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的免疫遗传学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7 18:30
【摘要】: 目的: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 KD)主要病理改变为全身非特异性血管炎,其病因未明,免疫调节异常,免疫活性细胞过度激活可能是KD的免疫发病机制。免疫细胞过度激活产生的多种细胞因子介导的促炎与抗炎症反应失衡对川崎病的发生、发展和冠状动脉损伤起着重要作用。近年研究发现: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可影响个体细胞因子产生水平和反应强度,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基因多态性密切相关,而二者与川崎病发病的关联,国内外尚无系统研究。本研究对TNF-α和IL-10基因启动子区域4个多态性位点进行分析,旨在探讨TNF-α和IL-10基因多态性与川崎病发病及临床表型的相关性。 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方法检测TNF-α和IL-10基因启动子区4个多态性位点,对96例川崎病患儿及160例正常对照儿童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1)中国汉族儿童TNF-α基因-308(A/G)位点等位基因频率与日本人和美国白人相近;而IL-10基因-1082(G/A)、-819(C/T)、-592(A/C)3个位点等位基因频率与英国人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2)TNF-α基因-308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在川崎病组和健康对照组间无 WP=8 显著性差异;IL-10 -1082、-819、-592 3个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和单体型在两组之间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3)临床表型分析发现:TNF-α-308A基因型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非敏感型川崎病患者中的发生频率高于TNF-α-308G基因型,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67%vs5%,X=90.48,P0.01),前者发生IVIG非敏感型川崎病的相对危险度(RR)是后者的42.25倍(RR 95%CI=15.81~112.88,P0.01)。IL-10-1082A/-819T/-592A单体型在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伤患者中的发生频率高于明显高于Non-ATA单体型, 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52%vs20%,X2=18.36, P0.01), IL-10基因启动子区ATA单体型合并冠状动脉损伤的相对危险度(RR)是Non-ATA单体型的4.26倍(RR 95%CI=2.20~8.25,P0.01)。 结论:TNF-α基因启动子区-308位点多态性与川崎病IVIG疗效有关联,,IL-10基因启动子区-1082/-819/-592单体型与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有关,IL-10基因启动子区-1082A/-819T/-592A单体型可作为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高危人群的基因标志。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R725.4
本文编号:2668986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R725.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付劲蓉,李成荣,周玉峰,周雅德;白细胞介素-10在川崎病炎性细胞因子介导的血管损伤中的作用初探[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1年06期
2 易岂建,杨锡强,李成荣,王莉佳,张远维;川崎病患者淋巴细胞P53基因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1999年03期
3 龚如军,刘志红,陈朝红,刘栋,黎磊石;甘露糖结合蛋白基因多态性在IgA肾病肾组织免疫沉积多样性形成中的作用[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01年02期
本文编号:26689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66898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