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幼鼠肾间质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

发布时间:2020-07-31 13:02
【摘要】: 目的探讨单侧输尿管结扎模型(UUO)幼年大鼠肾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组织定位表达的趋势、相关性及潜在的病理意义,以及用苯那普利和氯沙坦联合治疗的效应。 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的方法制备实验性梗阻性肾小管间质损伤模型(UUO模型);3-4周龄幼年雄性Wistar大鼠72只,分为正常对照组(24只)、UUO模型未治疗组(24只)、UUO模型干预治疗组(24只),;分别于实验第3、7、14、28天每组各取6只大鼠,取病变肾脏石蜡包埋切片;通过Masson染色评价肾组织常规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肾组织HIF-1α、TGF-β1蛋白的表达,并从时相和组织定位表达趋势上评价HIF-1α与TGF-β1的相关性,探讨HIF-1α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1)常规病理:UUO未治疗组3天即可见各级肾小管扩张,少量炎性细胞浸润,7天肾小管明显扩张,间质内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14天时肾小管间质的病变程度渐加重,有部分肾小管萎缩、坏死,间质细胞增生、纤维素渗出。至28天时,表现为严重的间质纤维化,肾小管广泛扩张、萎缩、坏死,间质细胞大量增生,细胞外基质堆积,纤维素大量渗出,与对照组比各时间点差异均有显著性。干预治疗组病变较未治疗组明显减轻(P0.01),但仍重于对照组(P0.01)。(2)免疫组化染色测定HIF-1α、TGF-β1蛋白表达情况:①对照组中HIF-1α在肾小管上皮细胞核细胞浆内均有微量表达,肾小球内无阳性表达,各时间点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TGF-β1主要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内表达,间质区及肾小球几乎无表达,各时间点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②UUO未治疗组大鼠肾组织HIF-1α3天时表达强度增加,并在肾间质内出现表达,随着实验时间的推移及肾组织病变的加重,上述趋势明显加强,14天时表达最强,广泛分布于肾小管上皮细胞核细胞浆、肾间质细胞核细胞浆,可见较多的散在的片状表达,肾小球内无阳性表达,后随病变的发展表达反而较前下降,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 TGF-β1蛋白表达在实验第14天达到高峰,以后其表达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各时间点组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③治疗组两种蛋白表达的上调趋势明显受抑,与未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但各时间点比较其表达仍强于对照组(P均0.05)。(3)相关性分析:UUO模型未治疗组各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r值均大于零,呈正相关关系(P均0.01)。 结论本研究提示UUO幼鼠肾间质纤维化过程中,肾组织内HIF-1α、TGF-β1蛋白表达增高,两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提示HIF-1α参与了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其表达上调具有重要的致病意义。苯那普利和氯沙坦治疗后明显抑制了二者的表达,而苯那普利和氯沙坦治疗具有明显的干预效应,提示两种药物对肾间质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可能部分是通过下调HIF-1α的表达而实现的。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R726.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马宏,王翠玲;肾病幼鼠肾组织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mRNA与蛋白表达的特点和ACEI干预的影响[J];中华儿科杂志;2002年05期



本文编号:27765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7765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5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