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乌司他丁对小儿体外循环期间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变化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5-15 03:00
【摘要】: 背景 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术后肺功能障碍仍然是心血管外科患者的一个主要并发症,如何避免体外循环术后肺损伤一直是实验和临床研究的热点。体外循环引起术后肺损伤的发生机制,目前多认为体外循环引起的系统性炎症反应(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SIR)是导致体外循环术后肺损伤的病理基础。现代研究认为SIR是由免疫机制参与的全身性炎症反应过程,其中细胞因子在CPB后并发症中的重要作用受到了广泛关注,所有的炎性介质中,与体外循环引起术后肺损伤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怔(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关系密切的是IL—8,IL—8作为一种信息分子,它所作用的靶细胞即为各种免疫活性细胞,尤其是炎症过程中心环节的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选择性地滞留于肺毛细血管内,中性粒细胞的游走本身并不导致肺泡损伤,但游走至肺泡内的中性粒细胞可释放大 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 量蛋白酶,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lphil elastase,,NE)是组织破坏的比较重要 的酶,导致肺泡毛细血管渗出形成肺组织水肿,直接影响肺泡的气体交换功能。乌 司他丁(ulinastatin)是从健康人尿中提取纯化的尿胰蛋白酶抑制剂(Urinary Trypsin Inhibitor, UTD,属酸性蛋白质,为一种广谱酶抑制剂。多项研究己经表明乌司他丁 对于由于体外循环介入而导致的各种蛋白酶及炎性介质对机体的损伤有明显的抑制 作用。近年乌司他丁作为一种广谱蛋白水解酶抑制剂被临床广泛应用,但在小儿体 外循环中应用报道甚少。本研究旨在观察乌司他丁对小儿体外循环期间IL一8、NE 变化的影响,了解乌司他丁对小儿体外循环诱发的肺损伤是否有一定保护作用。 方法27例患儿均为房室水平左向右分流型心脏病,行择期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 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实验组U组。C组不给药,U组给总量1.5万单位/KG体重 的UTI,分别在麻醉诱导后10分钟、CPB开始时和主动脉开放时各给1/3量,。在 麻醉诱导后(Tl)、ePB结束即刻(TZ)、CPB后lhr(T3)、epB后1 Zhx(T4)、ePB 后24hr(TS)时间点取挠动脉血Zml,用双抗夹心法酶联吸附实验定量测定血浆中 IL一8和NE水平。在CPB后1小时、CPB后2小时、CPB后4小时点测动脉血气, 记录各时点气道平均压和吸入氧浓度,计算肺泡一动脉氧分压差(P(A一a)o2),收集术后 呼吸机支持时间。 结果 麻醉诱导后CPB前两组的IL一8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停CPB后即 刻两组IL一8水平上升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CPB术后1小时点IL一8水平继 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 续上升,C组上升明显,与CPB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U组该时点IL一8 水平上升不明显,与CPB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U组IL一8水平在术后 小时点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2.麻醉诱导后CPB前两组的NE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停CPB后即 刻,两组NE水平均比CPB前上升,C组上升幅度大于U组,C组该时点与术前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P0.05),U组该时点NE上升不明显,与术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 0.05),CPB术后1小时NE水平C组继续上升,与CPB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 0.05),而U组该时点NE水平比CPB术后即刻有所下降,仍高于CPB前水平,但 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后降至术前水平。术后即刻和术后1小时点 U组NE水平明显低于C组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3.U组P(A一a)02在CPB后1小时点明显低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两组呼吸机支持时间无明显差别(P0.05)。 结论乌司他丁可明显抑制小儿体外循环期间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的过度释放,从 而减轻蛋白酶对肺组织的破坏,减低肺泡动脉氧差,对改善肺氧合有一定的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R726.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少锋,陈江谊;乌司他丁对小儿重大手术后的保护作用[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03年04期

2 小竹;;乌司他丁在围手术期的应用研究[J];中国处方药;2008年11期

3 郭玉波;糜英华;杨雪;高登鹏;张霄程;;乌司他丁对重度烧伤患者肝肾功能的保护作用[J];山东医药;2009年29期

4 孙宇,彭宝岗;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对比研究[J];临床医学;2003年03期

5 陈晓琴,周力,王培民,卢娟;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24例[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3年10期

6 王鹏飞,田立,李钊;乌司他丁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药;2004年02期

7 任斌辉,景华,李德闽,李忠东;乌司他丁对肺功能的保护作用[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4年06期

8 沈金美,李李,何小京,姚茂金,常业恬;乌司他丁对心内直视手术患者红细胞脂质过氧化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02期

