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皮肤斑贴试验在儿童食物过敏中的诊断价值

发布时间:2020-07-20 12:45
【摘要】:背景:消化道是儿童食物过敏中最常见及最早累及的器官之一。消化道食物过敏主要为非IgE介导的食物过敏,表现为迟发型过敏反应。皮肤点刺试验(SPT)和sIgE检测主要用于IgE介导的食物过敏,而对非IgE介导的食物过敏诊断价值较差。目前,消化道食物过敏的诊断主要依赖于食物的回避/激发试验。因食物回避/激发试验过程耗时且有严重不良反应的风险,在临床上开展极为受限,从而导致过多不必要的食物回避,以及延迟对口服免疫耐受的判断,导致患儿未能及时合理地添加相关食物,进而影响小儿消化系统的发育,甚至体格生长发育。近年来,皮肤斑贴试验(APT)在消化道食物过敏中被认为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对识别过敏原以及判断口服免疫耐受是否建立具有良好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但各方报道并不一致,尚无定论。目的:探讨APT在儿童消化道食物过敏中的诊断价值。如获较好的研究结果,将为消化道食物过敏患儿的诊疗提供一种新型的工具,有利于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同时极大地减少不必要的饮食回避,及早地添加耐受食物,促进胃肠道的发育与儿童的健康。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从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及住院病房就诊的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疑似消化道食物过敏的患儿。在疑诊消化道食物过敏的患儿中进行APT试验及开放性食物激发试验,APT试验结果与食物回避/激发试验相比较,计算APT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107例患儿,女性患儿43例,男性患儿64例,平均年龄9.52月,年龄范围在2-19月。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例数及占比如下:血便62例(57.9%),呕吐35例(32.7%),慢性腹泻24例(22.4%),腹痛15例(14.1%)。与金标准食物回避/激发试验相比,APT总的灵敏度为70.7%,特异度为91.7%,阳性预测值为92.1%,阴性预测值为69.6%,阳性似然比为8.5,阴性似然比为0.3。对于牛奶蛋白过敏,APT的灵敏度为80.4%,特异度为91.3%,阳性预测值为95.7%,阴性预测值为65.6%。对于鸡蛋过敏,APT的灵敏度为52.4%,特异度为93.5%,阳性预测值为84.6%,阴性预测值为74.4%。对于大豆过敏,APT的灵敏度为40.0%,特异度为83.3%,阳性预测值为66.7%,阴性预测值为62.5%。结论:在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疑似食物过敏的儿童中,皮肤斑贴试验是一项诊断食物过敏有效的手段。但APT灵敏度较低,在APT阴性患儿中,仍需要食物激发试验来排除食物过敏。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2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巧;李中跃;;食物激发试验在儿童消化道食物过敏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6年07期



本文编号:27634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7634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6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