
发布时间:2020-05-11 18:25
【摘要】:目的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 EV71)感染已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暴发和流行,通常引起相对轻的、自限性的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严重者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引起无菌性脑膜炎、脑炎、脑干脑炎、脑脊髓炎、脊髓灰质炎样综合征,少数病人出现致命性肺水肿(pulmonary edema PE)。导致肺水肿的确切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目前认为可能与病毒直接侵犯脑干引起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或(和)脓毒症时细胞因子过度释放引起全身炎症反应,肺血管通透性增高有关。已有研究发现EV71感染合并PE的患儿外周血及脑脊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a (TNF-a)、IL-1β、IL-10、IL-13、γ干扰素(IFN-γ)等细胞因子或前炎症细胞因子明显升高,CD4+T细胞、CD8+T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NK)显著减少,提示细胞因子的改变在EV71感染重症患儿的发病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白细胞介素-18(IL-18)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细胞因子,可通过诱导IFN-y刺激Thl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还可诱导TNF-a、IL-1、Fas配体(FasL)及几种趋化因子等炎症细胞因子产生;同时,IL-18还能和T细胞受体介导的刺激一起诱导初始CD4+T细胞分化为Th2细胞;过度表达可通过促进促炎细胞因子、抗炎细胞因子过度释放、募集中性粒细胞及引起淋巴细胞过度凋亡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最终出现急性器官损害。已有研究发现,IL-18在脓毒症、关节炎的病人及动物模型中高度表达,可通过诱导IFN-γ或募集中性粒细胞引起了组织损伤,包括肺损伤。但是IL-18在EV71感染中的变化及作用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以重症EV71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检测不同病情程度EV71感染患儿血清IL-18含量变化,探讨其在EV71感染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 对象和方法 2009年5~6月河南开封市儿童医院收治、经粪便EV71病毒核酸检测确诊的EV71重症感染患儿共48例,其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1.96±0.97岁(5个月~4岁6个月)。根据病情轻重将患儿分为3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组(central nervous system disease CNSD)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2.37±0.99岁(1岁1个月~4岁1个月),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伴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组(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dysregulation ANSD) 23例,男10例,女13例,年龄1.64±0.77岁(8个月~4岁6个月),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伴肺水肿组(pulmonary edema PE组)5例,男3例,女2例,年龄1.70±1.37岁(5个月~3岁6个月);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 group NC组)15例,男8例,女7例,年龄2.08±0.64岁(1岁~3岁)。 在入院时或机械通气第1d、2d、4d采患儿外周静脉血离心后留血清-70℃冰冻保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患儿及对照组血清IL-18水平。 结果 (1)各组年龄、性别、临床资料比较 1)年龄与性别 对照组与患儿组年龄比较(2.08±0.64 vs.1.96±0.97, Mann-Whitney U检验p=0.27)、性别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ANSD组年龄较CNSD组小(P0.05)。ANSD组、CNSD组、PE组性别比例无差异。(P=0.36) 2)临床统计资料比较 入院时发热天数CNSD组、ANSD组、PE组,无差异(P=0.43)。外周血白细胞总数随病情加重而升高,PE组高于CNSD组(P0.05);PE组高于ANSD组(P=0.08),ANSD组高于CNSD(P=0.07),但无统计学上差异。外周血淋巴细胞数随病情加重而降低,PE组低于ANSD组(P0.05),ANSD组低于CNSD组(P0.005)。中性粒细胞数呈相反变化趋势,随病情加重而升高,PE组高于ANSD组(P0.05),ANSD组高于CNSD组(P0.005)。血糖值PE组高于ANSD组(P0.05),ANSD组高于CNSD组(P0.05)。脑脊液白细胞数CNSD组、ANSD组、PE组,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14)。 (2)血清IL-18水平 1)PE组显著高于ANSD组(P0.005),CNSD组(P0.005)及NC组(P0.005);ANSD组高于CNSD组及NC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 2)不同时相点血清IL-18的变化ANSD组、PE组血清IL-18水平上机第1天高于第2天、第4天(P0.005),上机第2天高于第4天(P0.05)。 结论 (1) IL-18可能参与了EV71感染导致PE的发病过程。 (2)动态观察患儿的IL-18含量变化可能有助于判断EV71感染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I1-18明显升高提示病情重预后不良。 (3)进一步证实了外周血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高血糖提示病情危重。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R725.1
本文编号:2658882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R72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周世力,杨帆,金奇;肠道病毒71型的研究进展[J];病毒学报;2003年03期
2 ;肠道病毒(EV71)感染诊疗指南(2008年版)[J];临床儿科杂志;2008年06期
3 檀晓娟;许文波;;肠道病毒71型的分子流行病学现况[J];中国疫苗和免疫;2008年04期
,本文编号:26588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65888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