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功能磁共振成像在儿童遗尿症与儿童多动症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0-06-20 19:05
【摘要】: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是一种无创的、非侵入的技术,现已成为研究脑功能的强有力的工具。大多数的fMRI实验基于血氧水平(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 BOLD)对比原理并通过任务设计或静息状态(resting-state)方法来研究脑部的变化。随着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和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um)等新技术在脑功能研究中的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已经能够从多角度反映人脑功能的异常,在神经科学,磁共振科学及临床科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功能磁共振成像中常见的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包括block任务设计和静息态,然后介绍了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及纤维示踪的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方法,最后部分是功能磁共振成像在两种儿童常见疾病中的应用,即儿童原发性夜间遗尿症(PNE)和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 儿童原发性夜间遗尿症是儿童期的常见疾病,但目前国际上对此的研究相当有限,仅有少量的行为学和眼动实验尝试过对儿童原发性夜间遗尿症的原发性病因进行探索。本文将尝试使用多种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方法对遗尿症的原发性病因进行探索,包括基于任务的功能磁共振成像;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和弥散张量成像。根据实验的结果,我们分析并得到了初步的结论,精炼了儿童膀胱控制的神经模型,并提出了我们自己的看法和结论,为以后的疾病诊断和治疗打下坚实的基础。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因其高流行率,高共患性,高危害性等特点已经成为儿童期心理行为障碍防治之首。当前国际上对ADHD脑功能的结果无法统一,其主要原因是分组不够细致,被试年龄跨度过大。鉴于目前的研究现状,我们扫描了一百多个ADHD儿童和四十八个健康儿童做对照。这这些研究对象,按年龄段和亚型来进行分组,并结合多种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对ADHD可能存在的脑功能异常及相关的神经机制进行探索。在已经完成的DTI研究中,我们的实验结果证实了一些以前文献的报道和看法,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445.2;R749.94
【图文】:

曲线,函数图,过程图,血液动力学


响应函数后的预期BOLD信号;右下图实线是实际的BOLD信号.虚线是预期的BOLD信号。上面的过程我们可以举例来说明,假设我们设计了一个block任务,有两种不同条件的任务设计,并且预期的BOLD信号强弱也不同,我们分别用c和s来表示两种不同条件的任务,用r来表示基线,如图3.1的左上所示,而实际处理过程中,我们会卷积上血液动力学函数,而得到实际的信号,也就是BOLD相应曲线。根据血液动力学函数和BOLD相应曲线,我们可以了解到,当得到一个刺激后,在信号强度上可以得到的反映的时间通常是4一6秒左右,而这个信号的衰减时间通过是20一30秒。因此,要较好的得到磁共振信号响应,并且得到较强的激活强度,通常的任务设计都选择每个block的时间在30秒左右(特例除外)。

界面图,界面


2.IFIS-sa软件编写界面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帅澜;王玉凤;;共患破坏性行为障碍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男孩的执行功能特点[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3期

2 钱英;王玉凤;;共患病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执行功能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3期

3 邹志礼;蒙华庆;李静;胡华;马中锐;杜莲;;品行障碍青少年执行功能的对照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4 崔振菊;王晓媛;史积善;王廷礼;;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推理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年04期

5 YEH Zai-Ting;LIU Shen-Ing;WANG Peng-Chin;;Nonverbal deficit to understand others’minds in high functio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0年07期

6 耿耀国,苏林雁,苏巧荣,丁香平;单纯多动症与伴对立违抗患儿智力和行为比较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08期

7 李文娟,吴艳红,刘艳芳;孤独症个体的记忆与自我知识[J];心理科学;2005年03期

8 林佳燕;傅根跃;刘文庆;;成人心理理论的研究回顾与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03期

9 郭嘉;静进;;孤独症谱系障碍的面部表情认知特征研究进展[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9年06期

10 陈倩;;前瞻记忆研究述评[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丽娟;前瞻记忆的加工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发展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傅丽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认知过程特点及其缺损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金宇;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会认知缺陷的神经心理机制及早期筛查工具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sチ

本文编号:27228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7228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d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