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儿童双侧肾母细胞瘤15例临床分析

发布时间:2020-05-15 03:27
【摘要】:目的:肾母细胞瘤属胚胎性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双侧肾母细胞瘤较为少见,占肾母细胞瘤的3%~10%,发病年龄低于单侧肾母细胞瘤,其治疗相对复杂且生存率更低。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该病的预后较前有了极大的提升,但国内缺乏相关大宗报道。本研究旨在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5例双侧肾母细胞瘤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临床特点、围术期变化、随访情况,提高对双侧肾母细胞瘤的认识。资料与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18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小儿外科经临床确诊的双侧肾母细胞瘤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病理分型、手术情况、化疗方案、随访转归,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不同分组资料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检验,对有意义生存资料采用Log-rank检验对进行生存分析,取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000年1月至2018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小儿外科共收治15例双侧肾母细胞瘤患儿,男性患儿9例(9/15,60%),女性患儿6例(6/15,40%),男女比例3:2。最小发病年龄3月,最大发病年龄25月,平均发病年龄为10.2±6.3月。临床表现腹部包块14例(14/15,93.33%),其余临床表现为血尿、腹痛、贫血、乏力、肿瘤压迫症状等。肾脏肿瘤最大直径大小不一,最大130mm,最小25mm,平均值为80±28.5mm。伴发畸形者6例(6/15,40%),其中1例伴发偏身肥大,4例伴发单侧或双侧隐睾,2例隐睾合并尿道下裂,1例双侧虹膜缺如。截至本研究随访结束,长期存活者6例,最长存活时间已达12年。无伴发畸形的双侧肾母细胞瘤患儿的3年生存率为77.78%,伴发畸形者3年生存率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预后良好型(FH)和预后不良型(UH)3年生存率分别为77.78%和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是否行术前化疗、临床分期、发病年龄、性别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儿童双侧肾母细胞瘤的发病年龄早于单侧肾母细胞瘤,腹部肿块是主要首发症状;2.是否伴发畸形是影响儿童双侧肾母细胞瘤预后的重要指标:伴发畸形者预后明显差于未伴发畸形者;组织病理学分型可用于预测儿童双侧肾母细胞瘤预后:FH型预后好于UH型;3.儿童双侧肾母细胞瘤预后较单侧肾母细胞瘤差,3年生存率为53.3%。
【图文】:

发病年龄,肾脏肿瘤,尿道下裂,双侧隐睾


结果1 一般资料男性患儿 9 例(9/15,60%),女性患儿 6 例(6/15,40%),男女比例 3:2。小发病年龄 3 月,最大发病年龄 25 月,平均发病年龄为 10.2±6.3 月。临床表腹部包块 14 例(14/15, 93.33%),其余临床表现为血尿、腹痛、贫血、乏、肿瘤压迫症状等。肾脏肿瘤最大直径大小不一,,最大 130mm,最小 25mm,均值为 80±28.5mm。伴发畸形者 6 例(6/15,40 %),其中 1 例伴发偏身肥大,例伴发单侧或双侧隐睾,2 例隐睾合并尿道下裂,1 例双侧虹膜缺如。截至本究随访结束,长期存活者 6 例,最长存活时间已达 12 年。CT 图像上,肾母细瘤多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肿物,膨胀性生长,包膜完整,与周围分界清楚,分可见钙化灶;增强扫描时,肿瘤呈不均匀强化,其中肿瘤实质强化较轻,肿瘤边缘和残余肾实质因为压迫而强化明显,见图 1。死亡原因多为复发及转后家属放弃治疗或者恶病质。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737.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McVay M.R.;Keller J.E;Wagner C.W.;S.D. Smith;刘凯;;脂母细胞瘤的手术治疗[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儿科学分册);2006年11期

2 郑鸿,龚德根,王洋;肺胚母细胞瘤1例[J];中国肿瘤临床;2002年05期

3 黄志勇,章宜芬,聂进军;对母细胞瘤有深化认识的必要[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0年01期

4 王晓红;;巨细胞性纤维母细胞瘤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J];国外医学.皮肤病学分册;1987年05期

5 许红兵;李树林;冯章民;;空肠平滑肌母细胞瘤腹腔广泛转移1例[J];中国肿瘤临床;1987年02期

6 贺麟;;45.XO/46.XY伴发性母细胞瘤一例[J];佳木斯医学院学报;1988年04期

7 张增庆;;胃平滑肌母细胞瘤(1例报告并国内文献复习)[J];中国肿瘤临床;1988年03期

8 庄赞根,苗雄鹰,伍海南;空肠平滑肌母细胞瘤一例[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1989年02期

9 陈禹门;肺胚母细胞瘤[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1981年03期

10 王绪凯;张茗然;高忠文;穰谋捷;刘光耀;;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母细胞瘤1例[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魏建国;许春伟;邰艳红;王成;刘芳;;胃母细胞瘤7例回顾性文献复习[A];2015年浙江省医学会病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5年

2 秦红;;双侧肾母细胞瘤的手术治疗分析[A];第八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4年

3 郑根水;熊国辉;苏智锋;;耳廓硬化性纤维母细胞瘤1例[A];2007浙江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4 杨大海;王剑;倪道凤;亓放;高志强;李五一;;嗅母细胞瘤患者嗅觉功能评估[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7年

5 范_g;李力;赵大春;崔玉尚;郭峰;韩志军;张志庸;;纵隔神经节母细胞瘤3例报道[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胸外科分册)[C];2006年

6 王丽萍;闫旭;牛春波;陈桂秋;;髌骨软骨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附2例)及文献复习[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宋少辉;;硬化性纤维母细胞瘤一例并文献复习[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十五次全国学术大会暨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医学影像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7年

8 陈扬;付勇;;儿童颈部神经母细胞瘤2例病例报告[A];2016年浙江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6年

9 于静;张可仞;;肠系膜脂肪母细胞瘤1例[A];第八届全国儿童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10 张可仞;贾莹;;肠系膜脂肪母细胞瘤[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小儿外科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芙蓉;哪些情况不能再婚[N];大众卫生报;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祝永康;儿童双侧肾母细胞瘤15例临床分析[D];郑州大学;2019年

2 思治广;脊柱骨母细胞瘤的临床、影像和病理相关性分析[D];南方医科大学;2018年

3 程强;髌骨软骨母细胞瘤诊断与治疗进展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4 曾永娟;小儿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D];兰州大学;2017年

5 张谦;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抗体对肾母细胞瘤生长和转移的抑制[D];郑州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6644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6644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9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