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颈椎椎弓根数字化测量及螺钉置入导航模板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3 18:43
【摘要】:目的探讨4~12岁儿童颈椎椎弓根形态特征及发育规律,为螺钉置入可行性、螺钉设计及相关生物力学研究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探讨个体化导航模板辅助儿童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1.选取无颈椎外伤及畸形的4~12岁儿童颈椎CT扫描资料60例,将原始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Mimics三维重建软件进行相关指标测量,并按年龄组及节段进行统计分析。2.选取儿童尸体4具,随机分为2组。一组根据其CT扫描资料行三维重建模拟螺钉置入,并测量相关参数,制定手术方案后行徒手置钉实验;另一组根据其CT扫描资料,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快速成型技术设计并制作出相应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个体化导航模板,行该模板辅助下置钉实验。每组分别置入28枚螺钉,采用CT扫描后观察的方法比较其成功率及优良率并行统计分析。结果1.椎弓根宽(PW)、椎弓根高(PH)、椎弓根骨通道全长(TL)及外偏角(e角)总体随年龄呈递增趋势,尾偏角(f角)则变化较小但在不同颈椎角度变化较大。C_1的I值(PW/PH)随年龄变化无差异,且均大于1.0;C_2的I值在各年龄组间变化亦无差异,且均小于1.0;C_3~C_7各年龄组I值由大于1.0渐变为小于1.0。C_1、C_2及C_3~7椎弓根具有不同特征。2.徒手置钉组(D组)共置入28枚螺钉,其中优级11枚(39.3%)、良级10枚(35.7%)、差级7枚(25.0%);个体化导航模板辅助下置钉组(E组)共置入28枚螺钉,其中优级19枚(67.9%)、良级6枚(21.4%)、差级3枚(10.7%)。两组置钉成功率没有差异(P0.05),但两组置入为优级的螺钉有差异(P0.05),E组较D组高。结论1.通过数字三维重建技术对4~12岁儿童颈椎椎弓根进行观测,椎弓根各径线及角度总体随年龄呈递增趋势。不同颈椎节段椎弓根具有不同特征,其发育规律性明显, 4岁以上儿童各颈椎椎弓根形态上具有置入最小3.5mm直径椎弓根螺钉的可行性。2.利用Mimics软件三维重建模拟椎弓根螺钉置入并测量相关参数,应用于临床指导螺钉置入,可提高螺钉置入成功率,但需技术经验积累。3.个体化导航模板辅助儿童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术具有良好的成功率,该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充分体现了儿童置钉个体化原则。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726.8
【图文】:
蒙古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1 年) 7(4) e 角:椎弓根轴线与相应椎骨矢状面间夹角,即外偏角。(5) f 角:椎弓根轴线与相应椎骨水平面在尾侧形成的夹角,即尾偏角。椎弓根轴线
蒙古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1 年) 7(4) e 角:椎弓根轴线与相应椎骨矢状面间夹角,即外偏角。(5) f 角:椎弓根轴线与相应椎骨水平面在尾侧形成的夹角,即尾偏角。椎弓根轴线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726.8
【图文】:
蒙古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1 年) 7(4) e 角:椎弓根轴线与相应椎骨矢状面间夹角,即外偏角。(5) f 角:椎弓根轴线与相应椎骨水平面在尾侧形成的夹角,即尾偏角。椎弓根轴线
蒙古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1 年) 7(4) e 角:椎弓根轴线与相应椎骨矢状面间夹角,即外偏角。(5) f 角:椎弓根轴线与相应椎骨水平面在尾侧形成的夹角,即尾偏角。椎弓根轴线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飞;代耀军;曹s
本文编号:27400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74003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