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早产儿呼吸衰竭呼吸支持疗效与转归观察及预后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72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欧阳后华;麦泉云;;心肺复苏中呼吸支持的临床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1年16期
2 王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1年14期
3 张昊;;重症肌无力患者麻醉选择的探讨[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4 彭琪;;助壮素中毒12例救治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年18期
5 古庆恩;李信政;上官林峰;;PB760呼吸机常见故障及维修[J];医疗卫生装备;2011年08期
6 李飞燕;;游离胸脐皮瓣移植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术后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1年08期
7 谭德明;潘鹏飞;;不同体位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11年18期
8 刘静;李言民;穆作振;;老年心脏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的麻醉处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年11期
9 阿提开木·买买提依明;茹克亚木·色麦提;;急危重症患者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分析[J];当代医学;2011年25期
10 戴月琴;倪美玉;沈凤丹;金燕英;;无创通气治疗重症甲型H1N14例效果观察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方强;;重症SARS病人的呼吸支持[A];2003全国SARS防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2 李欣;;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CMO)与呼吸支持[A];中国重症医学的创新与发展——第二届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暨第九届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2010年危重病医学全国会议会刊[C];2010年
3 李伟燎;王广欢;张镟;谢肖俊;郑少坤;李建宏;蒋学武;;先天性膈疝的内环境和呼吸支持[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小儿外科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4 唐蕾;时富枝;王勤;;早期干预及家庭干预对早产儿的影响[A];河南省妇产科护理风险管理研讨班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马会民;朱丽美;王小敏;;心脏术后患者长期呼吸支持的护理[A];河南省护理学会外科急危重病人监护学术交流会资料汇编[C];2006年
6 李杨方;蔡芝兰;胡玫;杜琨;沈景;吴玉芹;杨汝文;张曼丽;;早产儿低血糖时胰岛素及C肽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围产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7 曾学庆;刘壮民;张骥;孙俊芳;;呼吸支持在重症创伤救治中的应用(摘要)[A];第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0年
8 邓诗琳;曹丽萍;刘庚样;;危重烧伤患者呼吸功能不全应用呼吸支持的策略[A];全国烧伤早期处理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许磊;惠小平;李能平;郭东风;郑海宁;;危重病人诊治中人工辅助呼吸支持下CT检查应用的研究[A];第十一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06年
10 施云超;;呼吸支持与镇静[A];2007年浙江省危重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松;胸部创伤的呼吸支持[N];健康报;2004年
2 吴一福;格林——巴利综合征发病在我国呈上升趋势[N];中国医药报;2007年
3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急诊科教授 罗学宏;黄蜂蜇人可夺命[N];大众卫生报;2005年
4 吴一福;格林-巴利综合征治疗“三原则”[N];中国医药报;2006年
5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医师 段大为;重症甲流抢救 可尝试ECMO[N];健康报;2010年
6 余志平;欧洲呼吸学会年会关注3大热点[N];中国医药报;2005年
7 谢欣;我国首批呼吸治疗师接受培训[N];中国医药报;2007年
8 魏小刚;收购VersaMed公司 GE发力呼吸机新兴市场[N];中国医药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孔令敏;地震重伤员还好吗[N];健康报;2009年
10 樊寻梅 李春盛 王佩燕 何新华 沈洪;院前急救-院内急诊-ICU[N];健康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朱燕;出生早产儿流行病学特征的前瞻性多中心调查[D];复旦大学;2012年
2 王少根;高频震荡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吸入性损伤的实验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3 马莉;新生儿急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多中心前瞻性临床流行病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4 詹灿阳;早期宫内感染对肺发育的影响及可能机制[D];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莹;晚期早产儿呼吸衰竭呼吸支持疗效与转归观察及预后分析[D];青岛大学;2011年
2 牟鑫;住院早产儿6年回顾性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3 别静洋;不同原因所致早产儿临床特征的比较[D];郑州大学;2010年
4 陈佳;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5 钟美珍;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危险因素前瞻性队列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6 闫佳秀;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与早产儿院内感染的关系及其危险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7 聂韵;早产儿生后有创血压的临床研究[D];南华大学;2012年
8 任香娣;抚触配合早期微量喂养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王洪敏;不同喂养方式的早产儿与机械通气的早产儿宫外生长发育迟缓的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10 唐振;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初步探讨[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715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671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