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机械通气新生儿的病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0-07-18 22:41
【摘要】: 前言 呼吸衰竭是NICU中常见的危重症,也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胎龄越小,呼吸衰竭发生率越高,作为改善通气和换气功能的有效手段,机械通气在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围产医学的进步和新生儿急救技术的普及,机械通气已广泛应用于我国NICU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大大提高了危重新生儿救治成功率。Derek等报道,美国约1.8%成活新生儿生后需要机械通气治疗,其中62%为早产儿。由于地域及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我国NICU需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新生儿病因可能不尽相同,国内亦未见系统的病因学报道。本文回顾性分析近年于本院NICU住院、诊断为呼吸衰竭并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临床资料,探讨机械通气新生儿的病因及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 收集2005年7月-2007年7月在我院NICU住院、诊断呼吸衰竭并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206例新生儿临床资料,记录新生儿的一般情况、围产期特点、入院时症状体征及入院后的诊治经过,用相关统计学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机械通气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主要病因为呼吸窘迫综合征(29.6%),肺炎(为出生后感染性肺炎)(18.0%),宫内感染性肺炎(14.1%),败血症(10.7%),胎粪吸入综合征(6.8%),重度窒息(6.3%),其中呼吸系统疾病占首位,占72.3%。机械通气早产儿常见病因为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宫内感染性肺炎,机械通气的足月儿主要为肺炎及胎粪吸入综合征。 2、不同胎龄不同原发病导致的呼吸衰竭患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代谢性酸中毒,早产儿以感染所致的代酸最严重。机械通气新生儿最高PIP值和最高吸氧浓度均值无明显差异。机械通气时间越长,氧疗时间越长。 3、机械通气新生儿中早产儿合并脑损伤的发生率(49.2%)明显高于足月儿(33.8%)。全部病例死亡17例,死亡率8.25%,死亡原因分别为继发感染、PPHN、肺出血、气胸、多器官衰竭合并DIC、重度窒息致中枢性呼吸衰竭。 结论 本院NICU中机械通气新生儿的主要病因为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及新生儿肺炎(足月儿),机械通气早产儿脑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足月儿,主要死亡原因为继发感染。加强产前保健,预防早产,避免感染是降低新生儿呼吸衰竭发生率和病死率的关键。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R722.15
【图文】:

足月儿,早产儿,机械通气,多器官衰竭


全部病例死亡17例,死亡率8.25%,其中早产儿n例,足月儿6例,主要死亡原因为继发感染7例,并发PPHNZ例,肺出血2例,气胸2例,多器官衰竭合并DICZ例,重度窒息致中枢性呼吸衰竭2例,见图5。表4,械通气新生儿主要呼吸机参数及撤机后吸氧时间比较早产儿(n=126)足月儿(n二80)尸值最高吸氧浓度0.56士 0.220.61士0.24>0.05机械通气中最高PIP值23.31士 4.4823.66士5.88>0.05(cmHZO)机械通气时间(h)93.0牡 50.7661.55士 41.950.004吸氧时间(d)9名2土 6.945.2肚4, 370.00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辅直!510507广州,钟汝玲!510507广州,李伟生!510507广州,冯哲!510507广州;高频喷射通气联合东莨菪碱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38例临床观察[J];中国航天医药杂志;2000年01期

2 罗世生;一氧化氮吸入疗法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研究进展[J];新医学;1996年03期

3 宋亚君,邱向利,张中馥,贾系群;机械通气在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治疗体会[J];河北医学;1996年05期

4 史志振!315700;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20例分析[J];宁波医学;2000年11期

5 秦佑云,李政玲;新生儿呼吸衰竭呼吸支持治疗的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4年05期

6 许平,唐迎春,孙世志,温以良;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48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4年19期

7 徐琦新;孙月娥;周秦玉;;新生儿呼吸衰竭100例病因分析及诊断标准的探讨[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1987年01期

8 汪志珍;樊友q;张万明;;自制鼻塞CPAP装置和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21例[J];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9 顾卡明,粱北晨;应用东莨菪碱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58例报告[J];淮海医药;1995年04期

10 童笑梅;新生儿呼吸衰竭60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199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清;瞿尔力;黄育丹;邓秀睿;;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A];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暨儿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国家级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2 胡淑英;刘花兰;王能里;陈尚勤;林振浪;;409例新生儿呼吸衰竭临床资料分析[A];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暨儿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国家级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3 张茜;连小兰;白耀;柴晓峰;孙琦;邢小平;;母乳甲状腺激素水平及其对新生儿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王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26例临床观察[A];第三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九卷 预防分卷)[C];2006年

5 孙国栋;于红艳;尹志柱;张彦平;牛小利;王欣;魏淑梅;;母婴血小板血型不合致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实验诊断[A];中国输血协会第五届输血大会论文专集(摘要篇)[C];2010年

6 黄巧玲;冯晓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在婴幼儿血管瘤中的表达及意义[A];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会议、中国人民解放军整形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王妙婵;徐爱芳;张永乐;眭东鸣;;HBsAg阳性产妇所生新生儿的HBV血清标志物及HBVDNA的检测[A];第四届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大会暨传染病诊治高峰论坛、浙江省医学会肝病、感染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李含芬;马树芬;张燕;温琼丽;;新生儿败血症的护理[A];玉溪市第十五届儿科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朱凤才;;乙肝疫苗免后成人无应答免疫策略研究[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10年

10 陈遂;毛江红;罗晓黎;;新生儿室室空气动态消毒观察[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第十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莹莹 实习生 施艳琼;谁来保障新生儿的健康[N];云南政协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李颖;“先心病”:新生儿的“头号杀手”[N];科技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杨楠;月嫂 新兴职业背后的困惑[N];宝鸡日报;2011年

4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赵蓓蓓 上海总队司令部;在应对压力中健康生活[N];人民武警报;2011年

5 通讯员 董自青;心系新生命 情暖千万家[N];济南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李晓宏 黄晓慧;高薪难觅好月嫂[N];人民日报;2011年

7 记者 姚远清;西藏妇儿健康又添新保障[N];健康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朱晓京 胡晓震 见习记者 徐岩;胎记是否需要及时治疗[N];沈阳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王宁采访整理;孕妇高碘 殃及胎儿 急需改善[N];中国食品报;2011年

10 记者 时苏建;脐血托起顺顺生命希望[N];菏泽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欢欢;新生儿呼吸衰竭回顾性多中心临床流行病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马莉;新生儿急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多中心前瞻性临床流行病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媛;机械通气新生儿的病因及影响因素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2 赖娟;湖南省某儿童专科医院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牟劲松;34周及以上新生儿呼吸衰竭病死率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张晓坤;新生儿呼吸衰竭的回顾性临床流行病学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0年

5 赵伟;以人群为基础的亚健康出生新生儿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6 林黎黎;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在新生儿的临床应用研究[D];广州医学院;2010年

7 王莉;听觉脑干诱发电位仪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8 王锦卓;舒芬太尼术后镇痛对剖宫产产妇泌乳及新生儿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0年

9 张美荣;济南市围产期妇女护理服务需求调查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10 詹实娜;Prader-Willi综合征临床表型分析与分子诊断学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615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7615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5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