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振幅整合脑电图联合磁共振成像评估早产儿脑损伤的价值探讨

发布时间:2020-07-04 10:38
【摘要】:目的:通过动态监测不同胎龄(Gestational age,GA)早产儿生后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m,aEEG)联合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探寻能够早期反映早产儿脑功能变化的敏感指标,以及发生脑损伤和神经恢复的时间窗,寻找利用综合手段预测早产儿脑损伤及神经预后最适宜的检查时机。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邯郸市中心医院出生或外院转入生后72h内入住新生儿科的早产儿73例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依据MRI结果分为脑损伤组和非脑损伤组,其中脑损伤组包括:脑室内出血(IVH)、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和脑室周围出血性梗塞(PHI)。对早产儿aEEG和MRI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依据不同出生GA,将研究对象分为GA33周组,33周≤GA37周组两亚组进行分析,分别收集以上早产儿围生期数据,采用美国Nicolet one脑功能监护仪(Cerebral function monitor,CFM)对纳入研究对象的早产儿在生后72h内开始进行首次aEEG监测,然后每2周监测1次直至出院,每次连续监测4h,观察波形特点,分析aEEG背景连续性、睡眠-觉醒周期、下边界振幅和带宽,比较各组新生儿脑功能发育情况。入组早产儿分别于出院前行头颅MRI检查,并将MRI结果与早产儿aEEG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以探讨不同程度影像学改变与新生儿神经系统预后的相关性。结果:(1)两组早产儿aEEG监测中背景活动连续性卡方检验(χ~2=12.47,P0.01),睡眠-觉醒周期卡方检验(χ~2=6.67,P0.05),下边界电压:无睡眠觉醒-周期的早产儿t检验(F=2.14,P0.01),有睡眠周期的早产儿中QS期t检验(F=0.58,P0.01),AS期t检验(F=3.05,P0.01),带宽:QS期t检验(F=6.58,P0.01),AS期t检验(F=10.95,P0.01)。(2)aEEG联合MRI可以敏感的发现早产儿脑损伤,GA33周组在生后2周行aEEG的监测结果与MRI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9,P≥0.05),33周≤GA37周组生后72h内行aEEG的监测结果与MRI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P≥0.05)。(3)两组早产儿aEEG成熟度均受胎龄和矫正胎龄(Postconceptional age,PCA)的影响,随着两者的增加,aEEG背景活动逐渐连续、逐渐出现睡眠-觉醒周期,逐渐出现连续性电压,下边界电压逐渐升高,带宽逐渐变窄。矫正胎龄和同出生胎龄的早产儿比较,连续性电压百分比高、睡眠-觉醒周期的出现率增加、下边界电压较高、带宽较窄。(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两组早产儿在性别、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分娩方式、胎盘胎膜及脐带异常情况、母亲流产史、母孕期合并糖尿病、母孕期合并高血压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脑损伤组与非脑损伤组早产儿相比,aEEG背景活动连续性较差,睡眠-觉醒周期出现频率少,下边界电压较低,带宽较宽。(2)GA33周早产儿行aEEG监测的最适宜的时机为生后2周,33周≤GA37周早产儿的最适宜监测时机为生后72h内。(3)出生胎龄越大,aEEG的表现越成熟,aEEG的成熟度与出生胎龄和生后日龄呈正相关,在相同的矫正胎龄中,较小出生胎龄的早产儿比较大出生胎龄早产儿成熟加速,即宫外生活加速了早产儿脑发育成熟。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722.6
【图文】:

核磁共振,监护仪,美国,邯郸市


2.2.1 主要仪器设备aEEG采用邯郸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购入的美国Nicolet One脑功能监护仪(见图2-1),aEEG监护仪特用电极、导电膏、磨砂膏、手动剃须刀等。头颅MRI采用邯郸市中心医院核磁共振室的德国西门子3.0T核磁共振仪器。