9 陈晓星,黄霞月,刘平,张小勇,赵志泉;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总结[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2年03期

10 唐晓昱,程颖,刘永锋;乌司他丁对大鼠肝脏低温保存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春亭;秦成勇;张怡婧;孟玫;丁敏;蒋进皎;张继承;任宏生;曾娟;楚玉峰;孟冲;郄国强;于结滨;;乌司他丁对脓毒症小肠功能保护及机制的实验研究[A];第三届重症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史火喜;袁又能;;乌司他丁对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手术期治疗的临床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10届全国胰腺外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3 黄萍;李军;樊理华;连庆泉;;乌司他丁对老年骨科患者止血带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A];2009年浙江省麻醉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谷甸娜;陈永平;卢洁;张磊;郑毅;张晓华;郑明华;;乌司他丁对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肝组织中血红素加氧酶-1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A];2009香港-北京-杭州内科论坛暨2009年浙江省内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李文华;;乌司他丁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研究[A];第十一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06年

6 张庆洋;孙建平;张水良;陈高才;孟朝辉;刘文阳;;乌司他丁在严重烧伤早期中的应用[A];第六届全国烧伤救治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施荣;;乌司他丁调控脓毒症大鼠TNF-α、IL-6、IL-10水平的研究[A];第三届重症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陈寿权;周世方;李章平;章杰;晏平;黄唯佳;程俊彦;李惠萍;;乌司他丁对心肺复苏后大鼠脑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超微结构的研究[A];2009年浙江省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施荣;熊旭东;李淑芳;;乌司他丁调控脓毒症大鼠TNF-α、IL-6、IL-10水平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10 陈寿权;周世方;李章平;章杰;晏平;李惠萍;黄唯佳;程俊彦;;心肺复苏后大鼠脑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超微结构变化及乌司他丁的作用[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冯友根;蛋白酶抑制剂乌司他丁[N];中国医药报;2004年

2 ;吸烟对牙周基础治疗前后龈沟液量和弹性蛋白酶水平的影响[N];中国医药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王勇;优秀企业文化 为创新药物奠定基石[N];医药经济报;2005年

4 冯友根;弹性蛋白酶抑制剂西维来司钠[N];中国医药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郑智敏;临床系统型研究基金中国试水[N];医药经济报;2009年

6 ;上实医药 打造优良医药资产平台[N];中国证券报;2007年

7 张中桥;中性粒细胞引起皮瓣损伤的机制[N];中国医药报;2004年

8 华讯 颖生 张化 新;医学前沿[N];医药经济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左朝胜;奖励中的生产力[N];科技日报;2007年

10 张国民;首个治疗“非典”新药进入临床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洪军;弹性蛋白酶优良菌种选育及酶功能特性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3年

2 陈启和;弹性蛋白酶发酵工艺及其发酵动力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3 赵正源;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4 赵致广;多型核粒细胞弹性蛋白酶与肾癌相关性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5 章宏;1.人巨噬细胞金属弹性蛋白酶在胃癌细胞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胃癌和结肠癌患者二氢嘧啶脱氢酶基因多态性与5-FU代谢及临床意义探索[D];浙江大学;2006年

6 石佳;乌司他丁和氨甲环酸对心脏外科手术中出凝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7 黎冬暄;大鼠肝枯否细胞在急性胰腺炎肺损伤中的作用[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8 刘健;溶酶体半胱氨酸蛋白酶生理功能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9 王古岩;乌司他丁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病人炎症反应的影响[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10 张怡婧;脓毒症大鼠小肠屏障功能损伤和药物干预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欣玮;乌司他丁对小儿体外循环期间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变化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4年

2 李风花;乌司他丁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3 张鹤;尿蛋白酶抑制剂对犬移植胰腺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4 魏玮;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呼吸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5 刘庆远;乌司他丁在经皮体外循环中对犬心肌的保护作用[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6 王冬;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肾损害时TXA_2、PGI_2的变化及乌司他丁、大黄干预的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2年

7 陈婷婷;蛋白酶抑制剂乌司他丁对于创伤失血性休克兔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3年

8 贡旭楠;百草枯中毒大鼠肺损伤的基础研究及乌司他丁治疗的最适剂量[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强;体外循环患者血浆细胞因子水平与呼吸指数的相关性研究及乌司他丁对其影响[D];大连医科大学;2009年

10 刘四清;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肺损伤时IL-6、TNT-α、氧自由基的变化及乌司他丁大黄干预的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6643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6643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9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