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QT间期离散度和心率变异性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9 19:49
【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VVS)QT间期离散度(QTd)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 方法2002年1月~2008年1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一院儿科急、门诊及住院患儿,符合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诊断标准病例共49例,男16例,女33例;年龄7~14岁,平均10.38±2.23岁。匹配28例同期就诊的健康体检儿,男10例,女18例,年龄6~14岁,平均10.56±2.11。其中19例病例组患儿在外院或我院行直立倾斜试验(Head-up tilt table test, HUTT),包括基础倾斜试验及药物激发试验。基础直立倾斜试验方法为试验前平卧20~45分钟,至少禁食3小时,停用血管活性药物5个半衰期以上,让患儿站立在60°的倾斜板床上,45分钟之内观察患儿是否出现阳性反应。药物激发试验采用含服硝酸甘油激发直立倾斜试验,方法为在患儿基础倾斜试验无阳性表现时,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继续维持直立体位20分钟或出现晕厥或晕厥先兆。采用12导联同步心电图机行心电图检查,选择窦性心律波形清晰的12导联ECG3个心动周期,测量率(HR),QT间期,计算QT间期离散度(QT interval dispersion,QTd)。每个导联测3个QT间期,取平均值,至少测9个导联;根据Bazell公式校正心律后得出校正QT间期离散度(QTcd)。动态心电图仪测定24小时动态心电图,通过心率变异性自动分析得出时域值24h R-R间期标准差(SDNN),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和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值(RMSSD)。用SPSS11.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结果(1)病例组儿童HUTT阳性率52.63%(10/19)。(2)对照组患儿HR稍减慢(P0.05),QTmin未见明显变化(P0.05)。病例组QTd、QTcd、Qtmax较对照组显著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HUTT阳性组和HUTT阴性组间QTd值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3)SDNN、SADNN及RMDNN病例组较对照组减小,且病例组SDNN、RMDNN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HUTT阳性组和HUTT阴性组间HRV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1)HUTT、QTd、HRV作为衡量自主神经功能的指标,其变化提示VVS的发病机制与自主神经功能调节障碍密切相关。(2)病例组HUTT阳性率52.63%,与多数报道一致。HUTT作为诊断VVS的准金标准,其阴性不能除外VVS,对VVS的预后无预测价值。HUTT阳性组和HUTT阴性组间QTd及HRV无统计学差异,可能与病例数不足有关,有待于今后大样本观察。(3)病例组患儿QTd、QTcd、Qtmax较对照组显著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随着QTd延长,恶性心律失常及猝死的发病率增高,提示可用该指标对VVS患儿能否发生恶性心血管事件进行预测,其预测价值有待于今后大样本随访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R725.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淑莲,李醒三;血管迷走性晕厥的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5年05期

2 周惠云,兰曦;QT离散度与心自主神经的关系[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0年11期

3 林文华,任自文,童琳,孙学敏,冯晋珠,高萌,丁燕生,周菁,杨俊娟,韩兰唐,梁玉芝;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直立倾斜试验对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诊断价值[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0年04期

4 杜军保;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发病机制与临床诊断[J];中国医刊;2002年06期

5 冉海涛,任红,王志刚,郑元义,张群霞,李小东,许川山;一种新型高分子聚合材料微泡超声造影剂的制备与体外显影实验[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5年10期

6 张清友,杜军保;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华儿科杂志;2002年03期

7 张清友,杜军保,李万镇;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直立倾斜试验对儿童不明原因晕厥的诊断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04年05期

8 黄萍;施虹;王宏伟;程佩萱;杜军保;;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分子学机制[J];中华儿科杂志;2006年05期

9 杜忠东,宋银子,余颂华,任文青,霍泰辉;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患者的脑血流调节障碍[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年02期

10 吴宁;正确深入开展心率变异性、倾斜试验及QT离散度三项检查[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8年04期



本文编号:27342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7342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7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