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小儿喉乳头状瘤病的中医病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0 20:59
【摘要】: 目的 中医在治疗小儿喉乳头状瘤病的过程中,有一定的优势,其可在术后有效地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本病的复发。但祖国医学介入本病诊疗时间不长,在临床报道中,缺乏大样本对比观察,而针对小儿特殊体质的中医治疗方法也显不足。本研究是在中医药管理局青年科学研究资助项目支持下,旨在通过对古代典籍及现代文献的研究,挖掘对JORRP具有指导意义的中医的理论,并通过大样本、全证候域的证候临床调查,初步确立本病的中医主要临床证型,并较全面地分析本病相关因素的规律,同时观察“专方”对JORRP疾病进程的影响和临床疗效。 方法 理论研究 1通过对古代典籍的查阅与分析,系统分析本病的“中医命名”与“喉科”及“小儿科”特色理论在本病中的应用。 2通过对本病现代研究的回顾性分析,归纳小儿喉乳头状瘤病常见中医证候的分布特点。 3通过对“专方”的拆分解析,从整体上把握其基本方义和主要治法。 临床研究 1对116例患儿进行中医症状调查(包括症状、体征),并通过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多种因素(年龄、性别、发病季节、地域等)的分层研究。 2对116例患儿的症状进行初步分析,并应用“症状加权积分法”,对116例数据,进行分析,初步论述本病的主要证型。 3将116例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通过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一步分析JORRP的证侯规律。 结果 理论研究 1在对古代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初步将本病释名为“喉蕈”,并总结“喉属肺”和“胎毒”理论的源流以及在本病治疗中的应用。 2以现代文献研究为基础,确立本病的主要病机,并确定“前、中、后三期”分型论治的治疗方法,以此设立“专方”,进行中医药辅助治疗。 临床研究 1进行相关因素分析后发现:①患儿性别差异并不十分明显;②首发年龄的峰值,出现在1岁和3岁;③患儿的平均发病天数,多集中在1-3个月,以30天居多;④发病的分布区域,多集中在经济欠发达省份的区县和乡村地区,如河南省、江西省、湖北省和山西省。 2从具体数据分析提示:本病的证型分布,按频次由高至低依此为:痰瘀互阻(23.28%)、痰湿阻滞(19.83%)、气滞痰凝(16.38%)、肺气虚损(12.07%)、脾气虚损(9.48%)、血瘀气滞(8.62%)、阴虚火旺(6.90%)、风寒袭肺(1.72%)和风热袭肺(1.72%)。 3通过两组数据的比较,可初步推论: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平均复发天数具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平均复发天数为31.88天,治疗组平均复发天数为38.96天,说明复发天数延长,中药对于辅助治疗术后小儿乳头状瘤病,有一定的疗效。 结论 理论研究 1由于中医喉科自古至今,对于一病的命名,就纷繁冗杂,故对于本病,则以其突出的体征作为命名依据,终以“喉蕈”命名,较为合理。 2“喉属肺”和“胎毒”理论,是对本病病因病机的阐释和治疗方法的拓展,既是尊古,又是创新。 3利用前、中、后三期分型论治的方法,从整体上把握了本病发展的主要规律,为“主方”的确立以及《小儿复发性喉乳头状瘤病中医诊疗草案》的制定,创造了基础。 临床研究 1通过对116例患儿,进行临床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发现:其流行病分布特征,与国外报道有一定的差异,突出特点为:首发年龄偏早,平均复发天数较短。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本国经济水平较发达国家落后,防病治病意识较淡,如,无论是母亲在怀孕期间身染尖锐湿疣病毒,而未及时医治,传染婴儿,还是出生后婴儿的接种以及护理的不健全,都可造成本病的发生。 2对9种证型的初步分析,认为本病以“虚实错杂”为主,证型繁复。其中,实邪多为“气,血,痰,湿”;虚证,多责之于“肺、脾”二脏。然而,小儿乳头状瘤病发病时,常以相兼证型出现。其原因有三:首先,小儿的特殊体质;其次,病程较长,易于复发;最后,本病病位在咽喉,为多经循行之要道,病发时,可引起多脏受累,故兼症百出。 3通过对中药辅助治疗本病的疗效观察,笔者认为,“专方”具有:一、祛除痰瘀;二、保护真元;三、益气行气;四、顾护阴精的作用,并结合“以方测证”的理论,推知本病的主要症结就在于“痰瘀互结,气阴耗损”。故本方既针对乳头状瘤的特殊病证,、又考虑到小儿的特殊体质,以辨病为先,分型论治为后,达到了中医“标本兼顾”的治疗理念。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R272
【图文】:

患儿,百分比


3.1.2首次发病年龄表1一2n6例患儿首次发病年龄构成首次发病年龄(岁)病例数百分比(%0一12101~28242一16143一25224一16135一876一437~228~119一0010~1111~22

患儿,性别构成


UOn

本文编号:27639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7639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1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