示意图,安放位置,电极,示意图


电极安放位置示意图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康宏;拉热;沈密;;青海高原地区早产儿脑损伤高危因素分析[J];高原医学杂志;2018年02期

2 ;江苏省早产儿脑损伤多中心临床流行病学调查[J];临床儿科杂志;2019年01期

3 李锦芬;俞生林;;早产儿脑损伤及相关高危因素分析[J];中外医疗;2017年28期

4 吴东平;林振浪;;116例早产儿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8年17期

5 赵晓君;周忠洁;张弦;刘锟;严志汉;;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在早产儿脑损伤诊断中的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年12期

6 赵梁育;;早产儿脑损伤的临床分析及防治措施[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36期

7 耿琳琳;甘红红;;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早产儿脑损伤预后的影响[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年01期

8 黄慧婷;;早产儿脑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年12期

9 朱洪煊;姜珏;刘百灵;杨礼;周琦;;超声多声窗联合检查在早产儿脑损伤中的诊断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7年05期

10 李爱丽;;早产儿脑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预后[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岑丽婷;刘振寰;;早期干预对早产儿脑损伤神经发育影响的新进展[A];第十九次全国儿科中西医结合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5年

2 岑丽婷;刘振寰;;早期干预对早产儿脑损伤神经发育影响的新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第三十次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3 岑丽婷;刘振寰;;早产儿脑损伤及干预的文献综述[A];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第三十次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4 岑丽婷;刘振寰;;早期干预对早产儿脑损伤神经发育影响的新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第三十一次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4年

5 岑丽婷;刘振寰;;早期干预对早产儿脑损伤神经发育影响的新进展[A];第七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外治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6 岑丽婷;刘振寰;;早期干预对早产儿脑损伤神经发育影响的新进展[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7 岑丽婷;刘振寰;;早期干预对早产儿脑损伤神经发育影响的新进展[A];第28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大会暨2011年名老中医治疗(儿科)疑难病临床经验高级专修班论文汇编[C];2011年

8 岑丽婷;刘振寰;;早期干预对早产儿脑损伤神经发育影响的新进展[A];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全国第十九届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岑丽婷;刘振寰;;早期干预对早产儿脑损伤神经发育影响的新进展[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八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年会资料及论文汇编[C];2011年

10 岑丽婷;刘振寰;;早期干预对早产儿脑损伤神经发育影响的新进展[A];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分会第十一届全国康复学术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朱国旺 提供;新生儿脑损伤研究逐渐得到重视[N];中国医药报;2002年

2 王振岭;河北医大第一医院发现早产儿脑损伤CT诊断依据[N];中国医药报;2006年

3 记者 徐海涛 周畅;“死婴复活”事发前一周,家长弃婴而去[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4 本报记者 强继霞;为儿童提供优质医疗服务[N];榆林日报;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慧清;早产儿主要严重并发症防治措施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小雪;振幅整合脑电图联合磁共振成像评估早产儿脑损伤的价值探讨[D];河北工程大学;2019年

2 吴倩;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早产儿脑损伤疗效的Meta分析[D];湖北民族大学;2019年

3 黄玮玲;血清UCH-L1、GFAP在早产儿脑损伤中临床意义研究[D];江苏大学;2018年

4 柏文华;缺氧诱导因子1α在早产儿脑损伤模型中对微血管屏障的影响[D];东南大学;2018年

5 疏佳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性的外泌体对早产儿脑损伤模型的免疫调节研究[D];东南大学;2018年

6 葛娟;早产儿脑损伤危险因素回顾性分析[D];皖南医学院;2017年

7 颜凯;早产儿脑损伤的诊疗进展[D];南昌大学;2017年

8 卢雨欣;早产儿脑损伤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及危险评估模型的建立[D];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

9 陈英;早产儿脑损伤与母亲宫内感染及炎症因子的关系探讨[D];山东大学;2015年

10 许丽萍;绒毛膜羊膜炎对小孕周早产儿脑损伤的影响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410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7410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5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