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胸微创封堵术与体外循环下治疗儿童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比较
发布时间:2020-06-27 21:21
【摘要】:研究背景与目的: 干下型室间隔缺损(Subarterial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是一种常见的室间隔缺损类型,因为其缺损位置特殊,靠近主动脉瓣膜,曾被认为是微创封堵术治疗的禁忌症。近年来,运用非等边封堵器的对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病人进行微创封堵术治疗逐渐开展,但其封堵成功率与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相比仍较低,易出现主动脉瓣反流等并发症,其临床适应症及手术效果仍有待验证。本研究旨在比较经胸微创封堵与体外循环下治疗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手术效果,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4年9月期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经超声心动图确诊为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患儿的临床资料,行经胸微创封堵术患儿54例,行体外循环下修补术患儿91例。收集两组患儿术前术后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 1.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儿平均室间隔缺损直径小于体外组(P0.01),且主动脉右窦脱垂比例低于体外组(P0.01)。微创组患儿术后ICU气管插管时间、住院时间短于体外组(P0.01);且输血的比例明显小于体外组(P0.01)。 2.微创组患儿术前主动脉瓣轻度反流发生比例显著低于体外组(P0.01),与术前比较,微创组患儿术后三尖瓣轻度反流的发生比例明显减少(P0.01)。两组患儿术前和术后主动脉内径、左房内径、左室内径、左室射血分数、主动脉峰值流速以及术前的肺动脉峰值流速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微创组术后肺动脉峰值流速显著低于体外组(P0.01)。与术前比较,两组患儿术后的主动脉内径、术后主动脉峰值流速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术后的左房内经、左室内径、左室射血分数、肺动脉峰值流速均小于术前(P0.05)。 3.两组术后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发生比例均高于术前(P0.01),两组患儿心律失常出现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微创组术后出现1例封堵器移位、1例心包填塞。两组心包积液发生比例、术后残余分流生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上述并发症以外的并发症。 结论: 经胸微创封堵术是一种治疗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有效术式,与体外循环下治疗该类型室间隔缺损相比,具体有创伤小、ICU内气管插管时间短、住院时间短、输血比例小的优点。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26.5
本文编号:2732118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26.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秦永文;;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二、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1年02期
2 厉传琳;何达;谷茜;刘佳琦;葛智馨;陈英耀;;先天性心脏病发生原因的循证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1年23期
3 陈江华;李彦斌;苏茂龙;孙勇;杨谦;舒涛;;超声心动图在经胸小切口直视封堵房间隔及室间隔缺损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07年03期
4 魏秀勤,任杰,张顺业,焦红梅;小儿室间隔缺损的自然闭合[J];中华儿科杂志;1999年09期
5 邢泉生;庄忠云;泮思林;段书华;荣佑宝;李生德;侯可峰;武钦;;应用新型输送系统经胸微创封堵膜周部室间隔缺损[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7年09期
6 时春艳;赵瑞琳;;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筛查与诊断[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6年02期
7 叶菁菁;蒋国平;张泽伟;李建华;舒强;;小儿经食管超声引导室间隔缺损镶嵌治疗的价值[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3期
本文编号:27321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73211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