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式教育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功能独立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6-21 22:35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龄产妇的增多、生活压力的增大以及新生儿成活率提高等多方面因素,脑瘫发病率正在呈现上升趋势,小儿脑瘫目前已经成为导致中国儿童残疾的主要原因。小儿脑瘫虽然无法治愈,但可以通过积极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 目的:通过对东莞市残疾儿童康复中心80例痉挛型脑瘫儿童的研究,探讨引导式教育对痉挛型脑瘫儿童功能独立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从而为引导式教育的临床应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方法:将东莞市残疾人康复中心8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传统康复治疗,研究组接受引导式教育,进行6个月的调查研究。采用Gesell量表和修订版韦氏智力量表评价患儿的发育商或智商,DQ(IQ)55分作为筛选入组的标准。采用功能独立性测量儿童版(WeeFIM)量表和中文版PedsQLTM3.0脑瘫量表对两组患儿进行治疗前后功能独立和生活质量的评估,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两组内和组间进步差异是否有显著性。采用SPSS16.0对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两组患儿在经过6个月的治疗后,组内比较功能独立性和生活质量总分都有提高,组间比较研究组比对照组总分提高更为显著,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功能独立性各维度评分,自理能力,转移和行走,认知能力这三个维度研究组评分进步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日常活动,学校活动,转移和平衡,饮食活动这四个维度研究组比对照组进步更加明显,p0.05。语言和交流的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疼痛和疲劳两个维度主要描述的是患儿自身的主观感受,研究对象中多数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不能准确的描述自身感受,因此未进行这两个维度的对比分析。 结论:引导式教育能显著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认知理解能力,从而提高了患儿独立生活的能力,降低了患儿的依赖性,患儿在日常活动,学校活动,转移和行走中能独立完成的频率增多,改善了脑瘫患儿的生活质量,为脑瘫患儿融入社会奠定了功能基础。引导式教育明显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语言和交流能力。引导式教育能明显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功能独立性和生活质量的得分。符合全面康复的原则,值得广大康复机构推广和应用。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742.3
本文编号:2724748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74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振寰,马美美,潘佩光,李玉秀;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模式的探讨——附三结合康复模式治疗脑性瘫痪患儿100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5期
2 许晓燕;杨立星;卜笑松;唐久来;;引导式教育对小儿脑瘫的疗效分析[J];安徽医学;2011年09期
3 杨李;吴德;唐久来;金岚;李晓燕;;引导式教育结合Frenkel训练法对脑瘫患儿平衡功能的疗效研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年03期
4 许小玲;张卫平;;结构化系统训练脑性瘫痪儿童语言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年06期
5 李振华;;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0年15期
6 许娟;;引导式教育在脑瘫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年12期
7 刘冬芝;马彩云;孙瑞平;;引导式教育对脑性瘫痪患儿智能发育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年14期
8 周君;刘红英;邓晖;张翠莲;刘木金;;针刺夹脊穴治疗痉挛型脑瘫的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9年05期
9 吴敏,周安艳,李月梅,尹艳;小儿脑性瘫痪引导式教育训练的功效评价112例[J];实用护理杂志;2002年09期
10 王子才;姜志梅;;中国康复医学会第2届儿童康复学术会议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第9届小儿脑瘫康复学术会议暨国际交流会议[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年24期
本文编号:27247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72474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