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64层螺旋CT对先天性心脏病术前诊断和术后疗效评价的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9 12:07
【摘要】: 目的: 分析先天性心脏病在手术前及手术后的64层螺旋CT表现,与手术结果及经胸超声心动图对照,探讨64层螺旋CT在先天性心血管疾病术前诊断及术后疗效评价的价值。 材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收集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行64层螺旋CT检查的先心病患者60例。其中男25例,女35例,年龄1~13岁,平均5.8岁,所有病例行术前超声心动图检查且有手术结果。其中24例患者进行了术后64层螺旋CT检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 2、扫描技术: 应用SIEMENS Sensation 64层螺旋CT扫描仪扫描,扫描参数:管电压80-120KV,管电流100-500mA,准直器64 X 0.6mm,螺距0.9,扫描范围:扫描范围从胸廓入口至左隔下5cm。扫描采用双期扫描。对比剂为非离子型对比剂(350mgI/ml),由Ulrich medical missouri高压注射器注入,用量0.6~2.0ml/kg,流速0.5~2.0ml/s。对可合作的患者行屏气扫描,不合作患者检查前给予口服水合氯醛(0.5ml/kg)镇静,并于镇静状态下平静呼吸扫描。 3、后处理方法 扫描后,将扫描数据传送至西门子专用图像处理工作站Leonardo上,采用西门子预装的Functional CT软件处理数据,版本号为Leonardo 2006A。常规行心电门控者以75%R-R间期重建,未行心电门控者按快速大血管扫描模式重建,层厚0.75mm,重建间隔0.3mm;在同步工作站进行容积成像(volume rendering,V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多层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表面遮盖法(shade-surfacedisplayment,SSD)等方法重组。 4、图像分析及统计学处理: 由2名本科室具有丰富心血管影像诊断经验的医师分别分析图像,诊断有分歧时共同回顾协调得出统一结论。 使用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卡方检验、t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一、64层螺旋CT对先心病术前评价 60例患者手术证实者畸形共224处,64层螺旋CT与超声心动图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5.9%和87.1%,两种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有显著性差异(X~2=7.42,P<0.01)。 1、心脏部分畸形:经手术证实共89处畸形,包括心耳并列、房间隔缺损、单心房、心内膜垫缺损、室间隔缺损、单心室、三尖瓣闭锁及漏斗部狭窄。64层螺旋CT漏诊6处,超声漏误诊10处,两种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无显著性差异(X~2=0.159,p>0.05)。 2、心脏一大血管连接部分:经手术证实共46处畸形,包括大动脉错位、主动脉骑跨、右室双出口、肺静脉异位引流,体静脉异位引流。64层螺旋CT误诊2处,超声漏误诊4处,两种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无显著性差异(x~2=0.05,p>0.05)。 3、大血管部分:经手术证实共89处畸形,包括肺动脉狭窄、肺动脉闭锁、肺动脉异常起源、主动脉缩窄、主动脉弓离断、双主动脉弓、共同动脉干、主肺动脉窗、动脉导管未闭、大的体肺侧支动脉等。64层螺旋CT漏诊4处,超声漏误诊22处,两种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有显著性差异(X~2=14.31,p<0.01)。 二、64层螺旋CT对先心病术后评价 1、24例术后随访患者中行一期手术12例,包括3例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6例GLENN分流术,1例B—T分流术,1例中心分流,1例1 1/2心室矫治术。 2、其余12例包括4例TOF根治术,1例右肺动脉—肺动脉吻合术,1例DORV矫治术,2例COA矫治术,1例BJVC重建肺动脉术,1例主动脉弓部补片加宽术,1例主动脉弓离断矫治术,1例肺静脉异位引流矫治术。 3、24例经手术证实畸形共86处,通过直接手术矫治畸形共29处,其余畸形为间接手术矫治或仅估息治疗。此直接手术矫治畸形共29处中,心内畸形手术矫治12处,术后64-SCT检查显示房室缺均已缝闭或修补,并未见残余的分流,RVOT均加宽。TTE误诊1处,将未修补的VSD误诊为己修补,其余TTE术后复查结果与64-SCT结果一致。 心脏大血管连接部畸形直接手术矫治1处,为肺静脉异位引流,术后64-SCT及TTE均显示肺静脉已汇入左房,吻合口无狭窄。 大血管畸形直接手术矫治16处,术后64-SCT检查及TTE均显示PDA、MAPCA均已结扎。64-SCT对手术后的吻合口通畅情况、人造血管的位置与通畅性均能清晰显示,其中1例64-SCT显示IVC人工管腔见血栓形成,TTE未显示。1例主动脉弓离断术后64-SCT显示吻合口不规则狭窄,不光整且可见渗出,TTE未显示,其余狭窄及重建主、肺动脉管腔均显示已加宽,且管腔通畅。 4、本研究对18例紫绀型先心病术前、术后肺动脉管径进行定量评价,因检查时间间隔太短等因素影响,术前比术后肺动脉管径略有增加,但未有明显改善。 5、本组64层螺旋CT发现共23处并发症,TTE发现8处。64层螺旋CT对先心病术后并发症特别是在呼吸系统并发症的诊断明显优于TTE。 结论: 一、64层螺旋CT在先天性心血管疾病诊断中,对心脏部分畸形和心脏大血管连接部畸形的诊断准确率与超声心动图相当,在对大血管部分畸形的诊断中优于超声心动图。可作为先天性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复杂畸形术前诊断的重要检查方法。 二、64层螺旋CT对先心病的手术部位、血管吻合口的位置及通畅情况、人工血管位置及管腔情况和并发的心血管畸形及术后并发症能够清晰显示,有利于全面评价患者状况及再次手术方案的制定。可作为先天性心脏病术后随访的重要检查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R726.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剑;刘大勇;李学庆;;先心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治疗近况[J];中国伤残医学;2011年05期

