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刻板行为的积极干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6 22:17
【摘要】: 刻板行为是一种低水平的重复性行为,广泛存在于智力落后和自闭症儿童中。在特殊教育的课堂教学中,该行为不仅影响了儿童自身的学习,也对其他同学的学习及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莫大的干扰。许多基层教师倍感无奈,他们迫切需要解决该类行为问题的有效干预策略。 本研究分两部分对自闭症儿童刻板行为的表现、功能和干预情况进行了研究。 第一部分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了解自闭症儿童刻板行为的表现、原因和干预情况。结果显示,80%以上的自闭症儿童会表现出刻板行为,如来回奔跑跳跃、触摸、嗅尝,手指轻掐、轻弹,挥舞胳膊,总拿着某样东西,60%以上的自闭症儿童会表现出诸如抓、捏、戳身体部位,摇摆身体,前后冲,咬东西等刻板行为,而撞头和撞身体的行为最少,分别占51.4%和47.2%。而刻板行为出现的原因是体验感官刺激、对学习任务没兴趣和吸引他人注意等。其中体验感官刺激是最主要的原因。对于自闭症儿童的刻板行为,教师通常采用阻止和要求做出正确行为的方式进行处理,取得了一定的干预效果,但效果难以持久。 第二部分研究是在第一部分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针对自闭症儿童刻板行为的有效干预措施。研究者采用了积极行为支持的方法对两名自闭症儿童的刻板行为进行了干预。功能评估结果表明,刻板行为的产生与环境刺激有着密切的关系。两名自闭症儿童刻板行为的功能是感觉性正强化、社会性正强化和社会性负强化。根据行为的功能,研究者选取了前提事件的控制、替代性行为强化和功能沟通训练等方式进行了干预。经过干预,两名儿童的刻板行为呈明显下降的趋势,干预效果明显。 鉴于本研究结果,建议采用以前期干预为主的综合干预方法,与此同时,为了使干预效果更加有效和持久,加强对基层教师关于自闭症儿童相关知识的培训,并配备相应的辅助教师,将分层教学更好地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R749.94
本文编号:2771367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R749.9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黄伟合;关于儿童自闭症行为矫治法的几个理论问题[J];心理科学;2003年03期
本文编号:27713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77136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