2 仇慧仙;张园海;陈其;吴蓉洲;项如莲;;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其他畸形病例分析[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1年08期

3 杨燕;李平仙;;老年先天性心脏病误诊13例分析[J];重庆医学;2011年24期

4 郑功远;周志刚;;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年17期

5 相开放;渠川铮;张瑞英;;先心病介入治疗与手术治疗的对比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6 林丽萍;雍怡敏;刘莉;;先天性心脏病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效果比较分析[J];吉林医学;2011年22期

7 朱江;潘海龙;陈洪;苗惠文;代学利;高威;;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43例治疗体会[J];浙江创伤外科;2011年03期

8 张晚霞;袁雪;;先心病儿童脑损伤的研究进展[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1年07期

9 卜庆瑞;;11例先心病产妇行剖宫产的围手术期护理配合[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06期

10 蔡小欣;;如何护理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湘玉;乐高钟;沈阳;陈永前;倪倩;;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患儿红细胞携氧功能状态相关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2 殷义涛;胡中;莫天才;;先心病术后脑水肿、左半身轻度偏瘫康复综合治疗1例[A];第四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3 杨荣泉;张文宾;;宝鸡地区就诊病例先心病流行病学调查[A];CMIA心功能学会和《心脏杂志》编委会联合学术会议摘要集[C];2009年

4 张华;罗丽;;低体重先心病气管内吸痰方法探讨[A];全国心脏内、外科专科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5 吴炳祥;;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8年

6 陈学銮;田丽红;刘红;李宁;乔春玲;;持续质量改进在先心病患儿出院口服药中的应用[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7 赵艳;于亚明;;低体重先心病患儿术后气管插管的护理体会[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全国心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第9届全国糖尿病护理学术交流会议、第9届全国血液净化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张乐君;王云华;;64层螺旋CT对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疗效评价与随访的价值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陶麒麟;陈张根;贾兵;李p

本文编号:27474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7474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2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